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地球历史的变迁,许多生物物种都逐渐灭绝了,其中也包括不少珍稀植物。美国植物学家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的植物种类中,近乎一半有灭绝的危险。目前官方对濒危植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存地球上的植物物种。以避免它们从地球上灭绝,科学家提出了建立种子银行的设想。目前种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种储存,一旦某个植物物种灭绝,种子银行可以让这个物种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大约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末期,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和动物种类突然之间灭绝了.这被称为白垩纪-三叠纪大灭绝,简称为K-T大灭绝,其中字母K代表白垩纪沉积层,T代表下一个地质时期--三叠纪沉积层.在这次大灭绝中,所有体重超过25千克的陆地动物全部灭绝,另外还有许多小型生物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要乐  黄璞  陈波 《科学通报》2023,(12):1473-1486
古生代陆地植物的起源和繁盛,导致地表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地球表层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地植物一方面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地表降雨量,加剧了大陆硅酸盐风化作用和有机碳埋藏量;另一方面,通过地表径流将陆源营养元素带入海洋,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力提高、海水缺氧程度和有机碳埋藏量增加.在晚泥盆世–密西西比亚纪期间,陆地植物和海洋生物礁系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识别出3个耦合演化阶段:(1)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F–F)转折期植物多样性和覆盖面积明显增加并向高纬度扩张,伴随Kellwasser生物灭绝事件和显生宙最大的层孔海绵-珊瑚礁系统崩溃;(2)泥盆纪–石炭纪(Devonian–Carboniferous/D–C)转折期种子植物多样性显著增加,伴随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层孔海绵-珊瑚礁消失以及密西西比亚纪早期后生动物礁缺失;(3)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Middle–Late Mississippian/M–LM)种子植物科达类树木的丰度显著增加,伴随M–LM生物灭绝事件和珊瑚礁系统崩溃.种子植物不仅具有较深的根系,还可以克服对水分的依赖,从近岸...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4,(2):8-8
正科学家最近建立了木蜂(蜜蜂的一个科)在白垩纪末期至早第三纪开始之间(所谓的K-T界限)的大灭绝模型。此前的研究暗示,当时的开花植物出现广泛的灭绝,于是科学家推测当时依赖于这些植物的蜜蜂数量也应该剧减。但与恐龙不同,蜜蜂的化石记录相当罕见,使得对当时蜜蜂灭绝的证实难上加难。为  相似文献   

6.
晓阳 《大自然探索》2009,(11):49-53
随着地球历史的变迁,曾经有过的许多物种都逐渐灭绝了,最新统计显示,现今地球上13%的植物物种可能会灭绝,还有科学家认为这个数字大大低估了实际情况,真实比例可能高达47%。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农业     
保护农业的过去就是保障它的未来。种子银行和小型农场也许是唯一防止许多植物灭绝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6,(4):78-78
为什么有些动物和植物能在地球上生存成千上万年,有些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灭绝了宁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某些物种的灭绝似乎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不论我们做出多大努力去挽救它们都无济于事。一般来说。适应性强的物种。即使濒临危险。也很有可能转危为安,继续生存下去。相反。那些不能适应生态环境改变的物种。就很容易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灭绝。  相似文献   

9.
郑友消 《科学之友》2005,(13):21-22
6 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 km的陨石从天而降,飞快地撞击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没,森林被烧毁,烟尘遮天蔽日终年不散,植物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动物则因得不到食物而大量灭绝.恐龙也被认为是在这场灾难中永远地告别了地球.  相似文献   

10.
物种灭绝     
地球上的生命正处于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在过去500年中,诸如旅鸽、海雀、袋狼和斑驴等844个物种已经灭绝,还有多达16000个物种正受到灭绝的威胁,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芳影不存,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超过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目前一半的有袋(目)动物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境地,到2025年,全球2/3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这仅仅是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尽管已经有150万个物种被人类所认识,但估计自然界中物种的实际数量为500万到3000万个,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或者说一年灭绝27000个物种,很…  相似文献   

11.
灭绝与拯救     
“灭绝“,听起来血腥而无情的词语,但需要澄清的是,灭绝不是人类创造的.在大约40亿年的历史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集群灭绝),这纯粹是自然的意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恐龙“的灭绝--双孔亚纲的晰龙目和鸟龙目俗称为“恐龙类“,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6.6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最终灭绝,结束了它们长达1.4亿年的独霸地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史恭乐 《科学通报》2023,(12):1487-1500
陆地植物的蒸腾作用将部分降水再循环到大气中,是陆地水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地质历史中陆地植物的形态和解剖结构不断演化,其蒸腾作用能力也在不断演化.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被子植物具有导水性较强的导管和较高的叶片叶脉密度,使得它们在水分运输效率和蒸腾作用能力方面远高于其他现生和已灭绝的植物.早白垩世早-中期被子植物演化的最初阶段其叶脉密度较小,与其他现生和已灭绝植物的叶脉密度相近.但在白垩纪中期和白垩纪-古近纪之交被子植物经历了两次叶脉密度的显著增加,代表了两次被子植物蒸腾作用能力的显著提高.单穿孔板导管的出现和叶片叶脉密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被子植物的导水率、蒸腾能力和光合能力,进而增加了被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优势,并很有可能同时增加了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和降水量.利用被子植物化石可以重建古降水和古湿度等多个与水循环相关的气候指标.前人基于植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温暖的晚白垩世、古新世和始新世时期,现今为严寒荒漠的北极地区具有常年温凉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和茂盛的温带森林.温暖的北冰洋和广布的森林导致了北极地区旺盛的水循环和较高的空气湿度,进而又有助于维持这一地区常年的温凉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13.
杨斧 《大自然探索》2005,(10):46-49
据最新报道,生活在南部非洲的一种叫“长吻虻”的虻科动物,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湿地和其幼虫寄生的昆虫,某些种类已经灭绝。与此同时,一些与长吻虻有着依存关系的植物也厄运临头。“长吻虻”与这些植物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依存关系呢?  相似文献   

14.
当热带雨林中和海岛上的物种灭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进行的时候,新物种的发现,以及灭绝物种的再发现,给科学家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15.
对距今约63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突然灭绝原因众说纷会。目前以L.W.Alvarez等的星球撞击说呼声最高,因为得到铱等稀土元素分布数据的有力支持。然而最近斯克林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A.A.yayanos又提出了宇宙线异常说,令人刮目。严格说来,恐龙灭绝宇宙线异常说并不是新东面,早就有人提出过,yayanos独到之处在于他的新解释。他认为造成恐龙灭绝原因并不是宇宙线本  相似文献   

16.
提起大约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的恐龙,大人和孩子们都很熟悉.甚至连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也能讲出不少道理来.然而有些知名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曾遭到灭绝,能把它们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17.
彼得.H.雷文习惯于审视全局,怀有一项宏大的计划。这位63岁的科学家、圣.路易斯市的密苏里植物园园长在8月急切地呼吁出席一项国际会议的各国植物科学家拯救整个植物乇国免于灭绝。雷文,这位20年来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最重要的倡导者预测:如果不采取果断的行动,地球上30万个植物种的三分之二将会由于它们的生境  相似文献   

18.
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种灭绝一次次地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而目前地球正处在物种大灭绝周期.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阐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9.
昆虫将是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受害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热带昆虫而不是北极熊,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而灭绝的第一批物种之一. 热带昆虫一直生活在其承受温度范围的最高上限,任何温度的升高能对其柄息地造成影响而快速地杀死它们,而热带柄息地从植物授粉到废物处理等都依靠昆虫.科学家们发现,热带地区的平均温度仅仅上升1或2摄氏度,就足以能够对许多种重要昆虫的生存产生重大而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6500万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大规模灭绝被广泛认为是恐龙灭绝。但华盛顿大学的新研究表明,在恐龙灭绝之前不久的短暂时期里,还存在一个由于火山喷发引起全球变暖,从而造成了海底生物的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