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陶明卉  王子龙 《河南科学》2020,38(7):1140-1147
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将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与动态系统GMM模型相结合,从异质视角探讨了国外研发投入、国外技术引进和进口贸易3种国际技术转移方式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技术转移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3种转移方式间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国际技术转移对于各个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循环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部性下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otelling模型所构建的多维产品差异化模型,深入研究了在具有产品网络外部性特征的行业中,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优化技术引进策略,指出当国际可选择技术与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质量差距较大时,技术引进国政府应鼓励本国企业引进尽可能高质量的技术;当国际可选择技术与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质量差距较小时,我国政府应限制本国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推动本国企业技术引进活动时,技术引进国应权衡比较引进技术与原有技术的质量差距、技术之间兼容性、技术许可收费比例、技术引进的技术溢出强度等因素,并强调技术企业拥有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5,(4):72-75
基于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大中型企业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决策选择因素及其动态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机构建设能力、国际市场竞争与需求变化对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选择有显著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具有滞后作用,两者最优滞后期是3;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之间有单向因果关系,但是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是国际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如何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将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在回顾了我国技术引进及其自主创新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技术引进和创新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加强宏观指导和微观规制等方面,为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不仅要下大力气开拓国际市场,而且要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不失时机地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技术。技术引进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而且是企业日后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取胜的起点和基础。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进技术结构失衡。 我国企业几十年的技术引进资料表明,在引进的技术中,软硬件技术失调,硬件技术占到了90%左右;  相似文献   

6.
技术引进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和捷径,但技术引进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的引进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路子。本文结合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引进来分析我国技术引进的现状,找出现阶段企业技术引进低创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企业更好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供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技术引进日益活跃,技术引进成为主要的国际技术交易方式,也成为甘肃省获取外部技术的主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应大力发展技术引进,满足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技术引进效率,支持甘肃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科技投入社会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化倾向,技术引进则是科技活动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与经济全球化类似,技术引进模式对科技投入的社会化具有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存在的问题 从广东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来看,广东省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再创新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技术引进额不断增加、技术引进来源有所增加、引进方式有所改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化运作、国际合作更为紧密等.但我们通过调研和分析可知,广东省当前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仍存在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元 《广东科技》2007,(6):28-29
我刊在第3期刊登了专题《始于模仿的创新路》,着重探讨了引进吸收创新的问题。本文作为专题的一个延续,探讨了中国与战后的日本技术引进效果的差异,作者从技术引进的教育与人才基础、技术引进的主体、技术引进的结构、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引进的国际环境等五个方面做了有力的证明。望本文能够为关心中国和广东创新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无非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国家创新体系外部的技术引进,一是来自创新体系内部产生的技术创新.因此,对于经济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是一种必然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无非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国家创新体系外部的技术引进,一是来自创新体系内部产生的技术创新。因此,对于经济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是一种必然的创新战略。关键的问题是,技术引进背景下的模仿创新战略的内容究竟应该是什么。在上个世纪,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和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经济,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如何对待技术引进给出了一正一反两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正>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新南威尔士大学管理学教授福特先生,不久前,对澳大利亚、西德、日本、瑞典和中国等国家的技术引进工作进行了考察。他在考察后指出:技术文化在国际的技术交流中长期被忽视了,然而,它是对技术交流有决定性影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技术转移担负着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我国科技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活动逐渐频繁,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本文从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现状和趋势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国际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专家谈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首要问题是要研究符合本国国情的技术接受与开发方式,应注意提高按本国国情引进和开发技术的‘社会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政府的技术引进政策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技术引进过程中人的因素。中国现在缺乏的是技术引进中那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竞争意识及自力更生精神。”以上是1996年10月4日日本通产省所属日中投资促进机构北京事务所首席代表服部健治先生应邀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就中国的技术引进问题做专题报告时说的一段话。作为长期从事日中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和宏观经济市场投资环境研究的专家,服部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产业升级中的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在企业技术相对落后时,企业偏重技术应用,技术引进替代自主研发;随着产业技术升级,企业自有技术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技术引进更多作为自主研发的互补要素。利用2001~2015年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进行了检验分析:(1)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都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2)但在短期中,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呈现替代关系;在长期中技术引进促进企业的技术资本累积,与自主研发呈现互补关系。论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日技术引进的比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国家不引进先进技术就难以发展 ,技术引进更是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重要手段。二次世界大战后 ,中国和日本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但其成效却相去甚远。本文从中、日技术引进若干问题的比较中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7年12月2-5日赴新加坡参加了由IEEE发起的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并作了题为《基于技术引进的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研究:以仪征化纤为例》的会议发言。  相似文献   

19.
优派是全球视讯的卓越厂商,由杰出华人企业家朱家良先生于1990年创立,为商业、网络、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广告出版和娱乐等多个垂直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和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显示技术引进到产品中来。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的日本通过国际技术扩散迅速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导致生产力迅猛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扩散培育了国民技术创新精神,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学习并借鉴二战后日本在技术选择上有选择引进;在技术引进上重视消化吸收;在技术利用上激发企业主动性等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