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化学沉积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iO2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高效低成本的染料及其在纳米晶体表面新的键合方式,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用阳极氧化水解法和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T iO2电极,以此为工作电极研究了四氨基酞菁镍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亚砜(DM SO)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分析了四氨基酞菁镍的氧化还原电位.用恒电位沉积制备了四氨基酞菁镍敏化纳米T iO2电极,探讨了沉积电位及时间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V恒电位沉积得到的电极光电性能最好,沉积时间24h电极性能趋于稳定,实验证明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敏化T iO2电极的光电性能高于自组装法.  相似文献   

2.
SiO_2纳米颗粒稳定的泡沫体系驱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Warning Blender方法测定SiO2+SDS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确定SiO2纳米颗粒的最佳使用浓度,并研究不同温度和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利用岩心驱替实验装置对比SDS和SiO2+SDS两种不同泡沫体系对岩心的封堵、调剖和驱油性能。利用微观可视化玻璃刻蚀模型,对比水驱、SDS泡沫体系以及SiO2+SDS泡沫体系对盲端油的驱替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SiO2+SDS泡沫体系比单一SDS泡沫体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能够明显提高泡沫的封堵、调剖及驱油能力,增加盲端油的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退火处理对泡沫镍(NF)沉积单/双元金属电极在碱性环境下析氢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及性能进行研究,可以得出,泡沫镍沉积单/双元金属电极在300℃下退火处理后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析氢活性,大小依次为(相比于退火前):NF@Cu0.01@Ni0.01-300,NF@Cu0.01@Co0.03-300,NF@Ni0.01-300,NF@Co0.03-300.结果表明,NF@Cu0.01@Ni0.01-300催化剂对电解水制氢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电流密度是泡沫镍的3.97倍,且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和物理稳定性,说明退火温度和沉积金属层对复合催化剂的析氢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强度连续泡沫镍工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电沉积法制备连续泡沫镍工艺条件对抗拉强度的影响,选择出优化工艺参数,得到了微观组织致密的电沉积层,制备出抗拉强度大于150N/cm2的抗拉型连续泡沫镍。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气鼓泡法预处理泡沫镍集流体,通过循环伏安法原位电沉积Ni3S2活性材料,制备了Ni3S2-多孔镍@泡沫镍(Ni3S2-Ni@NF)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对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i3S2-Ni@NF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赝电容性能,在2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4.56 F/cm2,且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2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4.06 F/cm2)和循环性能(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 000次的比电容保持率约73%).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以泡沫中气泡体均直径、泡沫中气泡直径多分散性系数来分别判断泡沫中气泡的大小和衡量泡沫中气泡大小的均匀性。在实验范围内,■_v和a都随流失时间延长而增大。提出了静态泡沫柱内单位体积泡沫中气泡个数N随流失时间延长呈指数形式衰减的经验式N=N_oe~(-it) 测定了温度、发泡倍率、pH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降低温度、提高发泡倍率、泡沫中液膜内扩散双电层的存在,都有增进泡沫稳定性的作用。在DA-1型小样机上,进行了涤棉、全棉织物泡沫树脂整理工艺试验。织物经泡沫整理后的物理机械性能与经常规整理后(树脂含量相等)的物理机械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7.
以泡沫镍(NF)为基底,采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了MnO2电极材料,以聚乙烯醇PVA-Na2SO4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装了二电极体系,并以H2O-Na2SO4水系体系为对比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电极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法(CV)...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电沉积法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作为阴极,直径0.6 mm的铂丝作为阳极,对三氯乙酸进行恒电流电化学还原脱氯研究。考察了初始物不同浓度,pH值和钯负载泡沫镍电极片三个因素对三氯乙酸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制备的钯负载泡沫镍电极进行了表征。实验中发现不同条件下三氯乙酸的还原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当反应条件为20 mmol/L硫酸钠为电解质,钯负载量4.5 mg/cm2,温度为20℃,10 m A恒电流电解240 min时,初始浓度为9 mg/L,pH=2.5时三氯乙酸降解率达99.6%,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镍结构与机械性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正电子湮没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和光学显微术研究了电沉积镍结构与内应力和显微硬度的关系。实验表明,在镍镀液中加入糖精可以改变镍镀层晶体的生长模式、织构和内应力状态。镀层在退火处理后,其显微硬度的变化与正电子湮没平均寿命τ的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是镀层的机械性能取决于内部结构的明显例证。实验还表明电沉积镍在退火时发生了再结晶作用,说明它是一种介稳态结构,其内部蕴含着诱发再结晶的过剩能量,特别是与基体交界处的能量较高,再结晶最先从这里发生。  相似文献   

10.
配位离子在化学镀镍中的动态演变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和配合物化学理论,研究了在化学镀镍溶液中,配位离子在沉积过程中的动态深变及沉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自沉积的沉积速率和溶液的稳定性取决于配位镍离子的物种结构、分布函数关系及其在沉积过程中的动态演变。实验发现,足够的自由镍离子能够保证较高的沉积速率,而在化学镀镍溶液中,同浓度的部分配位镍离子在沉积过程中脱掉配位基壳后,仍能维持深液中自由镍离子的动态热力学平衡,这是既保持高的沉积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aCl溶液中Sn作为合金元素和Sn^4+作为溶液中添加离子对Al-Zn—In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和溶解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考察了阳极溶解前后微观形貌的变化和表面的元素分布.结果显示:Sn明显增加了阳极表面富Zn和In沉积物的数量,使表面更加容易活化,表现出理想的牺牲阳极性能.特别是Sn^4+作为溶液中添加离子时活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化学修饰[NiFe(CN)_6]~(2-/1-)电极在NaBr或KBr(以NaNO_3或KNO_3为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发现该电极对Br~-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D+—葡萄糖电化学氧化制备D_+—葡萄糖酸盐方面,[NiFe(CN)_6]~(2-/1-)电极是一种优越的电极材料,在反应过程中NaBr起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镍渣的组成和表面特性进行分析,证实了镍渣具备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能力。本实验所采用的水淬二次镍渣中含有含量较高的SiO2、Al2O3、CaO、MgO等活性成分,且具备由不同聚合度的Si-O四面体、Al-O四面体或Al-O八面体组成的岛状、链状或网状骨架结构,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和专性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此外,镍渣粉体表面的碱中心可以为金属阳离子提供有效的吸附位点,且表面在pH=4~12的范围内均带负电,这些都有利于金属阳离子的吸附。镍渣粉体对模拟废液中的Pb2+、Cu2+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废液中的Pb2+、Cu2+均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对Pb2+表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铝活化性能以及降低铝的腐蚀,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甲醇、丙三醇的碱性有机体系以及在该体系中加入添加剂K2MnO4和Na2SnO3对铝阳极(99.999%)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4mol/LKOH甲醇+40%H2O’体系对抑制铝腐蚀和提高铝阳极活性的作用都很大。添加5mmol/LNa2SnO3在‘4mol/LKOH甲醇+40%H2O’体系中,主要作用是大幅度提高了铝的活性,甚至超过了4mol/LKOH水溶液体系,同时降低了铝腐蚀。  相似文献   

15.
女贞果红色素与金属离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见金属离子对女贞果红色素稳定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对色素溶液吸光度的影响。钠、钙离子对女贞果红色素有增色,护色作用;锌、镁、锰离子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铅、铅离子对呈色无影响,但可加速色素的降解;铝、铁、锡离子可使色素溶液变色。建议在开发利用该色素时,尽量避免与铝、铁、锡、铜和铅器械接触。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无钯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碳纤维化学镀镍采用PdCl2-SnCl2前处理,该工艺过程繁多、需消耗大量的贵金属钯且成本高。本研究采用无钯化学镀方法对碳纤维进行化学镀镍前处理。研究了硝酸处理时间对镍镀层的作用关系,表明30min最佳。分析了碳纤维络合吸附Ni2+过程中Ni2+与其增重率的关系,推导了Ni2+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吸附反应的平衡常数K=2.525,推导所得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一致。讨论了反应温度对镀层中P含量的影响,反应温度为80℃时,镀层中P含量达最大值11.42%。通过SEM、DSC、XRD分析对比KBH4-NiSO4无钯前处理法与PdCl2-SnCl2前处理法所得镀层,表明用无钯化学镀方法得到的镍镀层能达到传统镀层的均匀性、紧密性、粘合性、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PMBP负载于聚醚型聚氨酯泡沫塑料上,萃取微量镧和钪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剂浓度、温度、酸度).证明该复合体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化学添加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食用紫甘蓝菜为原料,用pH值为2的盐酸溶液浸提得到紫甘蓝色素.着重研究了蔗糖、柠檬酸、抗坏血酸、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对紫甘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蓝色素水溶性好,在酸溶液中很容易被提取.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柠檬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Fe3+、Sn2+、氧化剂、还原剂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控制新集料掺加比例、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集料温度和抗剥落剂等,研究各因素对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水稳定的影响,并揭示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旧料利用率、泡沫沥青用量、水泥剂量和抗剥落剂宜分别控制在50%~75%、 2.5%~3.0%、 1.0%~1.5%和0.5%左右.此外,适当提高集料温度,有助于提高泡沫沥青分散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泡沫沥青用量和水泥剂量是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的关键因素.尽量使泡沫沥青分散均匀,避免产生结团现象,是保证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水泥补强作用,可获得良好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Foamed glass-ceramics doped with cerium oxide (CeO2)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from high-titanium blast furnace slag by one-step sintering. The influence of CeO2 addition (1.5wt%–3.5wt%) on the crystalline phas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foamed glass-ceramics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CeO2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glass phase and changes the two-dimensional 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into three-dimensional one. XRD analysi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Ca(Mg, Fe)Si2O6 and Ca(Ti, Mg, Al)(Si, Al)2O6 in all sintered samples. Added with CeO2, TiCeO4 precipitates, and crystallinity increases, leading to increased thickness of pore walls and uniform pores.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foamed glass-ceramics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samples without CeO2. In particular, the sample added with a suitable amount of CeO2 (2.5wt%) exhibits bulk density that is similar to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14.9 MPa) that is more than twice of foamed glass-ceramics without Ce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