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育红 《科技信息》2012,(27):464-465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气候条件,菌源数量和感病期及其吻合程度,其中,气候条件是决定流行与否的主导因素,另外还受品种抗性及栽培生态环境及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扬花期是小麦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扬花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菌侵入,灌浆期遇连阴雨有利于病害扩展,小麦抽穗扬花期高温、多雨、高湿、寡照是造成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治对策主要是加强预警、选育品种、田间管理、喷药防治。了解和认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流行规律及危害性,对今后做好小麦赤霉病预报和防治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厌气技术诱发软腐病,测定了大白菜幼苗茎组织的5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病菌在组织内的数量及果胶裂解酶(PGTL)作用的变化。组织电解质渗漏(EL)最早发生,同时伴有还原糖(RS)、特别是总可溶性糖(TSS)和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的下降。10小时后,组织内病菌数量明显增高;20小时后,病菌PGTL作用加强,酶解活性平稳提高,并在80-96小时后达到高峰。随病害诱发的持续,EL及RS、TSS、FAA含量的下降持续发生。在上述反应的同时,寄主细胞壁蛋白质(CWP)含量最迟在24小时后增高。CWP在体外测定中对病菌PGTL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组织二元酚含量随诱病过程而呈阶段性升降变化。以上反应在抗感不同的品种间有明显差别:感病品种在发病前RS、TSS、FAA含量高;CWP、二元酚含量低,发病后RS、TSS、FAA含量下降快,CWP含量或下降或提高的时间推迟,二元酚含量升降幅度小;病菌数量增加快,PGTL活性高;而抗病品种的反应大致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3.
腐烂病菌对不同抗性荷花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科学》2016,(12):1997-2001
以不同抗病品种的荷花为试材,研究接种腐烂病菌后,荷花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接种腐烂病菌后,抗、感病品种的荷花幼苗POD、PAL、PPO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抗病品种提高程度均强于感病品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PAL、PPO活性与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植病灵防治早熟大白菜病毒、霜霉、软腐病效果好.特别是防治软腐病,防效可达71.91%.  相似文献   

5.
经富集培养,从休闲5个月的土壤中检测到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休闲土播种大白菜后,土壤含菌量7天内提高10~3倍.在人工接种的大白菜根际土中,病菌数量随寄主生长持续下降,但可在寄主整个生育期检测到。在幼苗生长50天期间,病菌都可从根系侵入,侵入所需接种菌量低限为3.8×10~2CFU/ml;根系侵入菌量与土壤含菌量呈正相关关系。病菌从种子萌发2天的幼芽侵入后,可进入生长中的根、茎、叶各部位潜伏侵染,以茎组织含菌量最高;组织含菌量随大白菜生长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可在整个生长期检测到。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7.
用大白菜4个品种进行的测定表明,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从寄主根系侵入的菌量与它对寄主根细胞表面吸附的菌量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测定的寄主根组织两种物质中,细菌凝集素(BAG)含量的高低与病菌的根表吸附量和根系侵入量的高低呈正相关趋势;随幼苗的生长,吸附菌量和侵入菌量与BAG含量呈平行下降趋势;细胞壁蛋白质(CWP)含量与病菌吸附和侵染之间也有类似关系。结合以前的研究分析认为,BAG是作为吸附中的植物识别子而影响吸附和侵入的,而CWP则作为一种菌体粘联因子对吸附和侵入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海拔800~1600m鄂西南高山地带利用耐寒大白菜品种与白肋烟套作可以改良土壤,提高烟叶产区复种指数;大白菜与白肋烟套作不影响烟叶和大白菜单作时的特征特性,产量,质量稳定;与单作相比,套作单位面积纯收入比单作白肋烟提高:1.0~1.6倍,也比单作大白菜提高50%~100%.本文介绍了高山大白菜与白肋烟套作的种植方式,适宜范围,品种选择、田块规划、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及采收调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黑河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张立娟等建立的两套灰斑病鉴定体系,对采自黑河地区的不同品种15份病菌标样进行了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监测。结果表明黑河地区灰斑病生理小种数目和频率有较大变化。在逊克、北安等地发现新的生理小种,为了解黑河地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萝卜(Raphanus sativus L.)与小白菜(Brassica ssp.chinensis L.)进行属间杂交,研究不亲和性发生的时期,并通过胚抢救克服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试验结果表明:萝卜与小白菜的属间杂交的平均结荚率为89.7%,而胚珠在第6天开始出现败育,胚珠成活的最长时间为10d.实验说明萝卜和小白菜的不亲和发生在胚发育过程中,授粉后第5~7天进行胚抢救可获得成活苗,成苗率为3.3%.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发酵水葫芦汁浸种大白菜,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沼液的发芽势、发芽率均最高,100%沼液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根长、茎长、茎粗、叶长、叶宽、单株苗重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沼液浸种对大白菜各项生长指标有明显影响;并通过多重比较得知不同沼液浓度对大白菜芽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不同,其中5%沼液对单株苗重影响最大,较CK增重88.9%。综合各项指标,实验优选出5%沼液为大白菜发芽的最佳浸种浓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盐胁迫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盐害的缓解作用.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SA能够提高盐胁迫环境下大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大白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可浓性糖含量,降低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通过实验,确定缓解盐害的水杨酸的最适浓度为1.0mmol/L,当水杨酸浓度超过3.0mmol/L时,对作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油菜、油麦菜、生菜以及小白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Cr3+浓度及胁迫时间对其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干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Cr3+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对幼苗的毒害作用越明显,表现为Cr3+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包括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Cr3+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延长,Cr3+胁迫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铬对油菜、油麦菜、生菜以及小白菜种子的芽和幼根的生长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铬对其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风沙土中添加泥炭、无机化肥后,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液体泥炭腐殖酸钠,通过盆栽试验,考察风沙土上白菜的生长高度和生物量(鲜重和干重).结果表明,与含10%泥炭(质量比)、施入无机化肥尿素和生物质保水剂作为底肥的对照比较,液体腐殖酸类物质的施入浓度不同,白菜的生长状况有区别,其中在0.03%的施入条件下白菜的生长高度和生物量最好,施入0.01%的次之;最差的是0.05%,不如未加液体肥的对照.  相似文献   

16.
青霉素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可提高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可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7.
水仙鳞茎分泌物中抑制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报道了水仙鳞茎分泌液中抑制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经红外、紫外、磁核共振、及质谱等各种分析手段检测确证这种物质就是nar-ciclasine(NCS),是一种生物碱,这种物质能明显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软腐病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细菌性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病害特征以及对病害的防治方法。利用现代基因技术手段人为的操纵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将会成为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泽漆提取液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桂英  游秀峰  孙淑君 《河南科学》2009,27(12):1544-1545
为研究杂草——泽漆对蔬菜的化感作用,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泽漆水提液对萝卜、白菜、莴苣3种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漆水提液对这3种蔬菜的根长、茎长、根/茎比都有一定的影响,对根长、根/茎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茎长的影响则随品种不同而异.此结果说明泽漆水提液可抑制蔬菜幼苗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达37 618.01 kg/hm^2,玉米产量达7 493.83 kg/hm^2,大白菜产量达114 640.63 kg/hm^2,三茬作物总产值62 119元/hm^2,纯效益48 769元/hm^2。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37 757元/hm^2,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26 219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