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阐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RTX的体系结构、任务调度机制以及基于VRTX系统的软件开发技术.VRTX操作系统提供了面向对象的C++语言的应用编程接口和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使软件开发变得方便、快捷.嵌入式系统的采用,减弱了软件对硬件的依赖性,可以使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分开进行,所以现已成为通信产品开发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2.
蒙清华  王忠庆 《科技信息》2011,(22):210-211
在传统软硬件协同开发模式中,软件和硬件开发相互牵制,硬件干扰引起的异常行为严重影响软件的调试和测试,延误开发进度,使软件质量难以保证。利用仿真技术模拟嵌入式硬件系统的真实运行,使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在虚拟平台上进行;在硬件原型制造前就完成系统模型验证和运行行为分析,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本文主要讲述基于硬件模拟软件SkyEye的μCOS-Ⅱ系统的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3.
令晓明  范多旺 《甘肃科技》2004,20(10):61-62,73
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并对其软硬件系统、实时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详细叙述 ,对嵌入式CPU各种类型及代表产片的进行了比较说明 ;提出了嵌入式系统的模型、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开发过程和方法 ;针对目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现状 ,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气体在中红外波段的选择性吸收原理,分析了甲烷特征吸收谱线,并针对现有煤矿甲烷检测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Z 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架构.本系统以ARM9 S3C2440微处理器作为硬件开发平台,以嵌入式Linux作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煤矿甲烷红外检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的硬件及软件开发流程图,实现了检测信号的获取和无线传输.  相似文献   

5.
嵌入式系统由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组成,两者紧密集成在一起。硬件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集成存储器和系统专用的输入/输出设备;软件是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各种专用软件,一般固化在ROM或闪存中。嵌入式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大类。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是嵌入式支撑软件的核心,它的集成度和可用性将直接关系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霞 《科技信息》2009,(7):76-76,143
Linux是当前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本文分析了嵌入式Linux系统软件的各个层次的技术特点.研究了嵌入式Linux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交叉编译链的建立,阐述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卫星机顶盒是实现数字电视进入家庭的工具和平台,其系统关系到数字电视的正常播发和收看,因此,数字电视卫星机顶金的软件开发十分重要.根据系统的可移植性和模块化的要求,数字电视卫星机顶盒软件开发必须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和开发,这样可以使底层的硬件对上层软件透明,增加或修改硬件不会影响到高层的软件,上层软件修改时不必了解底层硬件的结构,使得系统的升级和扩展变得十分容易.  相似文献   

8.
盛丰 《科技信息》2012,(12):239-239,241
本文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VRTX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TCP通讯、嵌入式Web Server System以及复合智能控制算法。同时完成了基于B/S结构的远端数据监控和基于C/S结构的系统配置与监控软件的设计。最后,对研制的嵌入式远程测控系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方便灵活,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DSP的掌纹识别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DSP的嵌入式掌纹识别门禁系统硬件架构设计中的图像传感器,DSP芯片,Flash,SDRAM,RS232串口,时钟,复位电路等硬件的具体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掌纹识别算法软件在硬件系统上的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范例,实现了系统体积小、成本低、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缺乏便捷的嵌入式硬件开发条件问题,采用一种基于SkyEye的嵌入式Linux系统仿真环境构建的新方法,使用仿真技术完成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模拟调试和实例.论述了应用SkyEye等开源软件构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全过程,为嵌入式系统学习研究找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低成本、高性能的要求,提出在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基于ARM处理器和RTOS(Real-time OS)的嵌入式系统.使用ARM9处理器S3C2410和RT-Linux构建小型拟人机器人控制器的系统架构,以拟人机器人的行走控制为例,从硬件和软件上介绍了控制器的实现方法.硬件选用高集成度的嵌入式处理器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开发中使用Petri网建模并利用Linux良好的驱动程序框架,降低了开发难度,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最后给出了在机器人避障中的应用,验证了控制器方案的可行性,为拟人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丰焕亭 《科技信息》2011,(28):115-115,117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单片机、ARM、PDA等嵌入式设备的设计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嵌入式设备的开发,具有周期长、设备成本高、灵活性差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它的普及。而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硬件设备昂贵、易损耗、开发周期长等缺点。该系统采用Proteus软件仿真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系统,详细介绍设计开发的"硬件设计"、"算法设计"、"程序实现"、"调试"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现场总线是最近20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CAN总线是一种最广泛应用的现场总线,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执行独立功能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汽车仪表系统在目前CAN总线的基础上,引入嵌入式系统,使汽车仪表技术的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该仪表系统的硬件选择的一般原则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PDA嵌入式GIS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嵌入式GIS出发,介绍了嵌入式GIS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并对一些重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做了一个详尽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利用ArcPad的开发工具Application Builder定制并开发了一个简单的嵌入式GIS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高校嵌入式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选择硬件实验设备和软件开发平台的上提出了ARM7+ucos的开发系统教序,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岳宏伟  伍军 《科技资讯》2013,(9):17-17,19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和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实现智能化的远程监控已为人们广泛接受,嵌入式网络监控系统正是在此条件下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本系统采用MCU(S3C2440)作为主控器件,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本设计完成了单片机应用系统其开发过程的系统的整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根据开发的实际需要.相互协调.交叉,有机的进行,并实现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集成系统中为软件与硬件分别设计了ESDL语言和EHDL语言·ESDL是ANSIC的超集,它为嵌入式编程增加了一些数据类型·EHDL语言是VHDL语言的子集·一个基于离散事件的模拟器被用来控制软件、硬件的模拟运行·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调试器调试嵌入式软件及整个嵌入式系统·利用这个虚拟的集成环境,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设计初期发现与硬件相关的错误,硬件开发人员可以获得系统功能的真实描述·硬件、软件的设计错误可以在系统制造之前被发现、修改·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开发能力,它的开发需要开发工具和环境,其开发工具称为实时在线仿真系统,其中在线仿真器的作用主要是取代应用系统的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沟通开发系统与应用系统的联系,达到最接近真实的情况下,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联合调试的目的。嵌入式系统软件的高实时性是基本要求,因而用户必须自行选配RTOS开发平台,这样才能保证程序执行的实时性、可靠性,并减少开发时间,保障软件质量。C语言作为一种通用的高级语言,大幅度提高了嵌入式系统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出嵌入式处理器日益提高的性能,缩短产品进入市场时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点播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嵌入式技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嵌入式和Internet的视频点播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视频点播系统的组成,着重阐述了视频点播系统的原理、设计方案,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软件开发中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法提高代码的重用率,但不同系统调用相同的模块,将使得各系统发生共同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将容错技术引入到模块化方法开发的测控系统软件中,根据测控系统自身的特点,从数据、操作、硬件及软件四个方面讨论了软件开发中的避错、容错方法。在我们所研制开发的驱动桥综合性能实验台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在提高代码重用率,降低开发周期的同时,也显著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