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毕晓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131-131,107
高层建筑是城市整体空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作为高层建筑与周围建筑,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是一个有秩序的人造环境.本文分析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形式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每个单体建筑来说,它与街道相接的方式有所不同,除了直接与街道相连接以外,还通过外部庭院、停车场地等与街道相接,这样的一些外部空间,在文中被定义为“间隙”.本文将以此为视点来研究汉正街传统街区建筑和街道的关系.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对“间隙”进行分析并划分为四类,它们代表了建筑和街道之间不同的对话方式.  相似文献   

3.
朱玲  宁祥西 《科技信息》2011,(17):372-373
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环境是指以旧居住建筑为界面形成的街道空间环境,涉及的问题包括街道空间的比例形式,以及街道的环境质量。旧居住建筑沿街空间作为与居民最为贴近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对现阶段城市旧居住建筑的沿街空间环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且能通过对某些街道空间环境元素的调整来改善己有的不良街道空间,来全方位地、真正地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黄鹭红 《科技资讯》2008,(7):248-249
公共厕所与街道其他建筑相比,是一个小型建筑,它对城市街道的形象并不起主导和控制作用,但它却是城市街道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要与城市街道建筑协调共处,并应尽可能弥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不足或缺憾。本文对城市街道公共厕所的外部环境的现存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城市街道公共厕所外部环境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建筑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鲁苹 《科技资讯》2007,(16):97-98
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环境以一种共生的关系而存在。建筑物的个体经过组合,形成一个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又以某种方式,编织出街道、公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而建筑物、街道、公园、广场等物体,又以一定的秩序相互配置、组合,形成了城市的形体空间,同时,这种形体空间环境又赋予了城市特定的意义和生活氛围所以,建筑规划除了要如实地反映它的内在功能和结构造型外,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与其所处的总体环境相协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冠  朱方位 《科技信息》2009,(27):I0296-I0296
本文介绍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学科性质,指出了应该重视城市规划的指引,服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原则进行建筑设计创作。城市规划师要有建筑师的思维。建筑师也要有城市规划师的思雏,建筑及外部空间关系要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两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城市建筑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空间的类型、外部空间的尺度感、外部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外部空间的环境层次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建成给了街道躯体,街道上的活动给了街道生命。剖析街道空间当下存在的问题;分析街道的构成要素,谈论各个物质要素对于街道的作用;探索街道的整治方法,恢复街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所谓城市街道红线宽度(也称建筑红线宽度或路幅宽度)是两旁建筑物或障碍物之间的有效宽度,不属于街道交通的公共设施和设备均不得侵占红线以内的空间。本文仅就合理确定城市街道绒线宽度的目的和所遵循的原则做以下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气候缓冲空间是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滤空间,其目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建筑外部与内部之间的气候要素交流,满足建筑使用者的舒适要求。运用间接获得热和间接除热的原理分析基于太阳能的缓冲空间设计方法,运用热压原理分析基于自然通风的缓冲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街道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街道空间活力则是衡量城市街区空间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前人研究,在概念层面重新界定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并从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两方面构建了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定量测度框架,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城市街道空间活力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合肥市政务区的实证研究发现:(1)不同时刻街区内的行人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绿视率、界面围合度、界面丰富度、相对步行道宽度、商业设施便利度、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度、文化设施便利度等内在构成要素之间具有显著影响;(3)街道空间活力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随时间而改变.合理的空间功能布局与精细化空间环境设计,是高效组织人群、提升街道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公共商业建筑开放空间,是专门用于满足购物者休息、开展促销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它包括广场、庭院、步行街、柱廊、露台等,以百货商店的中庭和购物中心的步行街、露天广场最具代表性。这是一种介于商店购物区和外部街道之间的过渡空间,也是一种公私相接,内外交融和过渡的空间,它给休憩、停留、聚会及进行某些社会活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场所。一、公共商业建筑开放空间的形成工业革命以前,商店和市场除了必要的走道之外,剩下的空间全部被柜台和货摊所占据。这一方面是因为商店的规模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能够依赖周围的城市空间。工业…  相似文献   

14.
林文勇 《海峡科学》2008,(11):10-13
针对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空间快速扩张改变城市形象而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未能同步提高的问题,龙岩大道二期两侧在城市设计时提出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总体思路,试图通过用地性质微调、交通组织特别是步行空间组织、建筑艺术布局、公共公用设施配套、加强街头小品设计、绿化组织等策略来提升龙岩大道二期城市街道的空间品质,以满足城市人群日益增长的综合需要和使用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城市街道作为人类城市发展的见证.人类过去只知从消耗与废弃的观念中进行反思,而随着现代城市生活对环境空间日益变化而提出新的要求,城市街道的设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之人性化设计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时候,建立以柔性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基础的城市街道系统这一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邓奔 《科技信息》2012,(6):413-415
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之一。街道也是人们对城市景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源,是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场所。快速城市化的今天,交通的膨胀发展,作为城市街道主体的人,正在或已经被汽车所取代,城市街道生活湮没于快速交通和超常尺度之中,街道沦为纯交通性的功能空间,城市肌理和街道人文难以寻觅。笔者通过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进行探索。全文分为六部分:审视当今、回顾历史、对照现代、指导设计、实例分析、对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设计展望。论文意在寻找探索一条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之路,让人们真正成为街道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承载着交通、生活和商业等多种城市功能。文章选择以城市街道所承载的商业功能中的餐饮业为例,基于街景视角探究了街道空间的景观与餐饮业活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HDBSCAN聚类算法构建了街道空间;其次,应用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了街景图片中的建筑物、天空和树木等12种景观目标,构建了天空占比、绿视率、围合度、围墙占比、道路占比和混乱度6个街道景观指标;然后,利用大众点评数据中的餐饮业点评信息,采用核密度算法测算了餐饮业活力;继而,应用偏相关分析对街道空间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街景视角下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混乱度、绿视率、围墙占比、天空占比均与餐饮业活力负相关,而围合度与餐饮业活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首先将住房的组成成分分为内在属性和外部环境因素,其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Hedonic法对城市街道开放空间进行评估,最后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手房房价量化分析后,发现城市街道开放空间价值比较显著,街道开放空间变量与房价之间多数呈现正相关;只有到最近商业广场、河流和公园的距离3项指标呈负相关;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人体舒适度指数,所有指标都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武燕 《科技信息》2010,(34):I0291-I0291,I0293
建筑是组成城市空间的细胞,是维护自然环境和创造社会环境的物质因素,旧建筑再利用,就是用各种手法来保存与改修并且使建筑再度得到新的生命。借助于专业的设计思考,将它们所拥有的历史空间与现代机能结合,带来另一种新的创造,让旧建筑风采依旧。它不但使街道的记忆得以留存,使传统的建筑工法与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得以流传,也对节省能源有所贡献,有益于环保。  相似文献   

20.
以厦门市的四个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为例,采用直观观察法、隐蔽测量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并以建筑环境观和建筑人本观为基本出发点,从空间形态塑造、对周边环境的考虑和利用、人的行为特征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城市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