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淑彬  王军  钟英长 《广西科学》2003,10(2):135-138
对抗真菌抗生紊Terreicacid—179M(简称179M)产生菌黄柄曲霉(Aspergillus flavipes)进行紫外线、亚硝基胍、紫外线加亚硝基服多轮复合诱变,以对自身次生代谢产物抗性作为筛选策略,选育到对自身抗生素抗性提高且发酵相对效价提高到383%的高产菌株。菌落形态观察发现在SabauraMd(SBD)培养基上产孢子丰富且形成黄色孢子和黄色菌丝的179M产量较高。179M最佳发酵温度为28℃,培养基最适起始pH值为6。  相似文献   

2.
L-精氨酸产生菌的离子束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N离子束对谷氨酸棒杆菌进行诱变处理,筛选磺胺胍抗性突变菌株,将突变菌株进行摇瓶发酵实验,选育出一株L-精氨酸产量较高和产酸性能比较稳定的突变菌株。该菌株L-精氨酸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4.8%。  相似文献   

3.
铜抗性菌株的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及其吸附能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Y1单倍体化,筛选得到单倍体出发菌株SY1,通过紫外线(UV)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抗性突变菌株,其Cu^2 抗性水平为8mmol/L,是出发菌株的8倍,其Cu^2 吸附量是出发菌株的4.6倍。50世代培养结果表明,其遗传稳定性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产油丝状真菌深黄被孢霉M6-22(Mortierella isabellina 6-22)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诱变技术筛选到一株对潮霉素药物敏感的菌株Mortierella isabellina 6-22-4,同时构建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表达单元和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5'与3'端部分同源序列的重组质粒PD4MI6,用于对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鼠的敲除.通过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质粒PD4MI6转化入深黄被孢霉M6-22-4菌株.转化子经潮毒素抗性选择平板筛选、分子检测获得了一个△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的突变株Mut6.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株γ-亚麻酸特征峰消失,相应地亚油酸产量显著增加.培养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菌落形态、颜色及生长状况与出发菌株M6-22或M6-22-4相比均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5.
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亚硝基胍以及60Coγ射线对其进行复合诱变,获得一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在基础培养基中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11倍,并且突变株经过传代10次,发酵能力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对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突变株在一组培养基上的γ-聚谷氨酸产量可达到33.81g/L,是优化前的1.11倍。该突变株的摇瓶发酵产量较高,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6.
安徽朝阳化工厂在卡那霉素发酵生产中曾多次出现噬菌体感染。1977年春,我们从卡那霉素链霉菌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了噬菌体。电子显微镜研究说明,这是一种蝌蚪状的噬菌体。应用亚硝基胍或紫外光诱变并结合噬菌体处理,筛选得若干对噬菌体具有抗性的菌株,其中某些抗性菌株的卡那霉素产量在摇瓶发酵中大约比对照高百分之十六。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解钾性能稳定提高的候选菌库,选用课题组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L18(Bacillus cereus,KF494191) 为出发菌株,对其分别进行亚硝基胍(NTG)和紫外(UV)诱变处理,经四苯硼钠-季铵盐显色初筛,摇瓶发酵复筛,获得42株解钾能力显著增强的突变株,其中:诱变株L18-NTG-151和L18-UV-68发酵液钾质量浓度分别为126.74,121.69 mg/L,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63.64%和57.12%.结果表明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处理能显著提高蜡样芽胞杆菌的解钾能力.  相似文献   

8.
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选育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联合诱变,得到酸性蛋白酶高产的黑曲霉菌株Y06,提高了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结果表明,诱变后菌株的酶活由768 U/g提高到36 134 U/g,相对于出发菌株提高了46倍.为优化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固体培养条件,检测了培养菌株最适pH值、温度、含水量、营养物质添加量及发酵时间等,并对所产酸性蛋白酶在各种条件下的酶活力和稳定性进行测定,为生产和利用酸性蛋白酶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谷氨酸棒杆菌FC22(Phe-+Tyr-+5MTr)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定向选育出具有磺胺胍抗性目的突变株FC523(Phe-+Tyr-+5MTr+SGr).通过正交实验对FC523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温度、pH和转速等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最佳条件下,该菌株摇瓶积累L-色氨酸最高可达8.6 g/L.  相似文献   

10.
高温碱性蛋白酶(TAP)菌株的分离及筛选(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1份土样中分离出109株具碱性蛋白酶活力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09号具高温碱性蛋白酶(TAP)活力,在pH10环境中好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左右,TAP活力平均为86.9U/mL。109号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后,得到一株TAP活力提高至301U/mL的突变株M92,该诱变株再用利福平抗性平皿自然分离得到一株具利福平抗性菌株R01,其TAP活力达350U/mL。  相似文献   

11.
用亮氨酸抗性法选育L-甲硫氨酸高产突变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亮氨酸(Leu)抗性为标记筛选L-甲硫氨酸(L-Met)高产突变株.以一株具有M-海因水解酶系统的芽孢杆菌MV0073为出发菌株,经过6轮紫外诱变,筛选出27株抗亮氨酸的L-Met高产突变株.其中突变株M604的L-Met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倍,且培养液中积累的高含量L-Met能在培养后期稳定持续,M604连续传代6次,遗传性状稳定,表明用Leu抗性选育L-Met高产突变株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间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32仪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560份ICU标本,医院感染分离菌株335株。其中,非发酵菌181株。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2.3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65株,19.4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53株,15.82%)、洋葱假单胞(31,9.25%)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8.36%)。分离菌中标本来源以口痰最常见,其次为静脉导管、静脉血和胸腹水。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假单胞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以减低耐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阳性率及产酶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菌株的ESBLs,并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415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1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其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ESBLs总检出率为50.8%,其中ESBLs检出率较高的科室为普外科、脑外科、肾内科、骨科、呼吸内科。所有大肠埃希菌分离株均对Imipenem和Meropenem敏感。产ESBLs株对其他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酶株。结论本地区ESBLs检出率较高,分布科室有特殊性,产ESBLs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紫外线对以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利用氙灯老化箱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对其电气、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28天紫外老化后,热分解后的质量残余减少,这是由于紫外及热的作用使得部分区域的环氧树脂由原先的致密网络结构转换为游离的自由基,形成了局部的缺陷。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弯曲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4%,拉伸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9%,说明老化后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出现了局部的微观缺陷导致其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保持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对电气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击穿电压下降14.8%,介质损耗因数上升12.7%。经紫外老化后,环氧树脂的热学、力学及电气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整体上性能下降程度不大,说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4株鸡致腹泻大肠杆菌分离株分别进行了培养、生化鉴定和抗药性测试.结果表明:4株鸡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等14种药物都产生广泛的抗药性,但对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甙类药物、菌必治及一些价格低廉的药物(如新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痢特灵等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胞苷生物合成途径中天冬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受胞苷三磷酸反馈抑制调节的问题,通过对其碱基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分析,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大肠杆菌的ATCase突变酶,得到三个突变体:M1(H20L)、M2(K60E)、M3(K94E),并在E.coli DH5α中对融合蛋白进行了表达.酶活测定表明,M1、M2、M3的ATCase酶相对活性都比野生型M0的高,分别为野生型M0的1.10、1.22和1.37倍,且比活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含野生型pyrBI基因的M0相比,含突变型基因的M1、M2和M3均对15,mmol/L的CTP具有强的抗反馈抑制作用,且M1、M2和M3的抗CTP反馈抑制作用分别是M0的5.4、6.0和8.5倍.最后将各突变质粒转入到E.coli Cyt10(Δcdd)中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与未含突变基因菌株相比,各含突变基因菌株的胞苷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ATCase定点突变使胞苷的合成积累途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乳酸的高产菌株,以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产乳酸芽孢杆菌Z-3-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来选育乳酸高产菌株,紫外线诱变条件为30 W紫外灯,30 cm辐照距离,诱变时间为150 s.采用溶钙圈法对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在MRS-CaCO3培养基上产生透明圈直径较大的菌株19株.通过对菌株的发酵液进行乳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通辽地区志贺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98株志贺菌,用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方法鉴定分群,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98株志贺菌中,B群(福氏志贺菌)60株,D群(宋内氏志贺菌)38株,未分离出其他群的志贺菌;98株志贺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噻肟/舒巴坦合剂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碳青霉烯类的厄他培南敏感率为100%,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3.76%、25.18%,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26.27%、33.57%.结论:作者自通辽地区检出的志贺菌,对喹诺酮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有较高的耐药率,治疗感染性疾病应该以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分析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用PCR技术和药敏实验对宁夏地区临床分离的162株大肠杆菌进行了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sul1,sul2,sul3的分子检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62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127株检测出了耐药基因,阳性率为78.4%.其中,sul1基因的阳性率最高,为65.4%,sul2,sul3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48.1%,1.9%;106株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5.4%,耐药菌株中有5株未检测到sul1,sul2,sul3耐药基因.药敏实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3%.宁夏地区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和AmpC-内酰胺酶的状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确证实验进行ESBLs的检测,用表型筛选法进行AmpC酶的检测;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75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9株(12.0%),AmpC酶阳性11株(14.7%);产ESBLs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产AmpC酶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等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本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ESBLs和AmpC酶情况尚好;临床治疗应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酶株,选用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