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分析软件开发工作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项目经理与软件开发团队成员的委托—代理模型.在对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得出了横向监督机制下研发人员的均衡努力选择及项目经理的最优激励系数以及纵向监督机制下项目经理的最优监督力度.通过将基本激励模型的均衡解与考虑横向监督与纵向监督的模型均衡解对比,分析了研发人员的最优激励与监督方式.分别就存在横向监督与纵向监督时的委托代理双方的最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是对雇员与组织双方责任和义务交换关系的感知和理解,是员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组织中心理契约的分析,提出企业只有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薪酬激励等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意义,并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员工培训的关系,并对如何结合员工心理契约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模式下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政府宏观的循环经济政策和企业的逆向物流战略之间的协调与决策问题,政府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监督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效益和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设计二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合约和政府如何选择有效可行的监督力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的努力水平,取决于这种努力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所构成的综合效益与努力成本之间的比值,企业的代理成本取决于努力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激励和留住知识员工对于饭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传统的雇佣契约及其隐含的外在激励对知识型员工很难奏效。本文对饭店知识员工其心理契约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8,(20):159-159
目前,许多企业组织的改革往往只重视经济手段,而忽略了精神手段只知道自上而下的贯彻新措施,而忽略了员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反应,继而忽略了员工对企业组织的态度。本文在对心理契约理论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和现状,提出建设积极心理契约关系的一些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有效激励员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横向监督的联合激励合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委托代理理论给出的独立激励合约只能实现二级最优努力,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横向监督下即当独立代理人之间能够相互监督时的最优激励合约,指出同时基于个人产出和他人产出的联合激励合约能够在横向监督下实现一级最优努力.结果表明,横向监督使代理人之间能够签订隐性边合约,而第一阶段采用严格团体激励相容合约,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联合激励合约机制,使得隐性边合约规定的报复机制既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因此能够实现最优激励.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供水公司与员工之间道德风险问题,应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给出了降低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努力水平,要建立以员工偏好为导向的激励组合;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员工的心理不安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委托人可以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心理不安成本;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员工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委托人要加强员工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评价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科学管理研究》2016,(4):89-92
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期望才能激励知识型员工形成内在驱动力,进而产生创新行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期望多属于心理契约的内容,针对其心理期望,结合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因素,从心理契约视角,提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激发员工的激情和热情,提高企业凝聚力.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做系统的归纳,并以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影响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使心理契约理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借鉴HOLMSTROM和MILGROM的分析框架,以中国证券交易所为对象,构建了一个基于激励契约的多任务模型,旨在考察中国证券交易所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的内在成因及其协调对策。研究表明,交易所经营与监管任务之间的互替关系及其各自可观测性的不同,是引致其经营与监管激励失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团队激励内在的搭便车问题,以动态博弈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引入团队生产中存在横向监督这一合理假设条件,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隐性边合约的团队合作动态激励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这种在第一阶段采用严格群体激励相容合约,在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激励机制.通过两阶段重复博弈就能够在风险回避和随机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下唯一地实施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3.
促进团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团队工作设计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促进团队知识共享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命题。通过静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对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上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团队利益共享计划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同时,进一步对团队利益共享计划中激励合同的具体设计及如何提高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52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力资源控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柯布-道格拉斯式的生产函数,将人才报酬性努力和非报酬激励性努力引入到委托代理模型,从而构建并分析了基于控制能力的公司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具有人力资本长期积累性、边际报酬递增性,对人力资本补偿的预期也较高.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多任务性、难以观测性以及各项任务间存在关联性.根据这些特点,对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了拓展,建立了高校教师关联性多任务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研究表明加大对可观测任务的激励可以激发教师在该方面的努力,同时,由于各任务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只要激励机制设计适当,也会激发教师在难以观测任务方面的努力;采用动态激励方式,双方会走出博弈的困境,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业绩报酬和工作监督成正向变化趋势,因此激励要采取过程和结果兼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非对称性,使得风险投资运行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异常严重.如何通过设计机制形成对风险投资的激励约束就成为风险投资是否成功的关键.利用博弈论相关理论,从投资者设计激励契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双层委托代理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激励强度的相关因素,探讨了实施激励契约的总代理成本,为投资者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监理计量支付在公路建设中起着监督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作用。为此开发了一种监理计量支付系统软件。介绍了该系统制作的概念模式,包括功能、结构、用户使用模式等。该系统涵盖了单合同、多合同的监理计量支付业务的处理。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方便快捷、科学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分别建立了逆向选择条件下离散类型和连续类型的最优激励契约模型,并利用最优化控制原理求出了模型的最优解.为保险委托人设计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