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板翅式换热器平翅片在混合热边界条件下的传热特性,得到了雷诺数Re=400和Re=1 000的层流流动中,混合热边界条件下的翅片流道的局部努塞尔数和平均努塞尔数沿无量纲轴向距离的分布,并与相同雷诺数下等壁温和等热流边界条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热边界条件的平均努塞尔数比等壁温计算条件下平均努塞尔数高出3%~4%,比等热流计算条件下平均努塞尔数低26%~27%.因此在此类换热器传热性能设计时应采用等壁温条件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2.
管壳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动力、医药、冶金、制冷、轻工等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特性.实验介质管侧为水,壳侧为机油.测试了不同机油流量下换热器壳侧的平均努塞尔数和阻力系数.拟合出了所测参数范围内的传热和阻力关联式.为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锅炉空气预热器或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采用热管换热器后存在的积灰、磨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旋流式热管空气预热器,对其工作原理、耐磨损、传热效果好等节能性质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内插双螺旋弹簧在管壳式换热器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中的应用,研究了内插双螺旋弹簧对流体传热系数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弹簧螺距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在Re=2000~9000的范围内,双螺旋弹簧结构使换热器传热系数提高1.5~2.5倍,并指出当双螺旋弹簧螺距与自身外径近似相等时除垢、传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将连续铸轧过程中铸轧坯与铸轧辊内冷水之间的的传热问题简化成大平板传热问题.根据铸轧辊周期性旋转的特点,对大平板热传递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导出了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到一种用简单计算方法计算铸轧坯与铸轧辊内冷水间的的热传递系数及各传热环节热阻的简便途径.  相似文献   

6.
缠绕管换热器凭借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化工、炼油、空分及液化天然气等工业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强化传热理论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更多结构复杂的缠绕管换热器被设计和制造出来,其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缠绕管换热器从最初的三大类结构逐步分化,出现了浮头式、半浮头式结构、多股流结构、真空保温结构、无管板结构和带竖直隔板结构等类型,以适应特殊的工艺,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缠绕管换热器朝着高温、高压且具有复杂结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是现阶段热能利用中最常见的设备,在冶金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煤矿工业、蒸汽机动力装置、制冷装置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热能技术的深入发展,换热器设备不断革新,已经成为当前工业生产中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的关键设备,合理应用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可以有效的节能降耗,是我国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促进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换热器的节能设计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强化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常见的幂级数型反应动力学体系,推导了放热反应时全混釜反应器热稳定操作的最大传热温差计算式,给出了计算实例,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换热器的形式在核电厂的主要应用及其建立了换热器的火用分析模型,对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及其结构简单做了介绍,对设备冷却水板式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换热器的火用效率满足运行的要求,同时可以应用到核电厂各个换热器的经济性分析,为在线分析其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对换热器的日常维护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保持换热器在较高效率的情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炉内火焰与水冷壁管及双层可调卫燃带隔热层间的集总参数换热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建立了燃煤锅炉卫燃带隔热层导热系数、敷设面积、厚度对可调卫燃带表面温度影响的代数计算公式.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一台1025t/h四角切圆煤粉炉的可调卫燃带隔热层进行了设计传热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集总参数传热模型可用于指导可调卫燃带的传热设计.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传热与燃烧学的基本理论,对多孔陶瓷板无焰燃烧传热机理作了深入的分析。取单孔建立数学模型,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对进一步枚研究多孔陶瓷板远红外加热器的热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介绍了热管和热管换热器的原理,对几种常见换热器做了比较,并对热管蒸汽发生器应用于某公司1200万大卡/小时导热油锅炉做了计算,以及投资效益分析,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扭扁管式换热器设计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的折流板换热器进行对比,描述了扭扁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结构、防垢机理以及防止流体诱导振动破坏,热传递效率高,省材等特性.理论研究表明,采用扭扁管换热器,提高扁管换热器,可延长换热器的运转周期,提高设备的紧凑性,达到节能省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进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受力分析及其挠度求解;导出管板与管子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式以及管板的弯矩与转角公式;通过实例,计算了管子的最大轴向压力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壳管式吸附床和重力式热管吸附床进行设计,并对比分析2种吸附床的结构,同时对其传热热阻进行计算,2种吸附床传热热阻中最大的为冷热流体与吸附床外表面的对流传热热阻以及接触热阻,而导热热阻所占的比例较小。基于计算的结果,还提出了不同吸附床强化传热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交换的节能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生产中为了防止腐蚀和污染,以及满足工艺流程、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要求,通常采用双管板换热器。本文简要介绍了双管板换热器的两个管板与管束的连接方法,概述了管板设计要点,如管板厚度设计、强度计算、材料选用等,并介绍了双管板换热器在氯化法钛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推导半辐射式受热面的传热基本方程式,并将它与根据前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导出的方程式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标准方法”中使用的混淆概念和可以避免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8.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与选型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式换热器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高效节能换热设备,通过研究分析该设备的优点,并用实例介绍其常见工况下的选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丝状绕花内插元件强化管内换热技术是一项综合强化换热的新技术,它应用到管式换热器的制造领域,有效地克服了普通管式换热器换热弱的不足,发挥了坚固耐用、适用范围广、操作弹性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是我国管式换热器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用遗传算法对换热器网络系统的结构与操作参数同时进行优化,解决了换热器网络的最优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