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两步合成了14个新型的二胺型氮杂双冠醚,即二酰氯与氮杂苯并15-冠-5起酰化反应,接着将生成的二酰胺型氮双冠醚用LiA1H4-THF还原。  相似文献   

2.
用邻、间、对苯二氧乙酰氯分别与4’-氨基苯并-15-5-缩合,制得了3种酰胺型双冠醚,得以上述3种二酰氯与6-羟基二苯并-16-冠-5缩合,得到3种双酯型双冠醚(9a,9b,9c)。上述6个双冠醚均未见献报道,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及MS进行表征和确认。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钠为缩合剂,2,2’-二(邻-羟基苯氧基)丙烷分别与N-对甲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N-对甲苯磺酸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磺酸酯反应生成二苯型」16「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2。在过量苯酚存在下,用40%氢溴酸去对甲苯磺酸基得到相应的亚胺型氮杂冠醚.2,2‘-二(邻-羟基苯氧基)乙醚分别与及N-苯基二乙醇胺二对甲苯碘酸酯缩合得到二苯型「18」环系氮杂冠醚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用30%乙二醛与叔丁基胺反应,生成双核乙二醛缩叔丁基胺西夫碱,在THF中,与锂、四氯化硅反应,生成1,1-二氯-2,5-二叔丁基-1-硅杂-2,5-二氮杂-3-环戊烯,再与金属钾反应,生成2,5-二叔丁基-1-硅杂-2,5-二氮杂-3-环戊烯硅烯,用元素分析和1H-NMR(C6D6)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合成双冠醚化合物对苯二甲酸二(2′,3′,9′,10′-二苯并-1′,4′,8′,11′,14′-五氧杂-环十六-6′-醇)酯的15个稀土配位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分析等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作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苯胂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中间体1,5-双(苯胂基)戊烷,用该中间体与四甘醇二氨醚进行环缩合反应合成了砷杂冠醚1,13-二苯基-4,7,10-三氧杂-1,13-二砷杂环十八烷。目标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IR,^1HMNR,M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六种用芳(杂)环桥联的席夫碱型双-(苯并15-冠-5)经硼氢化钠甲醇溶液还原制得六种新的仲胺型双(苯并15-冠-5),并用溶液萃取法比较了它们的络合性质. 使覆盖在SiO_2表面上的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与双冠醚2d的二氯甲烷溶液作用得到含有双冠醚结构单元的冠醚聚合物,并研究了后者对碱金属离子的络合容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4′—甲酰基苯并—15—冠—5与二(邻氨基苯基)硫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席夫碱型双冠醚.电导法测定的结果表明,该双冠醚与四苯基硼钠以1:1(冠醚单元:金属离子)形式配合,而与四苯基硼钾则以2:1形式配合,形成夹心式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酯酮型双冠醚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五个酸酮型双冠醚为配体,分别与苦味酸钠、苦味酸钾和苦味酸铷反应,制备了十五种双冠醚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冠醚与钠盐以1:1(冠醚单元:金属离子)形式配位,而与钾和铷盐则以2:1形式配位。  相似文献   

10.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合成了溴代乙酰型取代苯并冠醚(Ⅰ)。以合成的(Ⅰ)为原料,邻苯二酚为桥联前体,合成酮醚型双冠醚(Ⅱ)。2种合成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苯基取代的二氮杂萘酮的衍生物1a和1b与活性的含氟单体反应合成了两种新的苯基取代的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酮酮。聚合物3a和3b的结构由FT-IR与NMR进行表征,此类聚合物表现出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优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板法合成1种新的含醇羟基西佛碱型大环冠醚L(7,11-二氮杂-3,15-二氧杂-4,5;8,10;13,14-三苯并环十六-6,11-二烯-1-醇)的铜、锌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MS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M(L2)(NO3)2及其配位情况,由模板反应得到[1 1]型西佛碱大环化合物。DMF溶液中的电导数据证实它们均属非电离型,并运用TG-DTA分析比较铜、锌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对5H-10,11-二氢二苯骈(b,f)氮杂艹卓的催化脱氢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氧化剂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二胺与乙二醛的综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盐酸盐为母体化合物,合成了一种多硝基氮杂环化合物2,5,7,9-四硝基-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用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研究了母体化合物在硝酸乙酸酐体系中的硝化反应和炸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2,3-二羟基哌嗪与几种氨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乙二胺与乙二醛的缩合物2,3-二羟基哌嗪,分别与甲酰胺、脲和乙二胺反应,制得2,4,7,9,11,14-六氮杂三环[8,4,0,03,8]十四烷六盐酸盐四水合物(1),2,5,7,9-四氮杂双环[4,3,0]壬-8-酮二盐酸盐-水合物(2)和2,5,7,10-四氮杂双环[4,4,0]癸烷(3)。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后,反应得率与文献[1]相比有一定提高。化合物3的合成,由于将反应分为低温和高温两个缩合阶段,使反应得率提高到77.5%。  相似文献   

17.
对5H-10,11-二氢二苯骈(b,f)氮杂Zhuo的催化脱氢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氧化剂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EDTA经脱水成二酐后,与N-取代的二乙醇胺反应,得到一类新型的含N,N’-二羧甲基氮支套索大环醚双内酯化合物Ⅰ-Ⅳ,产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既具有好的溶解性又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的聚(二氮杂萘酮醚酮)。方法通过分子设计,将烷基取代基引入到聚(二氮杂萘酮醚酮)的分子链中。结果通过芳基亲核取代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带有烷基取代基的新型聚(二氮杂萘酮醚酮)。这种聚(二氮杂萘酮醚酮)室温下可全溶于NMP,DMAc,DMF,Py,CHCl3等极性溶剂中。在氮气中,10%失重高于454℃,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为208~236℃。结论该方法适宜于将来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用新合成的N,N-双(2-甲基吡啶)-二氮杂-18-冠-6和N,N-双(甲基喹啉)-二氮杂-18-冠-6作为固定相,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内,测其柱效,惰性,热稳定性、平均极性及选择性等性质。试验表明,它们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中等极性,适用于醇,卤代烃,芳香烃等各异构体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