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王迪  柏光山 《甘肃科技》2013,29(12):36-37
随着国家的发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介绍了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改造和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加之一些旧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基础设施的老化和服务年限的到期,使得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建设项目报废拆除,进而产生大量的建筑拆除废料和垃圾.建筑垃圾已成为废物管理及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垃圾的界定、资源化途径与循环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爱江 《科技信息》2013,(19):337-337
拆旧房、建新房,以及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都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就被直接运到市郊或乡村,既侵占大量土地甚至良田,又会对大气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因此,对数量特别巨大的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处理和再生利用,是我们人类对自己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建筑垃圾的组成,讲述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介绍了一些国内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行业的空前发展,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如何合理的利用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有必要积极拓展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途径,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气对环境污染巨大,但同时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介绍了填埋气的组成和危害,总结了填埋气的净化;详细介绍了发电、加热燃料和民用燃料、汽车动力燃料等资源化利用方式.最后,对填埋气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富强 《科技资讯》2011,(21):81-81
建筑垃圾已成为废物管理及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处理就被直接运到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垃圾清运等建设投资,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扬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本文针对建筑垃圾的特点,介绍了当前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就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及其管理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自2017年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泉州市相关政策和机制框架逐步完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厨余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在相对薄弱。该文通过调研分析,指出厨余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泉州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并通过技术对比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泉州厨余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垃圾是一种错放在垃圾场的资源。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城市垃圾,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完善法制环境、建立市场化的城市垃圾管理机制、妥善解决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资金瓶颈、增强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是绵阳市加快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几个主要措施。同时,今后城市垃圾处理趋势是走向市场,必须综合考虑项目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科学处理和再生建筑废弃物成为降低震后环境污染、节约骨料资源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关键问题.遵从再使用、再利用和再循环建筑废弃物的原则,探讨了国外地震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与管理特点,分析了震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和用途,并剖析了就地取材骨料再生利用实例,包括混凝土的再生技术与性能和建筑废物砖的制作与性能,提出了建筑废弃物特殊化再利用的对策,应从清运管理、实施操作、低成本、无害化以及规定回收再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为灾区有效再生利用地震建筑废弃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云南省1991年至2015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灾害数据,分析地震灾害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情况.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证实了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震级强度大,损失较严重,波及范围广的特征.同时经过分析得到了云南省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分布特点.其次,通过运用岭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地震灾害对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随后,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政府投入的救灾资金以及地震发生的次数对云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根据计算的关联度大小进行了排序.最后,依据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云南省未来的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当前关注的房屋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为背景,对钢结构构成的门式框架,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其在地震波谱下的响应,使其在地震发生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根据钢框架结构图,在ANSYS软件中直接进行建模,设置材料参数,划分网格,定义结构的边界条件,然后在该结构上以地震谱形式施加载荷,得出了地震波作用下整体钢框架结构的响应规律以及模态分析的振型和激振频率,为提高结构抗震性能,优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地震工程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在北岭地震和阪神地震后地震工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特征是更着重于多学科交叉,在各种组织之间进行合作研究以及在减轻城市地震灾害中应用高技术的研究.在最近10年,强地震动研究,特别是强震观测有了新的成果;结构控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是隔震技术的工程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土工抗震、生命线工程抗震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试验设备的扩充和网络化成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实地考察和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害现象,将震害按照建筑的类型、结构形式等进行了归类,指出建筑的不同结构形式、跨度以及粗糙的构造搭接方式等由于受力不均匀严重地影响了整体的刚性和抗震性能.不仅底框架结构以及简易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导致整体垮塌的现象严重,非承重体构件的震害也会造成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调研日本震灾调查的体系和经验,认为建筑震害的研究应以系统全面的全数调查为依据,建立一定区域的建筑受灾程度的数据库,通过分门别类(结构类别、结构形式、层数等)的统计分析,导出针对性强的抗震性能与建筑类型、结构形式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羟丙基胍胶压裂液重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南泥湾采油厂压裂施工后返排液多、处理费用高,研究了羟丙基胍胶压裂液重复利用技术.首先,以羟丙基胍胶为稠化剂,硼砂为交联剂,缓释型SS-1为破胶剂制备可重复利用的压裂液基液.然后在40℃条件下,优化重复利用时破胶液与基液的混合比例,以及向混合液中加入交联剂、破胶剂和交联促进剂的量,满足现场施工60 s内交联、3 h后破胶的要求.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重复利用压裂液体系最佳配方:破胶液与基液混合体积比为1∶3,加入交联剂硼砂质量分数0.035%~0.045%,缓释型破胶剂SS-1质量分数0.25%~0.35%,交联促进剂质量分数0.03%~0.06%.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抗剪切性,滤失量小,破胶彻底和残渣低等优良性能,实现了压裂液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7.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递增。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分析研究,选取了历史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植被条件、降雨量、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平台,对玉树"4·14"地震震后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程度划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州市居民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受访者的反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广州市居民在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结论表明,目前该地区尚存在较大范围的防震减灾意识的缺乏,政府需提高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人口集中,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减少城市地震灾害损失时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地震时现代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从地震预测、城市防灾规划、建筑物抗震设计以及人民群众的防灾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合物驱转水驱后含水率上升快,同时地下又残留大量聚合物,以溶液溶解、吸附、捕集的形式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向地层注入再利用剂将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形成弱冻胶或(和)絮凝体,封堵高渗透层,控制水的窜流,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采收率.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技术包括固定技术和絮凝技术.研究证实,絮凝技术主要利用地下低质量浓度的聚合物,固定技术主要利用地下高质量浓度的聚合物.絮凝剂可用固体颗粒,优化的絮凝剂为稳定化钠土;固定剂可用聚合物交联剂,优化的固定剂由地层温度和矿化度决定,对孤岛油田地层条件优选为醋酸铬与乳酸铬的混合物(YG107).该技术在双河油田和孤岛油田矿场试验取得了很好效果,是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首要的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