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基因型性别决定和环境型性别决定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两种类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两种性别决定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一致的,对进一步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爬行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二:一是遗传型的性别决定,二是温度依赖型的性别决定,全文就这两种类型决定方式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1966年,Chariner首次报道了爬行动物性别受孵化温度的影响.他发现鬣蜥卵在26-27℃环境孵出的个体中,有97.8%为雄性;在29℃环境中,100%为雄性.这个报道引起生物学家对龟类性别决定机制研究的兴趣,龟的受精卵在胚胎发育时期成为雄性或雌性个体是受什么因子决定的?是象鬣蜥那样受孵化温度因子决定呢,还是象鸟兽类那样受异型性染色体决定?研究的结果表明,龟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可分为两种:一是异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一是环境因子决定性别.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性别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的发育必须经过两个步骤: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研究表明.一些物种的性别分化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本文探讨了胚胎发育温度、外源性激素、生活场所、行为、营养条件以度日照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性别决定和分化是有性生殖生物雌雄性别形成的两个阶段,其中虾蟹动物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涉及遗传、发育和进化等多个领域的科学问题.部分虾蟹动物雌雄个体之间在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品质等经济性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探究虾蟹动物的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甲壳动物性别决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可以指导经济虾蟹动物单性育种和养殖技术研发,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本文结合他人和本实验室工作,梳理了虾蟹动物相关研究成果,对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脊椎动物中 ,鱼类是性别决定方式最为多样的一个类群 .与高等脊椎动物一样 ,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仍然是遗传基因 ,但不同的是在许多鱼类 ,决定性别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更多地参与到性别决定中 .另外 ,在发育早期 ,鱼类的性别更明显地表现为双向潜力 :某些外部环境因素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 ,从而使鱼类性别决定机制益显复杂 .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中国半翅目昆虫龟蝽科(Plataspidae)两个种——圆龟蝽属一种Coptosoma sp.和狄豆龟蝽Megacopta distnti(Momtandon)的核型及其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两个种的双倍染色体组成均为2n(♂)=12,具有X—Y性别决定机制,而且两个种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均表现出了典型的蝽科特点,但每个种又有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两性人是人类的一种性别畸形,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本文从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和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入手,探讨了两性人形成原因的几个方面,并介绍了两性人的检测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非哺乳脊椎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它是多种转录因子和生长因子相继表达和相互调控的结果.鸟类的性别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爬行类为温度性别决定的典型.大部分两栖类动物性别受环境因素影响,但发现DMRT1和DAx1可能与其精巢发育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方式差异很大,多种因素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两栖类动物性别决定的因素有环境因子、性别决定基因、性染色体和性激素等.本文系 统地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因素在两栖类动物性别决定中的关系,为两栖类动 物性别决定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