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合成洗涤剂已成为洗涤用品中最重要的门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其发展和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进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我国合成洗涤剂工业现状1合成洗涤剂行业概况我国的合成洗涤剂工业起步于1958年。经过近40年...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的发展为合成洗涤剂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使合成洗涤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报道,1977年世界合成洗涤剂产量为1394万吨,到1982年,已超过了2800万吨。不但在居家中普遍用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使用的各种合成洗涤剂种类较多,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合成洗涤剂在我国始于1958年,60年代初开始工业化生产,近几年来,引进国外技术和配方生产的合成洗涤剂及国内优秀企业的产品从数量、品种、质量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但与世界精细化工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对水中和废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原国家标准水中和废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分析方法的不足,研究并取得了新的水中和废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洗涤本身是去浊还清的,但你想过洗涤剂也会带来污染吗? 洗涤剂的历史就是一部污染史人类最早使用的洗涤剂是肥皂(钠碱),早在公元前2500年,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发明了它。但直至进入19世纪,路氏制碱法使钠碱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肥皂才得以普及。二战后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美国于1946年实现了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钠(用作第一代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化生产,大大降低了洗涤剂主料成本,合成洗涤剂开始大规模走人生活,逐步取代了肥皂。到1953年,美国的合成洗涤剂产量首次超过肥皂。我国于1958年开始第一代合成洗涤剂的生产,目前,洗衣肥皂已基本退出家庭。由于合成洗涤剂是大批量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所以其性能配方也一直在改进。西方已经有过一次洗衣粉的环保更新: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发现  相似文献   

6.
洗涤去污用活性氧的进展李俊明,贾丽岩(黑龙江省合成洗涤剂厂)活性氧应用于洗涤、漂白组分是洗涤剂配伍的新进展,但必须关注其性能稳定性和环境特点。它一般来自双氧水、次氯酸盐、过氧化物和臭氧。双氧水(H2O2不稳定且漂白力远低于过氧酸,故一般不用。次氯酸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洗衣机的改进,注重节能和节省资源,并考虑环境保护,合成洗涤剂的市场和技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洗涤剂的市场动向 1. 日本的洗涤剂市场 1987年合成洗涤剂的产量为71.4万吨,其中传统型洗涤剂为55.0万吨,浓缩洗涤剂为10.0万吨,高效液体洗涤剂为6.4万吨。到1992年,合成洗涤剂总产量为71.0万吨,但传统型洗涤剂仅为9.1万吨,浓缩洗涤剂上升至58.3万吨,高效液体洗涤剂为3.6万吨。其间,传统型逐年下降,浓缩型逐年增加,而高效液体型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喷雾干燥系统的年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用菲波那契法求解.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软件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5.0开发,软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稳定.将其应用于牛奶并流喷雾干燥器的优化设计,算例表明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和软件为喷雾干燥器的设计提供了较合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早在1954年,Bogan和Sawyer就指出,微生物在去除污水中的洗涤剂起着巨大的作用。之后,关于微生物对洗涤剂的降解又有一些报告。我国随着洗涤剂工业的发展和洗涤剂的广泛应用,对于洗涤剂污水的污染及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注意,但用微生物转盘处理洗涤剂污水在我国还没有见到过报导。我们从潍坊合成洗涤剂厂排水沟的泥土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分解洗涤剂能力较强的细菌,并进行实验室和生物转盘去除洗涤剂的试验。本文就是这些实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1979年世界肥皂、合成洗涤剂及清洁剂的总产量为2650万吨,比1978年增长2.4%,这是1960年以来平均增长率最低的一年。1980年至1982年世界洗涤用品的结构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合成洗涤剂较之肥皂具有如在硬水中去污效果好,且能洗涤羊毛、丝绸等织物的优点,故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代替了肥皂。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家用洗衣机的普及,合成洗涤剂的消费量大幅度上升,可是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提起污染源,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工厂、烟囱、车辆产生的“三废”,而忽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合成洗涤剂具有溶解快、去污能力强、易漂洗等特点而为人们所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合成洗涤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去除各种污垢的同时,大量的化学物  相似文献   

13.
<正> 有关喷雾干燥的文献中介绍了坚木、荆树皮、柯子栲胶液体的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低于250℃,出风温度80—85℃,粉胶含水分4—8%;还指出了咖啡浸提液(与栲胶溶液相近似)喷雾干燥时进风温度、进料浓度对咖啡松密度的影响,以及单个咖啡液滴干燥时咖啡液滴形态的变化和最终形态。我国栲胶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在保证粉胶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热风和应用旋转风,适当提高进风温度和进胶浓度,已使离心喷雾干燥装置(离心喷雾盘直径300毫米,转速7000转/分左右)生产能力提高到日产粉胶10—13吨。 关于喷雾干燥条件对粉胶粒度及其分布的影响,迄今未见文献报导。但是,在讨论栲胶液体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计算时,都需要知道喷雾干燥条件、粉胶粒度及其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特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试验方法与设备、仪器 本试验包括栲胶液体喷雾干燥试验和粉状栲胶粒度的测定。 1、栲胶溶液喷雾干燥试验 (1)喷雾干燥装置 为使试验条件尽可能接近生产情况,本试验采用丹麦制造的小型离心式顺流喷雾干燥装置。它包括压缩空气机(自配)、空气电加热器、干燥塔(ф800×600,  相似文献   

14.
喷雾干燥技术的机理及工艺优化常常只能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探讨,缺乏理论研究,影响了喷雾干燥的技术经济指标.用ANSYS软件对喷雾干燥塔的空气温度场和颗粒的干燥过程进行了传热分析和传质分析,优化了喷雾干燥塔的一些工艺参数,使之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苗药六月还阳鲜榨汁的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以进风温度、进样速率和喷雾流速为自变量,以喷雾干燥干粉得粉率为因变量,并对总酚、总黄酮、总氨基酸三个大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苗药六月还阳的喷雾干燥工艺,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苗药六月还阳鲜榨汁喷雾干燥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0℃,进样速率8.6%,喷雾流速760 L/h,干粉得粉率63.12%,喷雾干燥条件对三个大类成分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苗药六月还阳鲜榨汁采用喷雾干燥法快速、可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日用陶瓷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日用陶瓷生产的合理化和自动化不断地革新完善,更促进了日用陶瓷工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一、原料方面 1.采用新的标准化的泥料制备工艺流程。用喷雾干燥法脱水,不再用压虑机进行机械脱水。即:将一部分泥浆进行喷雾干燥,再把喷雾干燥的粉料与未经喷雾干燥的其余  相似文献   

17.
喷雾干燥过程的热干燥机理研究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雾干燥技术的热干燥机理十分复杂,机理的研究一般采用实验的方法,本文分析喷雾干燥过程的机理,理论推导了逆流喷雾干燥过程一维双向静态数学模型,并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说明,增大空气量比提高空气温度具有更好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出了微球形的麦饭石颗粒,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将麦饭石原粉与定量去离子水混合制备浆料。用喷雾干燥法进行造粒。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制备出的麦饭石团聚颗粒为近似球形,具有凹陷空洞结构,粉体流动性好,粉体粒径分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9.
师宝山  卢正鼎 《河南科学》2000,18(4):426-429
利用Delphi4.0可视化开发工具和局域网组网技术 ,对合成洗涤剂厂仓库物资存储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由用户权限模块、新增数据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和数据统计模块5大模块组成 ,具有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对仓库物资存储这一比较复杂的问题加以简化 ,建立了仓库物资存储模型 ,确立了比较合理的存储策略 ,对库存量进行控制 ,不致使原材料短缺 ,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或无计划的原材料采购 ,造成物资积压 ,使大量资金不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的泼尼松龙体系(包括溶液和混悬液)的喷雾干燥过程进行了考察。实验研究发现:直接喷雾干燥泼尼松龙溶液能够得到平均粒径为1.07μm且粒度分布窄的球形微粉;喷雾干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溶液能够得到粒径在4?μm左右的囊状颗粒。当喷雾干燥混悬液时,在较低的进口温度下,喷雾干燥只能作为一种干燥手段来干燥混悬液中原有的颗粒,不能改变原有颗粒的形貌;在较高的进口温度下,喷雾干燥可以成为制备粒径在1~5μm的泼尼松龙和HPMC包合物的有效手段。另采用SEM对不同喷雾干燥条件下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与表征,对其形成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得到的产品在药物速释、控释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