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茎基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茎基褐腐病在江苏省48个县(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沿江、沿海及苏商丘陵地区(镇江)病害一般发生较重,病株率48%~90%;里下河和沿洪泽湖地区病害发生多属轻到中等,病株率10%~39%;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病害发生很轻微,病株率在1%以下,调查发现:小麦茎基褐腐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呈负相关,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小麦茎基褐腐病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不一,扬麦158产量损失率较高,达8.5%,豫麦18产量损失率最低,仅0.19%。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小麦黑胚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更替、气候变化和栽培管理条件的改善,其发生与危害日益严重,尤其是在我国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危害更趋严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对小麦黑胚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发病规律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略阳县主产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县粮食总产的丰欠和群众的生活。2000年以来主栽品种绵阳19号严重感病(主要指小麦条锈病),而高产抗病小麦品种面积极少,致使小麦产量难以继续提高。为实现小麦高产,生产上采用以药剂防治控制病害的发生为手段,延长小麦品种的使用年限,同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试图筛选出取代绵阳品系的高产抗病品种,通过儿年的工作,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古浪县引黄灌区春小麦根病发生为害原因及防治对策甘国福,辛建荣(古浪县农技中心,733100)小麦根病是一种复合病害,其主要致病菌为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graminisspp)、离孺孢(Bipo-larisspp)、镰刀菌(Fusar...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在石河子地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当前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使叶片提早干枯死亡,穗形变小,籽粒干秕而减产,一般减产15-20%.该病传播快,防治难,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对小麦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做如下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朱育红 《科技信息》2012,(27):464-465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和感病期及其吻合程度,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流行与否的主导因素,另外还受品种抗性及栽培生态环境及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扬花期是小麦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扬花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菌侵入,灌浆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害扩展,小麦抽穗扬花期高温、多雨、高湿、寡照是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治对策主要是加强预警、选育品种、田间管理、喷药防治。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做好小麦赤霉病预报和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剡文霞 《甘肃科技》2012,28(21):157-158
近年来,小麦白粉病在秦州区呈加重趋势,已上升为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对小麦白粉病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预报,是科学指导大田防治,抗灾保产的关键。通过对十多年来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的总结及其流行因子的分析,提出了秦州区小麦白粉病的监测预报应以春季温度、雨量、日照为主导因子,以越冬菌源基数及冬温、积雪等为辅助因子。  相似文献   

8.
镉胁迫对黑小麦POD及S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胁迫对黑小麦及小麦幼苗及根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黑小麦及小麦幼苗和根内POD及SOD同工酶表达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谱带颜色深浅和条数均有变化,部分同工酶基因表达在镉胁迫下完全关闭而谱带消失,另一部分同工酶基因表达则被启动而有新的谱带产生.根POD及SOD同工酶表达被抑制较幼苗明显,小麦POD及SOD同工酶表达被抑制较黑小麦明显。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田间主要靠灰飞虱带毒传播。该病害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侵害小麦,高粱等。2005年鸡东县大面积发生玉米粗缩病,占到玉米面积的1/4。经过农技专家的及时救治,基本控制了该病情的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小麦产量的损失和严重的毒素污染.关于小麦赤霉病菌产生的毒素,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对镰刀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生物合成、毒理学作用、检测方法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1.
对含有外源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菌株——巨大芽孢杆菌B13011和B13012进行了小麦根际定殖能力,平板抑真菌能力和盆栽防病试验。两重组菌株均能在小麦根际及根内成功定殖;在盆栽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棉花立枯病、棉花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的防效与受体菌B1301相比达显著性差异(P=0.05,LSR测验),其中B13011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1.61%。两重组菌株均能提高受试作物的生物量,其中B13011提高棉花的生物量达39.40%。  相似文献   

12.
小麦锈病、白粉病、雪腐病是新疆南北各地常见的病害,研究病害的成因、寻求解决的措施对农业的稳产、农民创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新疆各地常见病害做一些粗略的探讨,寻求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高发的病害,宁强县通过各种途径,多方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控制病害危害面积,降低损失,服务三农,达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麦兼抗性抗源的选育,鉴定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勤 《贵州科学》2000,18(1):108-111
在同一小麦生态区往往中病害同时发生,用兼抗性小麦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减少环境污染。用小麦近缘种属与野燕麦的不同种杂交、具有普通小麦不同染色体的近缘属间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不要进行回交,而且容易稳定,育成系列兼抗性普通小麦型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15.
张庆勤 《贵州科学》2000,18(2):108-111
在同一小麦生态区往往数种病害同时发生,用兼抗性小麦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可减少环境污染.用小麦近缘种属与野燕麦的不同种杂交、具有普通小麦不同染色体的近缘属间杂交,杂交后代一般不要进行回交,而且容易稳定,育成系列兼抗性普通小麦型的优质、高产的品种和品系。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根朽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根朽病是落叶松的根部主要病害,为了防治该病进行了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治研究,结果表明效果是显著的,本文论述了逊克县该病害发生和生物防治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麦伪条斑病毒感染大麦的情况,经过调查和试验观察, 已有报道(见本刊1973年第2期《大麦伪条斑病初步观察》。近几年来,本省各地发现小麦的一种叶部病害,不象小麦叶枯病,也不象其他小麦病害,主要特征是叶片形成斑驳及不规则枯斑。小麦这种病害究竟与大麦伪条斑病有没有关系?我们对此作了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大麦伪条斑病毒能够感染小麦。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麦条锈病是凉山州小麦生产中重要的流行病害,造成的损失较大。本文就该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此病流行的对策,并就此病防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PHI高光谱影像的植被光谱特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特征和诊断性光谱吸收特征。从连续统去除的光谱吸收特征中获得了波段深度、连续统去除后微分反射比、波段深度比和归一化波段深度指数等光谱特征变量。应用染有病害的多时相小麦PHI(Pushbroom hyperspectral imager)航空高光谱影像数据,分析了小麦病害对小麦光谱的影响及其光谱特征;运用微分光谱特征分析了监测小麦病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小麦条锈病为我区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菌群体变化复杂,生理小种处于新的变异,出现许多其它致病群体,使大田抗锈性普遍发生变化,致使小麦大范围处于感病品种状态,一旦条件适宜,会造成小麦条锈病的特大流行。为此,地、县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调查,以摸清我区小麦品种抗锈性资源和品种抗锈性丧失的原因。1 品种布局及其抗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