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东缘,构造格局可划分为特提斯洋板块的哀牢山大洋裂谷系,扬子板块的滇东南-黔南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滇东北-黔南陆内裂谷系三个构造单元。三裂谷系中发育有三个性质和内部结构不同的沉积盆地。盆地中晚古生代沉积建造和火山活动受盆内同沉积断裂拉张和走滑控制,在每一盆地中泥盆纪沉积相展布格局和岩相古地理演化与裂谷系中同沉积断裂活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第二沉降带”是从晚中生代开始形成的大陆裂谷带。华北裂谷带控制了我国东部平原区油气的分布。我国东部海域“第一沉降带”是第三纪形成的裂谷盆地带,大量陆相生油层会发育于此。滚动背斜、断块构造、披盖构造、不整合及基岩潜山等圈闭都是油气聚集的场所。油气运移和聚集于前震旦系到第三系。我国东部陆上和海域中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是勘探油气的重要领域。古生代裂谷盆地的油气远景尚待探索。西部准噶尔盆地的含油气领域,似与古生代裂谷盆地有关。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才  王天武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31(1):《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1卷1期-25-31.3页-《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31卷1期-25-31.3页
对羌塘中央隆起区的物质成分及构造演化规律的认识,涉及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羌塘盆地的形成发展及高原的隆升过程。对羌塘中央隆起区构造演化在认识上目前有较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1)认为扎布(察布)-查桑地区发育裂谷,没有发育成特提斯洋盆;2)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古特提斯缝合带,代表古特提斯洋的闭合遗迹之一。基于对羌糖中央隆起区物质成分及属性,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净羌塘中央隆起中央盆世一早白垩世的构造发展历史划分了六个阶段,即D2-CI初始裂谷阶段;C1^2-C2裂谷阶段;P1海底扩张-大洋化阶段;P2-T2板块汇聚-消减阶段;T3-J1板块碰撞阶段;J2-K1碰撞-整体抬升阶段。羌塘中央隆起构造演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  相似文献   

4.
<正> 贵州位于 N24°30′—29°13′,E103°31′—109°30′,面积17.6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约1000米,处于我国第二大梯级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丘陵平原过渡的一个大斜坡地带、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是高起于四川盆地与广西丘陵的一个岩溶高原山区。由于碳酸盐岩层广泛分布,达全省面积73%以上,加之地质构造复杂,不仅经向、纬向及扭动构造互相交接、复合、重迭,而且经过多期活动,在长期湿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玉山钨矿床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特征,指出了玉山钨矿床位于甘肃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中,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西昆仑?喀喇昆仑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北缘,该地区通过多年的基础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已发现多处铁矿、铅锌矿、锰矿矿床。通过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在新疆喀刺昆仑和田县俘虏沟地区发现一处中型锂铷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属于花岗伟晶岩型,脉体倾向北东30°-50°或西南204°-240°,倾角39°-78°,矿体规模最大者宽约7-8m,北西-南东向延伸1.2Km。Li2O平均品位1.1%~3.3%,Rb2O平均伴生品位为0.04%~0.12%,估算资源量(334)Li2O为8.68万吨,Rb2O为1698.58吨,达到中型锂铷多金属矿床规模。俘虏沟地区中型锂铷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表明在该区域具有形成稀有金属矿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沉积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西南晚古生代-早三叠世具有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特征,被动大陆边缘大陆坡向南倾斜,大田、漳平一线相当于当时陆坡下部的位置,沉积盆地中心位于大田-龙岩-永定一带,具有北、南两个方向的物质来源.闽西南晚古生代古生物有特提斯域亲缘分子,早三叠世溪口组是被动大陆边缘最后的海相沉积,其构造演化历史与古特提斯洋的演化在时间和地质特征等方面非常相似.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早期,闽西南海域可能是古特提斯海域的一个分支,它的构造演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古特提斯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冯备战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0-10,56
根据火山岩的化学成份分别计算出拉鸡山和党河南山裂谷的拉张速率和闭合速速率,从而推算出早古生代南祁连裂谷的开合规模,重塑南祁连的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
运用盆地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武当山块北缘晚震旦世—早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沉降问题.构造沉降分析表明:晚震旦世属盆地同裂谷期沉降阶段;早、中寒武世为被动式衰减热沉降阶段;晚寒武世—中奥陶世为构造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大别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山峰林立,岗峦起伏,平原坦荡,土地类型多样,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素以粮、棉、茶、木、竹、渔等物产著称,在省内农业上占有重要地位。本区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介于北纬29°46′—31°16′,东经115°45′—117°44′,面积约151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1%。在这较大的范围内,水热气候条件以及植被、土壤均呈现地带性、非地带性的特征与分异。  相似文献   

11.
从混合气体系统中任意两个组分的速度的几率分布出发,在证明了从速度坐标集合到速度坐标集合之间的速度坐标变换为正则变换的情况下,本文作为柯尼希定理的应用之一,较为详细地给出了推导相对速度分布、质心速度分布的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以及间断,是数学分析中最基本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流行的教材中对这些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以上几个概念,并提出了合理的定义,特别是给出了二元函数间断点的合理定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涌水量预测难以得到理想结果的原因,指出地下水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是其关键,并从系统理论和统计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进行地下水稳定性判断的依据,提出了从系统状态估计入手进行地下水系统稳定性判断的方法。参7。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和预测定向井的井眼轨迹,需要确定岩石的弹性常数。本文把岩石视为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给出了岩石的本构方程,根据电阻应变片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岩石五个弹性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并给出了几种岩石的五个弹性常数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纤维乙酰化对提高硬质纤维板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研讨乙酰化可否显著提高硬质纤维板的性能。试验时所用纤维浆料为25%(体积比)醋酐的二甲苯溶液,在125℃下进行乙酰化。结果如下:(1)纤维乙酰化导致硬质纤维板厚度显著增加。尺寸稳定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增积的结果。(2)乙酰化纤维板在调湿后,含水率增加很小。纤维素羟基变换成憎水性乙酰基减少了纤维吸水量。(3)浸水厚度膨胀显著减小。乙酰化使硬质纤维板具较大的尺寸稳定性。(4)乙酰化对干弯曲强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结球生菜基因转化组织培养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球生菜马莱克为试材,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经愈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生根、移植入土三个步骤的离体培养,获得正常的再生植株,建立了结球生菜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为下一步的基因转化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培养基为MS+B0.1-4.0mg/L+IAA(或NAA或2,4-D)0.005-2.0mg/L;分根培养基为1/2MS,还测定了外植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的振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类中立型抛物方程组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几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木兰属(Magnolia L.)植物全世界约有80余种,主要产于亚洲及北美;我国有30余种,大部分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和药用植物。而且其中某些树种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又是城市绿化、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 哈钦松的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科植物是现存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得到了许多植物系统学家的赞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植物系的James W. walker曾研究了毛茛类(包括木兰科)植物1000种以上,和若干属的醋酸酐分解的花粉,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其中的100多个属的代表种花粉。可是他们所研究的只限于美国的特有种,如福莱氏木兰(Magnolia fraseri)、达老玉兰(Talauma sp.)等。至于我国的特有种类,前人曾做过部分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研究,但应用电子显微镜方面的研究还仅开始。我们对南京林学院校园内栽培的木兰属六个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对花粉纹饰结构进行比较观察,并拍摄了照片,以增补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内容,并为良种繁育工作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0.
藻类富集金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蓝藻、绿藻、隐藻三大门类的某些种的富集金模拟实验,确证了藻类富集金的普遍性.将藻类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及一些细胞质膜从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来,并测定了壁(膜)中金的含量;通过与整个细胞的金含量之间的对比,提出了在藻体中主要富集部位为细胞壁(膜)及一些质膜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