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约咏物诗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的咏物诗在中国古代咏物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咏物诗内容取材广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圆美流转,创作中传神写物与比兴寄托兼用,并开宫体诗中艳情咏物诗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咏物而不滞于物--论初唐四杰咏物诗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我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线索,明确初唐四杰的咏物诗在继承屈原《橘颂》以来早期咏物诗托物寄兴、遗形写神的传统精神和表现手法的同时,改变了齐梁宫体诗著题写物、因袭模拟的陋习,展现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刚健活泼的诗风,并从精神气骨上对后世咏物诗产生影响,由此揭示其在文学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能体物,每以物而兴怀;物可引诗,亦因诗而睹态。”(清钱銮《咏物诗选序》)自唐诗以后,我国咏物诗的数量大增。据粗略统计,全唐五万余首诗,咏物一体即有二千七百八十九首,占二十分之一。其中尤以李义山为最多,达一百一十六首。本文重在论述李义山的咏物诗,因及先唐咏物之起源、形成及流变情况。为了论述方便,先叙先唐,后论李义山。  相似文献   

4.
托物寓怀是诗歌的重要抒情特性,李商隐大部分的咏物诗都借景抒情,托物寓怀,都是有寄托的作品.这些寄托诗体现出一种寄托层次,有言与意的区别、情与景的区别、心与物的区别、显与隐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诗僧齐己的咏物诗有近200首,占《白莲集》诗歌总量的四分之一。齐己借用植物的形变、品行感怀以扩展诗歌内容;借动物的特征与习性寄怀以加深诗歌内涵。齐己的咏物诗的创作方式是对传统诗学命题"物感说"的实践与继承,在唐代诗学史有特殊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物斯感物我交融──浅议《韶音》的咏物诗邹捷中(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咏物诗作为诗的一个重要品种,在我国诗苑里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如果仅从字面看,它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纯粹体物、赋物的诗体,而事实上,它仍然属于抒情诗的一种,不过有别于其他的抒情诗。古代诗论...  相似文献   

7.
托物寓怀是诗歌的重要抒情特性,李商隐大部分的咏物诗都借景抒情,托物寓怀,都是有寄托的作品。这些寄托诗体现出一种寄托层次,有言与意的区别、情与景的区别、心与物的区别、显与隐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竹诗     
有人说:“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讲,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汉字韵文学就是一种‘联想文学’。” (周汝昌语)几乎围绕着每一个字、词都有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丰富联想。而由此义到彼义的咏物诗,可称是典型的“联想文学”。前人对咏物诗有两说,一载杨载《诗法家数》中:“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意。”一载王士桢《带  相似文献   

9.
初盛唐咏物诗以言志类为主,大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表现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或开阔明朗的情致,追求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命价值;缘情类咏物诗虽然有追求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受阻带来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但其根基仍驻扎在坚强的自信力之上;闲情咏物诗在悠闲散淡中透出自适自足的生命满足感与和谐感。初盛唐咏物诗风骨文采兼备,体现了人的社会生命和个体生命和谐完美的统一,表达了唐代诗人刚健明朗、自信闲雅、自然和谐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
咏物诗精细刻画、咏情诗心态随意,当为徐寅诗作当中的代表,除此之外,徐寅还有隐逸诗作等,而从咏物诗和咏情诗此二类最能体现唐末五代动乱对徐寅的诗歌创作心态的影响,且从中能发掘到当时的通俗文学对诗歌影响的痕迹,而两个方面的影响最终得出徐寅诗歌在所谓的五代诗格是出格的,他独出机柕,这是论文着重分析的两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胡戈·沃尔夫是艺术歌曲创作领域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一位真正以音乐沉思的诗人。他的作品用音乐表达诗歌的气质、神韵和诗意,充分体现了对诗歌的忠诚,注重艺术歌曲的“客观性”抒情,把钢琴提到与人声同等重要的地位,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解缙诗歌有复古倾向,更重视才气的驰骋,但才气缺乏现实的内容的支持,显得比较空洞。他也以才为戏,使部分诗歌充满了趣味,这种努力值得重视,也形成了在复古道路上的旁逸斜出。  相似文献   

13.
刘辰翁以文学名世,其书法艺术也享有盛誉。他的墨迹被宋元明士大夫视作珍宝。他对文房四宝的要求与时尚不同,别具一格。每作书,充分酝酿,书兴所至,姿意横生。酒酣喜挥毫。好为人题画,所题诗书堪称双绝,为时人所倾。辰翁墨翰流传至明而佚。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批诗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诗歌观念和写作策略。诗人何其芳在这个时期对诗人身份、诗歌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何其芳在1936年至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进行的诗歌创作,显示了从"独语"到"对谈"的转变特征。"对谈"不仅标示了何其芳在延安的生活方式,也是他诗歌的言说内容和结构方式。但是,这种变化是有限度的,在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上,何其芳既受到外界的干扰,也遭遇到诗歌形式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谢坦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108-113
华兹华斯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倡导用老百姓的语言入诗,为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写下了纲领性文献——《抒情歌谣集二版序》。但他的诗中也存在些瑕疵,即他的一些诗歌中诗情与诗意间有些许的裂痕,这点在与同时代诗人诗作的比较中可看得更加的清晰。而诗情与诗意二者的化合程度却是评判诗作优劣的最终标准之一。艾略特认为英国自17世纪以后诗歌中出现了"感性脱节"现象。其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中也有类似的瑕疵。  相似文献   

16.
王维山水诗疏笔技法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是我国唐代著名画家、诗人,笃信禅学,是“南宗”画派的创始人。其山水诗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形成了一个艺术门派。其以中国绘画中疏笔的理论和表现技术入诗,使其山水诗深含“闲逸、静默、淡泊、深远”的特点,具有“冲而弥和,淡而弥旨”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赵廷枢及其《所园诗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廷枢,清代大理地区白族诗人,“白族赵氏作家群”代表人物,有诗集《所园诗集》四卷,现存诗505首,曾任江西省安福县、萍乡县县令,后因事免职。其诗歌作品内容广泛,表现了大理地区的风物景色、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异地为官的经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沿途景物的描绘,讴歌了祖国的美丽河山,也有作为失意官员、文人的辛酸经历。诗歌风格、体裁多样,娴熟掌握了汉语诗歌的写作技巧,在白族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8.
塞尔赫,是清前期满族宗室中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在满族文学史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其诗集《晓亭诗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一代宗室诗人之代表作。他从崇唐尊宋的窠臼中解脱出来,独树一帜,以其独特风格成为清前期满族文学史的代表诗人。重点从塞尔赫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考察。  相似文献   

19.
浪漫主义诗人喜玛拉雅山人(本名萧蒂岩),在西藏生活工作四十年,刻意追求新诗理论倡导者毛泽东关于古典诗词+民歌+自由诗=新体诗的探索道路,不辞劳苦地广泛探求新诗的体格,包容各种形制的新诗创作,试尝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为新体诗的继续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蓝本——《神女惊梦》。同时,获得了较大的诗歌创作成就。当诗人充满激情写作时,那是在与珠穆朗玛神女交流信息;当诗人刻意追求诗的民歌形式时,诗歌就有可能缺少激情。  相似文献   

20.
赵鼎臣是北宋后期的一位文学家,所著《竹隐畸士集》有20卷传世,其当世即有文名,而后却寥落无闻。《四库全书总目·〈竹隐畸士集〉提要》对赵鼎臣评价颇高,然而对其生卒年付之阙如,后人对此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赵鼎臣的生卒年史籍无载,今从诸家典籍中钩沉索隐,对其予以考辨,初步得出结论:赵鼎臣的生年为熙宁三年(1070),卒年在宣和五年(1123)至宣和七年(1125)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