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987 ̄1997年的11年里,采用鸟类环志的方法研究了野生朱Huan的存活和死亡状况编制了动态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繁殖情况及年龄组的存活数量等做了分析,发现洋县野生朱Huan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当年的幼鸟。  相似文献   

2.
朱鹮的环志情况及其生命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环志的方法,对朱野外种群进行了6年研究,编制了生命表;并对其繁殖地点变动、繁殖情况及各年龄组的存活情况等现状做了分析,发现洋县朱种群中,当年幼鸟死亡率比较高。增加种群数量的关键是保护1龄幼鸟。  相似文献   

3.
目前,朱Huan的种群总数量已突破了100只,分布在洋县和北京动物园,其中包括野生种群40多只,野生朱Huan仅分布在陕西省洋县境内。通过查阅朱Huan研究和保护的有关文献,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朱Huan研究和保护的动态,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981年重新发现朱Huan后,至2000年的20年中,朱Huan的繁殖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朱Huan营巢地由1981年的两处,增加到36处,36处营巢地分属秦岭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丘陵低山区、汉中盆地区和巴山低山丘陵区四种生态环境。20年中,朱Huan共计繁殖121窝,产卵364枚,窝卵数平均为3.06枚,孵化率75.54%,繁殖成功率85.95%,生产力1.8。死亡雏鸟60只,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天敌危害、人为因素和不良气候条件。1981年只发现两对亲鸟繁殖,出飞幼鸟3只,至2000年已有19个繁殖对,累计出飞幼鸟216只,种群数量增加了30.9倍,其自然增长率γ=0.9119/(只·a),周限增长率λ=1.220/a。  相似文献   

5.
朱目前仅有一个孤立的野生种群于陕西洋县境内,数量仅30多只,本研究采用环志标识的方法,集9年的野外监测资料,对朱野生种群的性比、年龄结构、配对繁殖行为和配偶个体间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朱野生种群的配偶个体在自然选择配对过程中回避近亲的现象.确认了目前野生朱种群是一个年轻的性比基本合理的发展型种群.如果采取有效保护拯救措施,对环境、天敌和人为干扰因素加以控制,这一濒危物种的数量将会得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目前,朱的种群总数量已突破100只,分布在洋县和北京动物园,其中包括野生种群40多只,野生朱仅分布在陕西省洋县境内。通过查阅朱研究和保护的有关文献,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朱研究和保护的动态,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灰鹤种群数量与年龄结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菲  张筑丽 《贵州科学》1998,16(1):40-47
截至1995年,灰鹤在中国和总数量估计为19372-22311只,其种群的年龄结构:成鸟44.19%,亚成鸟36.1%,幼鸟16.86%。总体属稳定增长型种群,其中,在我国东北和东部区域,成鸟84.16%,亚成鸟0.34.5,幼鸟15.5%左右,潜在着数量下降和年龄老化的危机,可能属下降种群;在我国云贵高原,成鸟38.48%,亚成鸟41.2%,幼鸟18.72%,属潜在强劲发展态的增长型种群。  相似文献   

8.
1987~1989年的10~12月和l~4月间,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径111℃22′~111℃33′,北纬37℃45′~37℃55′),对白头鵐(Emberiza leucocepahala)冬季种群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季节迁徙,种群数量,年龄组成,雌雄比例;并对其冬季食物组成等作了初步探讨。最早迁来和最晚迁者成幼鸟比例为1:3.17;迁离最晚者成幼鸟比例为1:0.60,种群密度(只1公顷)三年均值为24.69±3.90。根据腔上囊,头骨化程度和体重,基于404只标本观测,将该鸟划为4个不同的年龄组。共剖检白头鵐404只,其中有成鸟134只,占总数的33.17%;幼鸟270只,占总数的66.83%。成鸟与幼鸟的比例为1:2.02。雄雌性别比例为1:1.61,雌鸟多于雄鸟。  相似文献   

9.
朱鹮发展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8 1~ 2 0 0 2年 6月 ,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生态观察、种群迁移等方面 ,对朱种群的发展状况 ,保护拯救对策 ,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集中阐述 .并为世界濒危物种的有效拯救 ,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 ,截止 2 0 0 2年 6月 ,世界朱种群直观数量 44 5只 .其中野生朱 2 0 1只 ,被视为当今世界上最珍贵的朱物种天然基因库 ,引起国际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 .随着朱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 ,一个集科学研究、专业监护、信息反馈、社会及群众自觉参与、政府指导于一体的保护管理新模式 ,为朱种群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相似文献   

10.
在太原地区,树麻雀幼鸟头骨骨化的完成约需130-180天,最早离巢的个体骨化过程结束于10月下旬,最晚离巢的个体结束于翌年2月上旬。用未骨化区域的面积可以估计离巢的时间。腔上囊的消失和骨化的完成基本同步,喙斑的褪却则比它们晚50天左右。所以,依喙斑确定种群中成、幼鸟比例时,8-11月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而腔上囊和骨化程度仅宜在8-9月使用。  相似文献   

11.
赤颈鹩(Turdus ruficollis)每年迁来和迁离本区的时间为9月下旬和5月中旬,种群越冬期230天左右。其雌雄性比1:0.81;成幼鸟比例1:2.79。冬季嗜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cs)。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世界》2008,(6):33
与人类幼儿准备学说话一样,年幼的鸣禽在学会啼叫之前也有咿呀学语的阶段。最近,研究人员在幼鸟身上得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这些幼鸟的咿呀学语与其特殊的脑神经回路有关,而且该脑神经回路与成年鸟类啼叫的回路是分开的。这项新发现强调了探索行为的重要性——就像是婴儿踏步走路、手的运动、发声及玩耍一样——它会对年幼动物学习如何使用它们的身体及如何理解世界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农林卫生益鸟──楼燕的弃卵和幼鸟分别进行了人工孵化和人工喂养的尝试,初获成功,并与自然条件下卵的孵化及亲马育雏的状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北京雨燕每年4月中句迁来,于5月末产卵,(1986年5月25日,1987年5月19日)多数雨燕每巢产卵三枚,通常每隔一日产一枚卵。卵呈橄榄状,纯白色。鲜卵重3.6820.16克,大小为25.7×16.1毫米(N=26)。孵卵期间卵失水率为11.7%-34.2%,孵卵期20-22天。育雏期为38-42天。雨燕年仅孵化一窝,孵化率为70.8%(N=23),存活率为93.89%(N=16)每对亲鸟可育雏1.82只。双雏幼鸟生长曲线与单雏幼鸟生长曲线不同。根据Ricklefs’的幼鸟生长方程(Gompertz与Logistic),Logistic方程为Wt=42[1 e^-0.22(t-1088)]^-1;Gompertz方程为Wt=42e^-0.159^-0.149(t-8.9)。根据Ricklefs’的检验方法。双雏幼鸟生长更符合Gompertz方程。幼雏于19日龄后体温相对稳定为35℃±2℃。北京雨燕每年8月离开呼和浩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白鹭(Little Egret),夜鹭(Black-crowne Night-Heron),牛背鹭(Cattle Egret),池鹭(Chinese Pond Heron),黄嘴白鹭(Chinese Egret)五种鹭科幼鸟二十项血液常规指标的测定结果,其中包括血液固体结构,蛋白质,脂类,血糖及酶活力等并对五路鹭科酶鸟的血化指标测定结果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五种鹭科幼鸟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在白细胞分类比例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普通偏高,而嗜酸性粒细胞和碱性粒细胞所占比例普通遍低t检验结果,牛背鹭和池鹭在血化指标大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光辉 《小学科技》2011,(10):24-25
北极燕欧每年都要往返于南、北两极地区。它们在北极处于极昼之时产卵繁殖,孵化出幼鸟以后就带领它们飞往南极,那里正好极昼开始。  相似文献   

17.
植物种群空间动态是植物种群生态学也是空间生态学的焦点,它也是生物物种保护及植被保育的理论基础。本文对种群空间动态的重要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Freckleton等提出的植物种群空间动态分类系统,对各个类型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该系统将植物种群空间动态分为6个类型:1)Meta—种群,2)区域集合,3)空间扩张种群,4)空间结构化局域种群,5)空间非结构化局域种群,6)局域种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捕食者种群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性反应、食饵种群具有常数存放率的食饵和捕食者两种群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了平衡点的性态及不平衡点外围极限环的情况,得到了该模型极限环不存在与极限环存在唯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遗传算法中截止代数的判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算法的截止条件一般为找到一个可接受的解或达到预先规定的截止代数.但并没有说明继续运行是否可以找到更优解.本文通过引入方差和信息熵的概念,描述了遗传算法种群空间的分布情况,通过对种群空间分布的描述来判定遗传算法的截止代数.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2017,(1)
正当你发现路边有一只坠地的幼鸟,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将它捡起带回家喂养,还是让它留在原地?或者是寻求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帮助?如果你并不了解它,怎么做才比较妥当呢?最近陆续有人从野外或路边捡起幼鸟,拍了照片后让我帮忙鉴定,并咨询喂养事宜。从他们充满关切的眼神中,我能体会到人们的怜悯和慈悲之心。然而,对于坠地的幼鸟,我们草率地将其捡起喂养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呢?作为一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