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河南省吴沟村、滹沱村为例,根据农户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村域农田系统各类物质总能量的产投结构及系统效率;对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能量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回归模拟,对不同地块类型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回归分析,探索各地块类型的最佳投入方案;最后,以农民投入农田资金为指标将农户分类,并考察与农民收入、投入产出能量的关系。建议从农户出发,发展持续农业,逐步改善农田投入结构,提高产出水平。图4,表3,参7。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为例,以卫星遥感图像为建库数字化参照依据,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利用ERDAS Imangine 8.6和MapInfo Professional 7.0 SCP为数据库平台,依次提取出旱地梯田、旱坡地、菜地、退耕还林地等不同图层的田块,根据分析处理要求,针对农田系统的特征进行数据结构设计,建立相应的农田空间数据库;以2008年4月以及2002年4月两次对吴沟村全体农户的实地调查为基础,建立农田各种形式的投入、产出能量数据库.完成的数据库可以实现如下功能:①数据浏览与操作功能,如对农田系统信息的放大、缩小、漫游、全图等以及时全村现有482块农田地块的查看和修改:②数据管理和维护,如时吴沟村农田数据进行条件查询、SQL查询、Mapbagic程序查询等.③数据转入和转出,可以将Mapinfo下的农田数据转入或转出到其他GIS软件中,扩展该农田数据库的使用范围.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3.
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土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动态变化,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暗棕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量及qMB值,增强了农田暗棕壤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农田暗棕壤的培肥。  相似文献   

4.
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多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也能明显地降低土壤密度;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下降;化肥 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当化肥 有机肥较大施用量时,才可以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图3,表2,参3。  相似文献   

5.
对环境效率评价模型ISBM-DEA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对中国30个地区2009年环境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从投入产出冗余看,导致不同地区环境效率较低的原因不同,这些原因主要包括:水资源、人力资源、能源投入冗余和环境产出过剩;同时利用stepwise model方法对各投入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减少水资源、人力资源及能源的投入对期望产出的降低或非期望产出的增加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对我国降低要素投入、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排污标准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水分及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长期定位试验中,采用中子水分测量仪对其中的4个处理(F1-无肥、F2-中量化肥、F3-高量化肥、F4-高量化肥加有机肥)进行了为期3年的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影响了土体内的水分变化,影响范围主要是10cm~90cm。深度超过90cm之后,施用高量化肥的处理含水量超过了其它3个处理,施用相对高量的化肥具有明显的保水作用,而施用有机肥则增加了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因而增加了蒸发。施肥多的两个处理比较于不施肥和施肥少的处理水分的纵向变幅要大。施入了高量化肥的处理,在高产的同时,保存了70cm以下土体的含水量,而施入同样高量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处理,深层的含水量没有单施高量化肥的高。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保水性。施用化肥同时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具有如下特点:在含水量高的时候,有排水的作用;在含水量适中的情况下,蒸发量最小,有保水的作用。不施肥的处理,在适宜的水分条件及干旱的情况下,蒸发量最大;在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蒸发较慢,相对而言不具有保水及排涝的作用。图5,表2,参13。  相似文献   

7.
政府补贴传递了国家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方向和政府政策倾向的信号,是促进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工具。采用2009~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造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投资函数、融资函数、生产函数的循环结构联立方程模型,对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信号传递效应,长期来看其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该信号有助于债务融资和风险投资的增加,缓解融资约束;创新能力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是投资者重点关注对象;小而新、国有控股的企业接收补贴信号后相对更重视创新投入;经济绩效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创新投入和债务融资,却抑制风险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化肥施用对黑龙江省黑土区近50年粮食产量的贡献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及其典型市县为代表,分析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近50年农田粮食产量的动态变化及化肥施用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无论是粮食总产还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其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增加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从南到北(即由双城—海伦—克东)逐渐递减,据粗略统计,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后,其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比以前平均增加为:黑龙江省104%,双城市242%,海伦市126%,克东县105%。近30年,黑龙江省和海伦市化肥施用量的变化趋势也是递增的,化肥的施用能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但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是逐渐下降的,黑龙江省每千克化肥生产的粮食数量平均由20世纪70年代的15.7 kg下降到目前的9.3 kg,海伦市由70年代的34.7kg下降到目前的8.4k。图3,参5。  相似文献   

9.
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通过对非农就业人数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我国在1997-2002年阶段以及2002-2007年阶段非农就业人数增加的背后支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部门最终需求的变动,GDP和消费等最终需求构成项的总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在两个阶段均很明显,但是1997-2002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高于2002-2007年阶段的GDP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黑土区长期施肥后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利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地土样,进行框栽试验,种植玉米,比较了长期不同施肥后黑土供氮能力的变化特征和长期不同施肥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与长期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可矿化氮含量和土壤生产力、植株吸氮量。长期不施肥处理土壤的氮肥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氮肥利用率最低为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施肥能够提高土壤氮素肥力。图3,表3,参13。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农业生产决策的新方法,以黄河三角洲为例,通过建立农产品与农业生产投入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决策模型。不同农产品与投入要素所具有的能量品质与等级不同,不能直接相互累加。根据能值理论,将各要素统一为可比较的同一量纲,计算得到的农业产出与投入要素的能值作为模型的输入与输出,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进行拟和分析,通过运行结果的比较,证明所建立网络相对于反向传播网络具有明显优越性。将黄河三角洲规划中2005年预期农产品产量输入构建好的模型,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得出各生产要素的具体投入量,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观尺度的产量-土地质量指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乃至基本的土地评价方法通常是静态的,评价结果是结论式的,与土地利用者的实际需求脱节,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被人为分割。Bouma等人提出的产量—土地质量指数方法不仅反映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态内涵,其评价结果也是动态的,是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地产量、经营风险和水土资源质量的组合,从而把研究和应用有机地结合。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大缺点是需要长期大量的观测数据,使得其应用受到严格的限制,难以推广。因此依据其理论基础,立足于中观尺度,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改进并构建了产量—土地质量指数模型框架,该模型需要的数据较少,以社会经济的统计数据为主,因此还可对社会经济可持续性作进一步分析。参7。  相似文献   

13.
新型高效肥料研究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的一类生产资料。肥料概念的形成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利用新方法、新工艺生产的的高效、缓释控释、长效和环境友好的肥料称为新型肥料。概要回顾了我国"十一五"时期新型肥料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未来肥料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趋势,提出复合高效是未来肥料发展的总趋势,缓释、控释和环境友好是重点,开发生物肥料是重要任务;介绍了"物理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指出要加强中量、微量及其有益元素的营养机理,养分资源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应用基础研究等。参46。  相似文献   

14.
江苏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江苏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江苏农业系统能值产出效率较高,运行状况居于全国较好水平,但仍处于石油农业发展阶段。为了促进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能值投入结构,增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逐步减少石化能源的投入。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1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有非农就业机会的拉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外推力,农业机械化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外推力。农业机械技术装备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农业劳动力空缺,并为农村非农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为保证社会稳定,农业机械化推力和非农就业拉力应力求均衡,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参3。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技术,开展北京市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其分解成:能源投入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最终能源消耗系数五个因素.利用北京市1997-2012年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北京市能源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2)能源投入系数和最终需求的变化是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3)完全需要系数和最终需求结构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的降低起到了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4)最终能源消费系数的影响作用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产量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统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的方法,分为3个10 a作为不同影响阶段,分别选取了10或者9个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比了各阶段的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稳定一定规模的粮食面积和从业劳动力对提高河南农业生产具有必要性。此外,亟待加大农业科技费用投入,加快河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密切关注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