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的延伸,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产物。我校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大一大二采用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大三大四实行课外体育社团教学模式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高校自身的特点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组织模式的特点、组织、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独立学院实施的可行性,以期为我院更顺利的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爱林 《科技信息》2010,(33):154-155
校园体育俱乐部是把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院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分别从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运作、场地设施、指导教师和会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构建俱乐部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理论依据,最后得出在我院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琛 《科技咨询导报》2011,(21):233-233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可以促进高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能更好的去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旭龙  李洁  许国锦 《科技信息》2009,(36):I0271-I0272,I0273
我校当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健康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应在更广视域、更深层次思考学校体育的发展,构建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本文探讨和研究了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构建体育文化的问题.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应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领导管理制度、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舆论宣传、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立以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入手,充分体现和认真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现代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园一卡通(非接触式IC卡)的二次开发应用,对建立我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构思及实施方案。实现了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为学生参加体育馆提供了便利环境,并对开展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已出现的若干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魏曙光 《科技信息》2010,(24):277-278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延伸,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产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探讨了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国斌 《科技信息》2007,(34):259-260
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越性在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时有选择权,使体育教学弹性化。目前全国有几所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实施办法不尽相同,本文对俱乐部式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对其构成因素优化组合,使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安铁军 《科技资讯》2011,(20):215-215
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校园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然而由于发展不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着诸如内容设置不科学、锻炼计划不合理、选课系统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校园体育俱乐部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银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9,(5):164-164,166
我国高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俱乐部体育教学、课内外结合俱乐部体育教学三种类型。本文分别从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程序、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如何向最优化、最佳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张书奇  陈慧贞 《科技信息》2009,(28):262-262
在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终身体育的有效措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本文就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并针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健康教育和快乐体育的关键.在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形成的同时,着重论述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点及管理方式,使之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内涵、特点、实施与管理,证明该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从根本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高校体育资源配置,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道君 《科技资讯》2009,(11):191-192
本文通过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建立校园商业性体育俱乐部的青岛农业大学的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普通高校构建校园商业性体育俱乐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为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俱乐部的建立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有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对促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校正在积极地开展中,对高校体育确实取得了一定地促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阐述,提出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状况进行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的构想,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在我国体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解决了传统体育教学中课程单调、形式枯燥、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它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基础,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性质、类型、可行性、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吉林省高校体育俱乐部合理构建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在排球课垫球技术分组练习时进行了俱乐部式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李丽  张付坤 《科技信息》2012,(12):302-303,305
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我市各院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课外体育俱乐部课程,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有效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体育培养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师资素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一性以及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提高认识,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是保证我市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各高校的全面展开与普及,推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俱乐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现代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