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学术动态》2008,(1):37-40
2007年6月18-21日,由浙江大学、美国光学学会主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USA)、IEEE LEOS协办的“纳米光子学国际会议”在浙江大学举行。4天的大会圆满成功,参加会议的来宾共180人,其中境外来宾80余人;大会共收录165篇会议文章,其中境外来稿90余篇。  相似文献   

2.
2008年10月13—15日,由东南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国工程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RILEM(土木工程材料、系统与结构试验室和专家国际联合会)、ACI(美国混凝土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CCE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硅酸盐学会等支持(Technical Sponsor)协办的首届与微观结构相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国际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3.
由东南大学与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2008国际实验力学会议(ICEM2008)于2008年11月8~11日在南京水秀苑大酒店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70余人。  相似文献   

4.
2008年10月25~27日,由国际心智、脑和教育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分会,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江苏汉博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亚太心智、脑和教育学术会议”在南京东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阿根廷、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权威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境外代表约60人。  相似文献   

5.
第6届光通信和无线通信学术会议暨展览会(APOC2006),于2006年9月3-7日在韩国光州金大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韩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等共同承办,是继美国OFC(Optical Fiber Comtnunications)、欧洲ECOC(European Conference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光通信行业国际会议,自2001年开始,该会议先后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及韩国的光州举行。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7-9日,由东南大学主办,IEEEPES(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工程分会)、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等支持(Technical Sponsor)协办的“第3届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技术国际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境外代表近80位。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7-11日,2008年IEEE国际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会议,由挂靠在东南大学的IEEE南京分部下属的电路与系统分会(挂靠东南大学)承办、由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IEEE上海分部电路与系统分会(挂靠上海交通大学)、IEEE南京分部计算智能分会(挂靠江苏科技大学)、IEEE南京分部信号处理分会(挂靠东南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25~27日,国际结构健康监测与完整性管理会议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本次大会邀请了13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韩国先进科技学院Hoon Sohn教授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8月10日,第2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International Photonics and Opto Electronics Meetings,POEM 2009)在武汉圆满谢幕。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美国激光协会、美国光学学会、Frontiers of Opto Electronics in China、《光学与光电技术》、光电新闻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22—24日,由浙江大学、欧洲图形学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2008年虚拟现实及应用国际学术会议(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worlds,CW2008)在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顺利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德国和韩国等国及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近120位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这次会议,就虚拟现实和应用的各个前沿专题技术进行研讨交流,其中来自海外的代表有近40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12-21日,在美国底特律参加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2008年年会,并进行论文宣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8~13日,国际管理科学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AOM)会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Anaheim)举行。AOM是世界管理学界最高学术组织。AOM拥有来自120个国家的18000名会员,每年均举办一次管理学年会,属于企业管理专业A类国际学术会议,是世界管理学学者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将设如下专题:工程光学和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子  相似文献   

15.
东南大学等有关单位于2008年4月21~24日在南京举办了“2008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简称ICMMT' 2008 )和“2008年全球毫米波会议”(2008 Global Symposium on Millimeter Waves,简称GSMM’2008)。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伊朗、印度、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13—16日,由加拿大农学会(CSA,Canadian Society of Agronomy)、加拿大园艺学会(CSHS,Canadian Society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美国农学会—作物学会一土壤学会西北分会(NEB of ASA—CSSA—SSSA Officers Meeting)联合举办的“Plants& Soils:Montreal’08”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Biofuela nd Bioproducts)国际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McGill大学Downdown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17.
《国际学术动态》2006,(6):48-49
第3届中日铺面技术研讨会(3CJWPT)于2005年11月9-13日在南京召开。中方代表150余人、日方代表28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共收到论文82篇,其中日方1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会议由中国东南大学、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同济大学和江苏省公路学会协办。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陈荣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黄晓明教授、日本中央大学Himeno Henji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6月11—13日,由国际数理统计学会(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简称IMS)举办、浙江大学承办的2008IMS—China概率统计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以色列等国和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高校、科研机构的270余位学者就高维数据分析、随机过程、随机分析、极限理论、生物统计、金融建模、机器学习、非参数统计、回归分析等概率统计的前沿课题进行研讨交流,其中来自海外的代表有100余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光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1月20-25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主办,华侨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光学学会联合承办。会议将设如下专题:工程光学和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光电技术与系统;光学薄膜技术新进展;光纤与集成光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东南大学于2008年5月25-28日承办了第21届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年会(21st ICTPA Annual Meeting)。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境外代表有80多位。会议共收到论文205篇,经会议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审阅,最终收录论文15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