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稀土在模具氮碳共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稀土在具氮碳共渗中的作用机理,共渗工艺,渗层组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稀土在模具氮碳共渗中不仅具有较强的催渗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表面强化效果。经稀土氮碳共渗后的热作模具,其使用寿命可提高1 ̄2倍,且工艺简单,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稀土硼钒共渗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45钢稀土硼钒共渗工艺及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稀土能抑制FeB相的生长 ,使共渗层中的Fe2 B相增厚且变得连续均匀 ,碳化物更加细小弥散 .稀土在共渗中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和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硅铬共渗     
探讨了SiCr共渗工艺参数、含碳量、合金元素对渗层组织的影响 ,并探讨了稀土元素的作用 .结果表明 :共渗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和含碳量减小 ,均使SiCr共渗层厚度增加 ,合金钢 (2 0Cr、16Mn)的渗层厚度小于碳钢 (2 0 ) ,加入 5 %稀土使渗层变厚 ,并改变渗层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固体粉末法RE-B-Ti共渗工艺,渗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渗剂对T10钢进行共渗处理,渗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均优于单一渗硼层和渗钛层;稀土元素具有催渗作用,其最佳浓度约为5%,此时渗层最厚,且其耐磨性及耐蚀性亦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固体粉末法RE-B-Ti共渗工艺,渗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渗剂对T10钢进行共渗处理,渗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均优于单一渗硼层和渗钛层;稀土元素具有催渗作用,其最佳浓度约为5%,此时渗层最厚,且其耐磨性及耐蚀性亦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纺织钢令的耐磨性,对其表面进行碳氮共渗处理.通过分析气氛中不同碳势模式控制的特点,确定了20钢碳氮共渗的工艺参数.根据碳氮质量分数、残余奥氏体质量分数,以及合金元素内氧化对纺织钢令显微硬度的影响,设计了碳势控制系统.系统运行后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45、45 CtNi钢在J-1盐浴中进行无污染硫氮碳共渗的渗层组织及其特性。结果表明,共渗温度、时间以及控制盐浴活性的[CNO~-][S~-]等因素对渗层组织、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T8、5CrMnMo、2Cr2W8V钢在添加氧化铝和还原剂的熔融硼砂浴中BA-1共渗工艺,还探讨了B-AI共渗层组织及其特性.结果表明,B-AI共渗层的结合强度、抗氧化性、抗热疲劳性均优于渗硼层且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对于40Cr、45、38CrMoA1等常用渗氮材料调质后不同基体硬度对离子渗氮渗层硬度及深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体硬度对浅层氮化的表面硬度影响明显,而对深层氮化的表面硬度影响较小,控制基体硬度在HB260~300范围,可解决渗氮硬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2SiMnNi2CrMoA钢制钎尾复合强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渗碳+等温淬火及稀土-碳共渗+等温淬火的复合强韧化处理对22SiMnNi2CrMo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22SiMnNi2CrMoA钢制作的液压凿岩机钎尾,采用上述复合强韧化处理工艺,其平均使用寿命较常规热处理者提高5~6倍.  相似文献   

11.
以拉拔变形为例在理论上分析了金属冷变形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及其对模具和冷变形产品质量的影响 ,提出了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选用GCr15钢作为SiC粉料成型模材料.采用模具的强韧化处理工艺:即980℃在油中预淬,再在820℃渗硼4小时,并在油中再次淬火,最后于200℃回火1小时.从而使GCr15钢具有细小的奥氏体晶粒和炭化物,表面高硬度,可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对5CrNiMo钢在M3点以下不同温度等温然度后进行等温淬火的复合组织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M3点以下等温温度对5CrNiMo钢的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获得了5CrNiMo钢强度与韧性良好配合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曲面积分法求解双曲线控轴对称拔制赵德文,王国栋,钟军,董希俭(东北大学)(沈阳线材厂)关键词双曲线模,棒材拉拔,曲面积分雄形模拔制,人响tzurgy出下达解一式中,A,RZ为入、出口半径,。为模半角,人。)是。的函数.本文研究双曲线模拉拔棒材,与锥形...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于分析流线型模和平模挤压的上限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坯锭和型材截面的插值构造挤压变形区曲面,动可容速度场则考虑了轴向流动速度分布,变形区曲面和动可容速度场中的伪独立参数由优化计算确定.计算分析表明,该上限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精度,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抛物线模拔矩形件三维变形问题设定了运动许可速度场:以变上限与曲面积分方法得到上界解析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水和异丙醇等液体试验为基础,通过对透明塑料制成的模具内着色的液体高速摄制的照片,研究了盒形型腔模的液体填充形态.采用逐渐变薄的横浇道和沿整个宽度的内浇口,通过改变盒形件壁厚、内浇口尺寸和速度,得出了敞开式整体前沿的连续液流能减少盒形型腔内的湍流、空气卷入和避免过早地封住排气道.指出了可通过控制填充速度,使有封闭前沿的断续液流不再形成而获得满意的盒形零件.实际生产的零件证实了用液体模拟的试验方法是有效的.作者还对填充过程中的撞击型芯产生的严重湍流和气体的卷入,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双曲线模拉拨与挤压设定了运动许可速度场与应变速率场,用曲线积分与变上限积分求得摩擦功率与内部变形功率,从而对双曲线模平面变形拉拔挤压问题得到变形力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改进楔形凹模轮廓的原理和方法,即通过改变楔形凹模入口的形状,达到降低板坯正挤挤压力的目的,并通过实例与原楔形凹模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中点软定位簧多工位级进模国产化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路线,并对模具材料的强韧化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淬火作为予处理,获得非平衡组织,再经淬火、回火处理,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和细化炭化物,可提高Crl2MoV钢的强韧性。而真空热处理,可进一步改善材料的韧性使模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因此,可使模具具有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