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氯乙酸催化氨解甘氨酸的生产工艺中,利用甘氨酸与副产物氯化铵的物化性质差异,采用相分离结合pH聚焦膜分离工艺取代传统的醇析工艺,得到甘氨酸和氯化铵2种产品。甘氨酸的相分离收率为90%,膜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2.
N—水杨醛甘氨酸合铜(II)的加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N-水杨醛甘氨酸合铜(Ⅱ)的咪唑、甘氨酸、脲素和硫脲的加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别含甘氨酸和脲素的混配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混配物中,咪唑通过3位氮、甘氨酸通过氨基氮和羧氧,脲素通过氨基氮、硫脲通过硫与铜(Ⅱ)配位;含甘氨酸的混配物中铜(Ⅱ)是六配位的,其它混配物中铜(Ⅱ)是四配位的。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测定甘氨酸含量的新的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pH9.0的Na2B4O7溶液中,Cu3(PO4)2悬浮液可与甘氨酸作用,生成溶于水的甘氨酸铜配合物,离心沉降未反应的铜盐后,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上层清液中铜的原子吸收信号,可间接测定甘氨酸的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250μg/ml,方法可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甘氨酸的测定,加入回收试验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5%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利用核磁共振测定了镧系离子-甘氨酸配合物中的^13C的化学位移,算得甘氨酸中各碳原子的接触位移和假接触位移,从面临 是到了两种不同PH值情况下的镧系离子-甘氨酸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测定了镧系离子-甘氨酸配合物中的13C的化学位移,算得甘氨酸中各碳原子的接触位移和假接触位移,从而得到了两种不同pH值情况下的镧系离子-甘氨酸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手性恶唑啉衍生物的不对称诱导作用,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芳基甘氨酸的方法。芳基甘氨酸的总产率为17%-24%,光学产率为5.6%-10.5%。共合成了5个具有光学活性的芳基甘氨酸。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纳米TiO2对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及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纳米TiO2的用量和溶液pH值都影响光催化反应.外加无机氧化物,能有效地捕获光致电子,增加溶液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提高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甘氨酸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密度泛函理论法B3P86(6-31G^*)计算出气相甘氨酸分子的几何构型、位能和原子电荷,并用扩展的休克尔理论(EHT)研究了甘氨酸分子的原子活性,研究得出在生物过程中甘氨酸分子表现出的可能构型和活性位。  相似文献   

9.
在甘氨酸的三种多晶型中,α-和γ-晶型是较稳定的,而β-晶型很难在空气中稳定存在。通过缓慢蒸发法可以得到α-晶型的单晶,而γ-晶型的单晶通过一般的单晶培养方法很难得到。通过单晶培养实验研究,提出向甘氨酸的水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或硝酸钠的新方法,可得到外形完整的甘氨酸γ-晶型的大单晶,这通过单晶的X-射线衍射、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均可得以验证。SEM扫描电镜表明,甘氨酸γ-晶型是标准的八面体晶习,与α-晶型的长片状晶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铁铬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甘氨酸和三价铬离子的水溶液中电沉积铁铬合金的工艺条件,在DK为10-30A/cm^2、pH为1.5-3.0的条件下,可得到外观亮泽,结合力好的铁铬合金镀层,其中铬的质量 分数可大于20%。还探讨了甘氨酸浓度、电流密度及pH对镀层中铬含量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甘氨酸以及部分添加剂对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以锌粉为原剂合成胆甾-5-烯的方法,本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单及污染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无溶媒结晶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无溶媒结晶法制备维生素B12,以产品含量及收率为考察指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蒸发温度为65 ℃、真空度为0.09 kPa、结晶前溶液效价为90 000 μg/mL。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媒结晶工艺稳定性较高、操作简单易行,制出的成品含量高、有关物质等质量指标较好,质量及收率整体水平不低于且部分批次优于溶媒结晶工艺。该技术在提高生产安全性的同时,大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了相关工序,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资料法和测试法收集体育系学生的跨栏跑技术参数,然后结合学生的解剖学和技术动作的特征,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学生的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达到有针对性改进跨栏跑技术,经过教学实验,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跨栏跑技术动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98年、2000年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顶凌覆盖技术在高寒区节水增温保温、增产增收的机理及其应用效果。提出该技术可以缓解低温干旱特别是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困扰,是一项可以抗旱保春播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在高寒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非线性系统的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离散简谐线性化方法的原理、程序框图以及对自行研制的座椅和英国Bostrom原装驾驶员座椅的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增韧是高分子新材料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和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以市售大豆油脚为原料,用全溶剂法精制出符合药用(口服和注射)规格的大豆卵磷脂的工艺条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其主要性能指标为:N%=1.70,P%=4.O%,酸价l0.48,碘价95.35.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卵磷脂含量达78.66%.  相似文献   

18.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MCN)对马鞍山市废水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不仅可监测工业废水,而且对生活废水的污染均可进行监测,污染指数的引用,既可简化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防止本底(即对照值CK)MCN‰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9.
新霉素的传统生产工艺导致产率低、单耗高、排污量大,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经对发酵过程的分析及考察表明,弗氏链霉菌产生的胞外淀粉水解酶活力极低,不足以完成以淀粉为补料介质的充分水解,引起非可发酵性糖大量积累和残糖浓度的升高.由此确定了新霉素发酵过程优化策略,按此策略进行了新霉素发酵过程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并得到如下结论:发酵120h,放罐效价从8000提高到11000U.mL-1以上;残糖浓度从3.0%下降到1.5%以下,淀粉单耗从18.5μg.U-1下降至13.5μg.U-1,同时排放COD量减少近50%,达到了"减污"、"增效"的清洁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反耗散概念,认为在不可逆系统中既存在着耗散机制也存在着反耗散机制,反耗散机制是阻止耗散出现的一种机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耗散条件,进而发现了有耦合关系的内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启动和相互遏制的行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蠕变加速阶段产生的原因.文中推导了单轴蠕变的一般模型和实用的三内变量模型,并对后者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可很好地描述蠕变的初始、稳定和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