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林西部加拿大牧草引种及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从加拿大引入10个优良牧草品种,并在吉林西部乾安县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豆科植物苜蓿与禾本科植物细茎冰草、黑麦草能够适应吉林西部的气候条件,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可以在吉林西部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
可溶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是喀斯特微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作者从形成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可溶岩岩石学特征出发,讨论贵州喀斯特微地貌的成因,分析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大兴安岭地区牧草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割利用等生产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和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要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保护利用好现有水土资源,改善生产环境,就必须搞好水土保持,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5.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8年6月10-12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为背景,对西南岩溶石漠化区近年来水土流失动态评价及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体现了我国当前岩溶石漠化区水土保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并对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基础研究及综合防治对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需水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维词 《贵州科学》2006,24(1):14-19
阐述了喀斯特山区生态需水的概念、内涵及生态需水的原因,按照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类型及其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下一步在喀斯特山区开展生态需水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建议;为喀斯特山区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及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林利  覃爱昶 《科技信息》2007,(13):150-150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发育最强烈的省区之一,喀斯特地貌具有的二元结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开发旅游的宝地,但在开发旅游中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不同水土保持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毕节市撒拉溪镇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单元,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封山育林(模式I)、人工种草(模式II)、经果林治理(模式III)和农林混合(模式IV)4种不同水土保持模式,与对照组(原生样地)在不同季节的土壤效应、植被效应和小气候效应,旨在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4种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在4月、8月、12月差异性显著(P0.05),均有对照组模式I模式II模式III模式IV的变化规律;不同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在4月和8月无差异性显著(P0.05);植被多样性指数偏低,但均高于对照组,小气候效应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以期为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喀斯特山区、沙漠边缘及黄土高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造成了喀斯特地区“地高水低”、“雨多地漏”、“石多土少”、“土薄易旱”,致使出现特有的湿热气候下的喀斯特干旱缺水。根据喀斯特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在喀斯特地区应因地制宜,采用“集雨工程”、“集流工程”、“提水工程”及兴建地下水库、溶尘洼水库、地表低坝等小微型水利工程,实施分散拦蓄、分散供水,以化整为零方式解决喀斯特山区整体性的干旱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彭琴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6-70,80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以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以上,由于贵州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环境、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自1980年以来贵州广大科技工作者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使局部地区得到改善,但总体不容乐观.本文在总结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地制宜,提出经济、有效、合理的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莫菲  杨龙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56-59,45
贵州喀斯特地区蕨类植物现已发现28科,73属,257种(包括7变种,3变型,1杂交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划分为15个类型(变型)。本区系热带分布属占62.13%,温带分布属占10.61%,具有过渡性。以水龙骨科、鳞毛蕨和铁角蕨科为主体,仍属于耳蕨-鳞毛蕨区系。  相似文献   

12.
贵州岩溶地区地下水成库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攀  鄢贵权 《贵州科学》2006,24(1):25-27
在论述贵州岩溶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特点、开发利用和地下水成库条件的基础上,对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14.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与生态修复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清海  林昌虎  何腾兵 《贵州科学》2006,24(3):62-65,74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地质、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交叉影响使贵州喀斯特山区成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本文探讨了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因素,提出了人为因素是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的几项工程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对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匮乏,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贵州茂兰喀斯特林区大型真菌生态分布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通过调查已知的贵州省茂兰喀斯特林区大型真菌32科、83属、163种,并对其进行了生态分布分析及资源评价,同时列出了这些已知的种类及其采集地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主要药用蕨类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源搜集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介绍了贵州丰富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阐明了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栽培特性等状况.采用植物分类法、物候观测法、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等方法,探讨和试验研究贵州药用蕨类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为药用蕨类植物的资源保存以及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解决的出路与关键科技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山区的缺水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工程条件不具备造成特有的"工程性缺水",或称为"环境性缺水".通过对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成因分析,结合喀斯特山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浅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节水为主的解决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模式和措施.并针对以往试验示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切地计算和评价浅层喀斯特水资源?如何保护微型蓄水工程(小水池、水窖、水柜)水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表层带喀斯特水开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18.
贵州喀斯特灌丛区系与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在贵州广泛分布的喀斯特灌丛植被的区系成分、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灌丛的区系成分以北 带分布式为主;生活型的构成则较为复杂;生态类型则以专性钙土植物与喜钙植物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叶栋糠 《贵州科学》2007,25(Z1):290-294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聚集体,与水资源的关系尤为密切.而城市规划在合理配置资源,引导城市健康、有序、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贵州省为例,探讨水资源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而探索在城市规划中应对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