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大田浑水波涌畦灌灌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浑水波涌灌节水效果、灌溉质量和各灌水周期水流推进速度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浑水含沙率对浑水波涌畦灌节水性和灌水质量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理论与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浑水波涌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大田浑水波涌畦灌灌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了浑水波涌灌节水效果,灌溉质量和各灌水周期推进速度性特。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常水含少率对浑水波涌畦灌节水性和灌水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浑水波涌畦灌田面沉积泥沙沿畦长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田浑水波涌畦灌和连续畦灌灌水试验资料,研究了灌后田面沉积泥沙的颗粒级配组成、沉积厚度以及田面土壤容重等沿畦长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入渗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为浑水波涌灌节水机理和技术要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是灌区提高灌水质量、实行定额用水的关键问题。改进灌水技术,实行定额用水,可显著提高灌溉效益。小畦灌与沟灌、沟灌与隔沟灌都具有增产节水作用,应选择合理的畦灌与沟灌技术要素,制定合理的灌水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畦田灌水质量敏感性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畦田灌水质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已有的畦灌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变化范围,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模拟方案,利用Win SRFR模型模拟得到各方案的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储水效率和综合指标等灌水质量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畦田灌水质量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灌水质量综合指标对各因素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改水成数G、单宽流量q、田面糙率n、畦长L、入渗系数K、入渗指数α、畦田纵坡Z。由此可见,灌水质量对技术要素的敏感性要高于自然要素,因此在进行灌溉设计和管理时,更应注重灌水技术要素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6.
浑水间歇入渗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大田浑水间歇入渗试验资料,探讨了浑水间歇入渗特性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浑水含沙率,波涌灌周期数,循环率等技术要素对浑水间歇入渗特性及减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此项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山东半湿润井灌区选择典型试验区,连续2 a开展冬小麦精细地面灌溉试验。通过大田地面灌水试验,研究项目区地面灌溉的适铀灌水技术要素。采用地面灌溉模拟模型(SRFR模型)对各次灌溉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同时,研究不同畦长、地面坡降、单宽流量和闭口成数组合条件下畦灌的灌水过程和灌水质量,提出试验区地面灌溉灌水技术要素参考值,为山东半湿润井灌区地面灌溉技术参数的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提出建议:(a)推广精细平地技术,适当减小田面坡降,提高田面平整度;(b)畦长以60~70 m为宜;(c)入畦单宽流量控制在3~6 L/(s.m)为宜。  相似文献   

8.
寇英 《甘肃科技》2007,23(9):215-218,258
南北两山在灌溉造林中采用的喷灌、畦灌、窝灌等灌水方式耗水量大,需用劳力多,灌溉成本高,推行节水灌溉是节约水量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滴灌是目前高效节水的新型实用灌水技术,在灌溉造林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滴灌系统的组成、设计、应用及效益。  相似文献   

9.
由膜孔畦灌水流推进及水深资料推求点源入渗参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膜孔畦灌大田灌水试验实测资料,研究了膜上水流推进规律,并对膜孔入渗采用Kostiakov入渗模型,提出利用膜孔畦灌田面水流推进和观测断面水深资料推求充分供水条件下点源入渗参数的新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法简单易行,并可消除土壤空间变异性对入渗参数的影响。该研究成果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畦灌水流特性与灌水效率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三种土质,不同畦田规格进行畦灌灌水试验,研究水流推进、退水过程、田间入渗、单宽流量、纵坡等对灌水效率、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质、计划湿润层深度、单宽流量、畦田规格、纵坡对灌水效率的影响非常明显,求得值与规范规定值(0.90以上)有很大差距;利用田间双环入渗实测法求出土壤入渗参数,再用kostiskov入渗公式计算累计入渗深度与入渗时间算得入渗水深均匀系数。计算结果发现入渗水深达0.74 m以上。对畦灌来说,高均匀系数与高灌水效率才意味着高灌水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陕西关中田间连续和间歇入渗对比试验为依据,讨论了中壤质地土壤不同结构条件下的间歇入渗减渗效果,分析了间歇入渗的减渗率与地表土壤容重及连续入渗相对稳渗率之间的关系。可供中壤质地土壤地区进行间歇灌大田灌水试验和用水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科尔沁区丰田镇建新村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控制地块进行应用参数确定和田间工程设计。技术参数主要包括最大灌水定额、灌水周期;作物(玉米)灌溉制度设计;田间工程设计包括选定水源井、进行管网系统布置、确定工作制度、进行水力计算,最后选定系统所需的供水设备的总扬程和总流量,确定水泵的型号。  相似文献   

13.
涌流灌水条件下的土壤入渗特性不同于连续灌水条件下的入渗特性。本文介绍了目前涌流灌水土壤入渗模型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田实测连续及间歇单点入渗对比试验为依据,针对陕西关中土类之一搂土,分析了间歇灌灌水参数对间歇入渗减渗效果的影响。从单点入渗的角度,提出了适合中壤质地土壤的合理间歇灌灌水技术参数,可供类似土壤质地地区间歇灌大田试验及用水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流体力学不稳定流动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钻井起下钻作业过程中井眼内动态波动压力预测的理论模型。介绍了动态波动压力的基本方程及求解该方程的特征线差分和方格网加插值的求解方法。给出了考虑不同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和喷嘴(包括泥包钻头)、起下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等因素后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处理方法。以算例的形式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尖区旋涡流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用增压器高压比的发展趋势,使得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尖区流动对气动性能影响更为重要.采用三维CFD方法,研究了跨声速离心压气机叶尖区流动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额定、近失速和堵塞工况的激波呈现多样性;额定和近失速工况主叶片前缘发出的泄漏涡与相邻主叶片压力面相撞分裂成两支,堵塞工况主叶片的泄漏涡出现在压力面侧;3种工况分流叶片泄漏涡与主叶片的泄漏涡均在同一通道流出叶轮;1/2主叶片弦长之后,3工况的分离旋涡与通道涡的尺度和分布特征基本相同,叶片吸力面与机匣相交的角区形成高损失核心区.对激波结构和旋涡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认识叶轮内损失分布规律和产生损失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给出智能灌溉管道流量计的设计方法,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的选择.该流量计适用于中低压给水管道、灌溉管道流量的精确测试,也适用于环境、水文、排水等领域管道水流量的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