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独 《科技信息》2004,(3):30-30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科学院14名知名院士联名“上书”科技部等部委,希望投资17.5亿元人民币,在2008年奥运会前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可供乘客乘坐的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10公里试运行线,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高温超导技术。 院士们是以振兴民族科技创新为理由的,因为凭借美国、日本、德国等的资金和技术基础,很可能赶在中国之前实现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商业化。但是,为了保住这个载人高温超导“世界第一”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立国之后,在与海外世界的交往过程中,始终坚信美利坚民族拥有一种优越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与能力,进而认为改造、拯救与统治落后民族就是自身的注定责任和命运。这种"责任观"形成的历史缘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人坚信他们是上帝最后的特殊选民,美国是上帝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块净土;第二,美国人坚信他们在北美新大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世人树立一个能够真心向往与极力效仿的榜样和典范;第三,美国人坚信美国式的国内政治管理体制是世界上最好、最合理、最优越的政治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一)无论中国或世界各国,有关民族学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及实物)那是“古巳有之”,而且是极其丰富的。可以说,随着民族(这里指广义民族)的产生,就逐渐有了民族学资料的积累。民族学这门科学知识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在我国,民族学资料可说源远流长,比任何国家都丰富。不过,在民族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我国民族学长期是与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直到西方民族学传入我国,我国  相似文献   

4.
语言秩序与民族精神应该是互动的 ,而远在“五四”时期之前 ,文言秩序已获得了一种鲜明的制度性特征 ,成为民族精神的禁锢。它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力 ,排斥他种对世界的解释。五四学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以全面反传统的态度 ,从语言批判到文化反抗彻底打破文言秩序 ,充分释放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由一些谋求自由和幸福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它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美国文化也具有多元性。本文通过对美国多元文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其可能性的分析,阐述了来自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区域的移民组成的特殊的美利坚民族,在“文明基因”的前提下,各种文明和平相处,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化,求实进取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6.
民族融合问题在民族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概念及其实质的理解,学者们还有不同意见。民族融合问题有时往往与民族同化问题混淆起来,这不只是如何区分两个不同概念问题,而是对两者的实质如何认识。有人认为民族融合是指一切民族的消亡,而民族同化是在一切民族的消亡之前的个别或部分民族的消失。也有人认为民族融合不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能对世界发号施令,但我们必须参与世界……在我看来,美国在世界的角色已然是参与者。”2013年2月27日,查尔斯·蒂姆西·哈格尔在就职演讲中依旧延续着其特立独行的风格。一天之前,这位66岁的“政坛老兵”总算打赢了耗时40余天的提名拉锯战,  相似文献   

8.
美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一文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它宣告了美国文学在精神方面的独立。尽管在爱默生之前美国已有部分世界知名作家,如华盛顿·欧文,托马斯·潘恩等,但他们的作品或者是模仿欧洲作家,或者是政论文章。只是在爱默生的《论美国学者》发表之后,美国文学才进入了它的成熟期。在随后的这一阶段中,美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其中包括霍桑的《红字》、麦尔维尔的《白鲸》、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惠特曼的《草叶集》,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等等。  相似文献   

9.
詹姆逊在对全球化与文化关系的思考中,认为全球化的真正核心问题是世界文化的标准化,也就是美国化。全球性的经济与美国文化的互动使美国文化的全球扩展成为可能。美国生活方式的输出同时也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  相似文献   

10.
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特点及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制造业变迁在说明世界制造业变迁之前,有必要弄清几个概念,即:"世界工厂"制造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的看法是:这三个概念是世界制造业在三个发展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空间布局形态不同的功能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绝非目前国内外媒体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空间上的简单国别替代。世界制造业的变迁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历过三次迁移,目前世界工厂正在向中国转移。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可以真正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即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1.
秦铮 《创新科技》2022,22(3):81-92
美国在统一之前便开启了工业化进程,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科技赶超.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其科技强国的地位,冷战促使其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至今科技实力仍保持全球第一.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程中,美国率先将科学队伍建制化、走军民科技一体化发展道路、高度重视科技人才、打造全球科创中心等,这些做法是其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座“桥”,我时常在上面走走,或小憩片刻,或凭栏远眺。桥那边的世界很精彩。有人说你太深奥,太多的术语、太繁冗的名词;有人说你太枯燥,没有幽默、没有轻松与欢笑;有人说你太沉重,国与国的纷争、民族与民族的矛盾、文化与文化的难以融汇……是的,这都是你,但这又不全是你。我眼中的你,深奥但细细品味却能领会;枯燥但洋溢着智慧之光;沉重但绝不“沉痛”,严酷的现状里流露出无限的希望!我眼中的你,是架在“我”和“世界”之间,把“我”和“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是的,你是“桥”。因为你,我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美国的霸权主…  相似文献   

14.
国际合作与主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在谈到世界政治时,都难免要谈到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对国际新秩序的讨论很需要具有全球的广泛性,因为处境不同,历史遗产不同的民族不可能看法都是一致的。例如我研究的领域是欧洲,因此接触的欧洲的朋友多些,也接触一些美国朋友。我发现,对于世界政治,他们多是以美国、美国的盟国和它们昔日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选择亚洲作为首次出访的第一站,向美国和世界展示了亚洲的重要性。2月13日,亚洲之旅临行前夕,希拉里在位于纽约的亚洲协会作了一场演讲,盛赞亚洲已经从半个世纪之前的贫穷落后状态中走出来了,如今的亚洲是全球文化、全球经济繁荣的贡献者,也是美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至关重要的地区。希拉里认为,亚洲之行可以帮助美国进一步获取“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正>伊斯兰激进主义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或以宗教的名义煽动暴力,但驱动暴力和恐怖主义的并不是宗教本身,而是某种具体的、真实存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及其导致的怨恨。美国学者本杰明·巴伯曾用"麦当劳世界"(Mc World)和"圣战世界"(Jihad World)来描述当今世界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边是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另一边则是反现代性和碎片化的世界。当下的中东为巴伯的理论提供了注脚。在动乱潮的冲击下,中东的民族国家体系正在土崩瓦解。突兀而起的"伊斯兰国"像一块镶嵌  相似文献   

17.
没见到印第安人时,对这个遥远的民族是很陌生的;可是见到他们之后,却似有缘,自有几分亲情在。难怪哥伦布会弄错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不论美洲或美国都不以哥伦布作为美洲或美国的名字。美洲全称为亚美利加洲,美国全称为亚美利加合众国,都是以另一位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名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基础,并用其理论分析了在全球化语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对非西方文化的自主权的挑战和挤压。借助于"全球化"的浪潮,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不断地进行商品的文化输出,特别是凭借其发达的文化产业,使它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道德观源源不断地渗入到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文化景观的出现,使得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体现为"西方性"特征。由于其意识形态的渗透是在生活的常态中进行的,因而有很强的隐蔽性。我们在普遍的民族文化交往中应坚决反对唯我独尊、排斥异己的"文化中心主义",提高广大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建设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以建立自己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20.
革命的古巴人民不仅在以武装起义、推翻亲美独裁政权、捍卫民族独立方面,而且在肃清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发展民族经济方面,都敢于向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展开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斗争,并赢得胜利,因而在拉丁美洲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大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美帝国主义六十年来的控制和奴役,造成古巴畸形的经济结构,使它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古巴几乎只生产一种产品——糖;只有一个市场——美国。美国垄断资本控制了古巴的经济命脉。美国在古巴的全部投资达十二亿美元。这些资本操纵着糖业、炼油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