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会盟是春秋时期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据统计有150余次,而在焦作地区的会盟就有十余次。焦作地区的会盟基本上是发生在晋国称霸诸侯的时期之内;晋国通过会盟来推行其霸政;通过焦作地区的会盟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晋国霸业的兴衰、春秋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决定性会战”,居于劣势的晋国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软实力”,最终调动各种有利因素“一战而霸”的历史经验值得后人深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作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的研究起点”,其中蕴涵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代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雁门关下,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上古历属晋国、赵国、代国。秦建县,魏立郡,北周设州,明清置道,历为州、郡、道行政治所和戍边重地军政治所,是中国古代北境著名的边塞重地和军事重镇,遗存丰厚的文化遗产。代县地下文化遗产埋藏丰富,  相似文献   

4.
“作爰田”是春秋晋国应国难而进行的改革。“爰”释为“援”,即为获国人帮助,公室以族为单位赏赐国人以田,国人征野人入伍为步卒以报答国君,它是晋国井田制瓦解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女性写作以鲜明的个体话语方式通过与历史对话,探求女性"自我"生成的基点,揭穿隐蔽在现实背后的历史诡计。女性历史写作的多形态存在,显示了女性写作者与历史对话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在男权社会,女性常为弱者,社会对女性剥夺的权益甚多。因此,女性权利地位问题和女性的反抗就是一个社会历史的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意义。本文通过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文学形象:蘩漪和安娜的比较,揭露旧制度、旧势力对女性的摧残,讴歌女性对自由、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女性写作以其鲜明的个体话语方式通过与历史对话,探求女性"自我"生成的基点,揭穿隐蔽在现实背后的历史诡计.女性历史写作的多形态存在,确立了女性写作者与历史对话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蒋韵的家族小说《栎树的囚徒》是一个描述家族历史变迁的优秀文本。作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来审视家族历史,把目光投向家族历史中的女人,以女性来作为历史言说的主体,重新书写家族历史中被男权文化遮蔽的女性历史。通过展现范氏家族女人生动的生和浪漫的死来对女性的生存价值进行关注和追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哈特短篇小说中淘金热时期的三种西部女性形象,即自我救赎的底层女性、具有了独立女性意识的女性和迷失在拜金主义中的女性,从不同的角度透视这些女性人物与整个历史和文化语境的关联,从而为读者重新审视淘金热时期的西部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为群经之首,时时谨慎而隐晦地阐释着它的人格价值判断,其中圣人、君子和大人就成为其理想人格的宣传对象。遍观《左传》这部史传文学,晋国著名的贤大夫叔向在一系列的政治、社会等历史活动中,不仅具有过人的雄才大略,而且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达到《左传》宣传道德史观的要求,更是渗透出符合《周易》所强调的圣人、君子和大人等风范的理想人格范本。  相似文献   

11.
东晋南朝时期,士族社会不同家族往往世代通婚,交往密切。庐江何氏家族本为兴起于魏晋之际的“小族”,及至东晋南朝,其家族门第不断上升,一个重要的因素便在于世代与琅邪王氏家族通婚和交往,得到了王氏权势人物的提携。特别是东晋王导扶持何充,使其位列宰辅,奠定了其家族门第的基础。萧齐时代,王俭对何氏家族人物多有表彰与提携。当然,这种家族间的通婚与交游,何氏代表人物也有帮助王氏的事例,从而影响到王氏家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晚清文学中,秋瑾自身作为新女性的形象,秋瑾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以及秋瑾作为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为参照,又彼此间离的关系.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当时以秋瑾为代表的一种以女豪杰为特征的新女性形象提供一个分析切入的视角.同时,新女性形象的多重折射,也反映出秋瑾所处过渡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时间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士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庐江何氏家族世代崇尚儒学,精擅礼学,自两晋至南朝,其代表人物皆参预讨论国家典礼,特别在丧服制度和朝仪方面。何氏经师的这一学术风格体现了当时世族社会的文化倾向和特征。在家族内部,何氏尊礼集中地表现为崇尚孝友之道,目的在于维护家族内部的和谐。此外,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何氏家族自东晋开始明显玄化,玄学积累不断丰厚,至南朝出现了玄学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就其门风而言,东晋南朝时期,何氏家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隐逸名士,使其家族保持着清流风雅的特征,从而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这种儒玄双修的家族文化风尚,使何氏家族形成了富于弹性的互补的文化结构,有利于其家族地位维系与延续。  相似文献   

16.
辛穆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显赫士族,家族成员十余人均为官清廉,在史书上留下名号。辛穆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颇有政绩,其墓志的出土为研究辛氏家族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证史、补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短暂生命献给妇女解放而义无反顾地进行反封建与争取民族解放崇高事业的秋瑾,四次改换男装,走出家庭,走出女界,走出国界,以男装走进湖州浔溪女校,由教育宣传入手,从事更为壮阔的革命活动,或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女作男装",把历史偶然的"女扮男装"与文本冲动的创作变为实际行动,抗争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突破主外男子建功立业的禁区,颠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追求"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以自己悲烈牺牲迎来辛亥革命的胜利。性别视角下的秋瑾"女作男装",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金庸小说《连城诀》里爱情悲剧的形成是由整个社会人性贪婪的欲望、封建礼教的腐朽和邪恶等社会因素以及男女主人公性格上的缺陷、女性独立意识的缺乏等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所生发的意义是切实、广泛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秋瑾于1905年3月从日本归国,又于7月再赴日重新就读东京实践女学校师范速成科。她归国是为筹集留学经费,然而很不顺利,费用严重不足,致使内心非常痛苦焦虑。秋瑾在东京读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频繁参与各种留学生活动,结交各色人物,其行为又与学校管理规定严重抵触,给她造成了困惑。在该年11月发生的反对日本政府取缔规则运动中,秋瑾坚决站在罢课归国派一边,是此次运动激烈派的代表人物。12月末,秋瑾退学归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学课余运动队队员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包括外显性攻击和关系性攻击)进行了调查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群体男女性别之间攻击性类型趋势相仿:男同学有较高的外显性攻击倾向,女同学表现出较高的关系性攻击倾向。同时还发现:男性训练队成员与普通男生在攻击性上无明显差异,女性训练队成员与普通女生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外显性攻击。基于此,应提高周围教育者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树立良好榜样,作好暴力事件的结果反馈以及建立同龄人之间的良性沟通桥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