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固-固反应合成纯相一氧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氧化钛新材料的合成,分析了合成的许多途径,概述了固-固反应法合成的工艺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通过固-固反应,可以得到单一相金黄色的一氧化钛;但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固-固反应物间接触面积小,致使氧的扩散沿骨架长距离进行,反应速度慢;提高反应温度可以明显提高反应速度,当反应温度从1 673 K提高到1 873 K时,反应完全时间从12 h降至3 h,但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引起钛在真空中挥发,影响体系钛、氧的量比;添加适量的活性助剂,可使反应活化,促进反应物料结构致密,增加反应区域,加速固相反应的进行,在1 723 K时反应完全时间从10 h缩短至2 h.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球团内部和气体与球团之间的气-固反应同时发生的双向气-固反应概念.找到了反映双向气-固反特性的两个特征参数并通过含碳球团在CO2中的还原实验进行了验证.在特征参数中,双向气-固反应临界速度用来表示使气体与球团之间的反应停顿所需的球团内部气-固反应的最低速度,可以测量和计算求得.在球团内排出的气体干扰下的双向气-固反应扩散系数,可以从临界速度和球团内气-固反应速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基复合材料固/液反应制备技术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文中对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熔体浸渍技术和固/液反应喷射沉积复合技术等几种典型的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放热弥散复合技术、接触反应涂层制备技术和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固/液反应制备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SiC/M-Al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固相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iC/M(M=Ti,Ni,Fe)-Al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是材料科学领域内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SiC/M-Al界面固相反应及界面状态决定着SiC/M-Al固相扩散焊接件及SiC/M-Al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文章就近年来SiC/M-Al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反应热力学与相平衡分析,反应层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微观机制;并就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以四氯化钛和不同物质的量比的2-乙基己醇反应,然后与硅胶作用制备了硅胶固载化催化剂.合成条件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反应条件为钛醇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理论固载量为20%.测定了固载钛酸酯的钛含量,并用IR对固载催化剂进行了初步表征.以不同物质的量比固载催化剂进行了苯甲酸和2-乙基己醇酯化反应的催化研究,同时与未固载钛酸酯进行了对比,发现固载催化剂活性明显降低,其中以钛与醇物质的量比1∶2制得的固载催化剂效果较好.经5次催化剂重复使用试验,表明硅胶固载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应用光声光谱检测低热温度下固相反应的产物,探讨多种因素对重铬酸钾与草酸固相反应的影响。获得了反应产物在固相时的电子光谱,并研究了产物在固相和溶液态下电子光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在低热温度下2,2′对苯二甲硫基二乙酸与醋酸钴的固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IR、ESR、MS、磁化率、TGDTA等手段表征了通过固相反应合成的固体配合物.用等温电导法研究了固相配位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计算了固相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探讨了固载脂肪酶催化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固载脂肪酶,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稳定性和抗酸碱性,提高了酶的重复使用率,节约成本.结果表明:固载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1,固载酶2%(油重),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蓖麻油的转化率最高为92.44%.  相似文献   

9.
β—环糊精及脱氧胆酸的固载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反应溶胀剂,将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分别与β-环糊精,脱氧胆酸接枝而固载化,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固载物作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固载化反应发生在固载体的氯甲基和被载体的羟基间,形成醚基团得到的固载物热稳定性有所增强,相变点亦通过固载迁向高温区,取得较满意固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描述固体孔隙结构参数随反应进程变化的气-固反应模型,推导出了一级不可逆气-固反应的解析解.在模型中,用实验可测的“扩散因子”建立起有效扩散系数与固体反应进程的关系,表示固体孔隙的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商贸英语专业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贸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以角色体验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以课堂竞赛来激发学习热情的"竞赛式"教学模式,以实地调研为主的"实践式"教学模式,以解答学生疑问为主的"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学生需求来选择课堂内容的"菜单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谐波叠加法和线性滤波法的基本原理,采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分别实现了常规谐波叠加法及其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和插值算法以及线性滤波法的自回归法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风速时程的数值模拟,并模拟了2个工程实例的风速时程.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不同风速时程模拟方法计算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插值算法、自回归法和常规谐波叠加法,计算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常规谐波叠加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自回归法和插值算法.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最适合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风速模拟.  相似文献   

13.
将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造了一种共轭梯度法和最速下降法的混合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混合算法既提高了共轭梯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又解决了目标函数“性态不优”时,最速下降法难以求解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到共轭梯度法与最速下降法仅仅是混合算法的特例.  相似文献   

14.
W值水质评价法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计算简单、实用性强的水质评价方法,但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使W值水质评价法与模糊数学隶属度相结合.用W值水质评价法、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分别评价三峡库区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质,并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W值水质评价法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有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的时域仿真法以及EEAC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时域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模型、计及多种因素影响,EEAC法可以定量分析;提出一种将时域仿真法与EEAC法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的方法,编制了暂态稳定计算程序,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系统介绍了间苯二酚诸多的合成方法,并对其中的磺化法、异丙苯法、芳化法和取代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指出传统的磺化法通过工艺改进,目前仍为间苯二酚的主要生产方法;异丙苯法是一种最有前景的合成方法:而芳化法和取代法要实现工业化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几种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γ-辐射法、声化学合成法、模板合成法、喷雾热分解法等 .分别讨论了这些制备方法中影响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因素及其优缺点 .指出了辐射法、微乳液法等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将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思路 .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氰化物及其危害,重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碱性氯化法、硫酸亚铁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臭氧处理法、电解法、加热水解法、离子交换法及微生物处理法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结合牛顿法与PRP谱共轭梯度法提出一新的谱共轭梯度法.该方法为下降方法且为Birgin谱共轭梯度法与PRP共轭梯度法的线性组合.在适当的假设下算法全局收敛.  相似文献   

20.
Haebara等值方法及其加权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目反应理论(IRT)框架下的等值,目前比较流行的有Stocking-Lord方法和Haebara方法,即使对于相同的项目参数和能力参数,这两种等值方法计算出的等值系数也是不相同的.受Pearson卡方检验的启发,文中导出一种新的求取等值系数方法,即:加权等值方法(Weighted criterion,Wcrit),它实际上是Haebara准则的加权式.Monte-Carlo模拟结果表明:Stocking-Lord方法和Haebara方法的表现各有千秋,而通常情况下,加权等值方法比Haebara方法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