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评价分级中诸多不确定性和隐蔽性问题,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评判模型,结合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评价标准与工程实践,分析判定机理,并进行分级评价。以某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的病害特征及成因机理为例,选取岩石质量等11项未确知测度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因子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分别对其进行量化数理分析,并利用信息熵计算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该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等级判定。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熵法的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模型避免了传统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而且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等特殊工程危险源的类别,为复建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稳定防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停工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建工作,通过对影响涵洞既有结构质量因素的研究,综合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了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模型。根据相关标准规范,选取涵洞偏位、流水面高程、竖直度、裂缝宽度、蜂窝麻面面积、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程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8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并依据实测数据建立各个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信息熵理论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进行等级判定。将该模型应用于萍洪复建高速公路7个涵洞的既有结构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且该方法评价过程科学合理,为复建高速公路涵洞既有结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有效地对复工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进行评价,在传统物元可拓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工高速公路路基质量评价的熵权物元可拓模型,通过熵权理论确定权重,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主观随意性,并用该方法对洪萍高速公路中K18+700、K18+885两个里程段路基进行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质量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且该方法科学合理,为类似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目标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目标持续性评价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目标可持续评价的内容体系。总结了高速公路目标持续性评价的特点,对目标持续性评价的原则方法、技术路线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气井井下节流两相流流型判别及质量流量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气液两相节流模型临界压力比和质量流量预测评价方法,对3个常用的气液两相节流模型进行了评价。从质量、动量及能量守恒原理出发,运用对比拟合的方法同时考虑节流过程气液相滑移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气液两相井下节流流型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临界流/亚临界流条件下节流质量流量预测的新模型,并运用新模型预测了临界压力比及节流质量流量。在实验数据范围内,该模型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已有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解决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实行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途径,以确保高教事业发展的质、量统一。目前,美国和欧洲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质量奖评价准则。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加快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本文提出了我国的教育质量奖评价标准的构建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权重结构,为我国的教育评估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在落轴冲击荷载作用下CRTSⅢ型板式轨道-路基系统的动力响应,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扣件刚度、路基基床弹性模量、自密实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长期服役状态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对轨道-路基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对各部件振动加速度影响较大,路基基床弹性模量对其影响较小;轨道结构在服役过程中混凝土弹性模量的降低会引起轨道板加速度有较大的增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评价城市交叉口综合质量,选择了交叉口混合交通运行状态评价指标,并通过指标隶属度函数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实例对其综合运行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和聚类排序,从而为评估城市交通拥堵、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已有发明专利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引入专利引证质量指标。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储能技术为例,建立专利引证质量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检验,认为专利引证质量可作为发明专利质量评价的一项新指标,并证明了新引入指标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与审查文件中提取出的5项专利质量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分析表明新引入指标对于发明专利质量评价有较大影响,证明了新引入指标的重要性。综合新构建的发明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与已有发明专利比率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验证了新构建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铁路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一直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如何提高铁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提出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概念,并将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内容概括为工程管理水平、投融资管理水平和财务效益水平三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实际边界浅层土体温度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有冻土理论、热力学原理及流体力学理论等的基础上, 结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室内和现场测试资料, 提出了一套考虑风速、辐射和蒸发等多种自然因素及工程外表特征的温度场有限元数值模型与分析方法, 并分析讨论了青藏高原普遍存在的粉质黏土和砾砂土的热物理参数的确定方法. 在此基础上的数值分析表明地表温度是各种外在因素的综合反映, 在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各工程场地外在因素的差异性, 对冻土路基的数值分析表明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横向热差异问题的本质是边界条件沿路基表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滨海软土地区高铁地基的沉降问题,以哈大高铁营口东站附近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路基填筑过程和工后长期地基沉降进行观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DINA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地基表面沉降规律。研究表明:地基沉降主要发生在路基填筑施工期内,填筑期的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70%以上;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地基沉降曲线呈倒钟形,刺入现象明显,在CFG桩周沉降曲线呈“∩”形。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工后长期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填筑完工三个月后(大约100d)预测公式精度较高,最终预测沉降量与观测值误差在0.21%~0.56%之间,可以满足工后长期沉降预测要求。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处理滨海地区高速软土路基工程,预测和控制工后沉降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理解坐姿人体的振动特性对于评价、改进各类运载工具的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迄今针对坐姿中国人体振动特性的公开文献极少.采用宽带随机白噪声信号与自制座椅传感器,对28名志愿者进行了多种激励水平下的坐姿垂向振动测试,得到了1~20Hz范围内的视在质量数据.选择包含框架质量的并联两自由度生物动力学模型描述坐姿人体垂向振动特性,依据视在质量的实频与虚频信息定义误差函数,采用Gauss-Newton法获得了各志愿者的全部模型参数.通过对实测数据作质量归一化与平均处理,给出了20~25岁年龄段标准中国人体坐姿垂向振动特性的模型参数与模态参数.模型给出的视在质量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应用统计分析讨论了身高、体重对坐姿人体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IRS-P6 AWIF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空间分析提取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评价信息.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06)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模型的空间叠加进行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结果 表明湖北省各地市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这与湖北各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因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评价模型是科学客观的.本文探索了IRS-P6 AWIFS数据和GIS技术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路堤传递地基差异沉降特性及控制限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铁路地基差异沉降在路堤中的传递扩散特性,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基在小变形条件下地基差异沉降与路基面不均匀变形的映射关系,并在得到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校正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基差异沉降模式、路堤高度等因素对路基面不均匀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地基差异沉降在路堤中的扩散程度随地基差异沉降渐变段长度与路堤高度比值的增大而减小,比值大于3~5以后,地基差异沉降与路基面不均匀变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路基面不均匀变形与地基差异沉降呈正相关性,并随路堤高度、地基差异沉降渐变段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路基面不均匀变形限值提出了地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丰富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控制技术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质量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专家和顾客访谈的基础上,参考INDSERV量表制定包含十六个题项的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质量调查问卷,然后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出四个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质量评价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潜在质量、硬的过程质量、软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再使用LISREL8.54统计软件作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二阶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潜在质量、硬的过程质量、软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同属于一个高阶变量,称之为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质量.基于此,最终确定"第三方物流顾客感知质量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瓦斯抽采达标评价过程中影响因素繁多、评价随意性强以及评价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结合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现场评价过程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以评价指标和评价相关条例为依据划分了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等级。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以及物元理论和模糊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可拓模型(IAHP-FE)的瓦斯抽采达标评价模型。根据达标评价规范以及专家意见,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评价体系。以某生产矿井为实例,采用系统性的3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权重,验证了瓦斯抽采达标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评价指标对瓦斯抽采达标评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制定组批方案中可能会产生的质量浪费现象,在考虑质量设计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质量离散度为优化目标的组批模型,进而设计出考虑质量设计的合同组批算法。该算法改进了粒子群算法以实现聚类组批,首先松弛设备容量限制,以合同的质量离散度最小为目标,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聚类计算,得到初步的组批方案;然后考虑设备容量约束,基于质量离散度最小原则,对违背设备容量范围的批次进行修复调整,得到最终的组批方案。以某大型国有钢铁集团的无缝钢管厂为例,基于生产实际数据设计了数据实验,以质量离散度为评价指标,将本文算法与基本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探讨了批次数量对问题求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以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为研究对象,建立钢筋与混凝土纵向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双块式无碴轨道三维有限元静力学模型、列车-双块式无碴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根据轴向温度荷载、混凝土收缩荷载、温度梯度荷载及列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混凝土及钢筋应力时程曲线,运用雨流计数法,得到耦合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谱.利用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准则...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块石夹层路基结构的冷却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块石夹层路基结构的冷却作用机理, 建立了开放和封闭状态下块石夹层路基结构试验段, 获得了一个冻融循环的监测资料. 研究结果表明, 开放状态下冬半年块石层内温度场主要表现为强迫对流效应; 当风速减小时, 靠近坡脚处块石层内能产生微弱的空气对流效应; 夏半年块石层以热传导过程为主. 封闭状态下, 由于阻断了风的影响, 块石层内强迫对流效应减弱, 全年基本以热传导过程为主. 块石夹层路基结构对路基下部土体产生的冷却作用机理主要为强迫对流效应加微弱的空气自由对流效应, 其过程和冷却作用强度主要与风速和风向有关. 由于冷却作用机理的差异, 开放和封闭状态块石层对路基下部土体的冷却作用要相差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