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渭河咸阳段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城市地下水处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严重污染的问题,通过对渭河阳段傍河水源地地地下水质的调查,了解了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渭河水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质的影响。从长远看,要对渭河水和潜水进行处理,以保证深层承压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渭河流域宝鸡段傍河集中地下水源地有8个,主要开采由傍河地表水渗漏补给的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开采量约为20×104m3/d,占宝鸡市总供水量的77.2%.依据实测资料和地质统计学分析,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渭河污染,导致潜水严重污染,承压水中个别水井受到有机污染.应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并对城市污水处理,以使排入渭河水符合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无法确定主要污染因子的缺陷,结合单因子评价,优化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既可以得到客观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等级,同时又能确定主要污染因子.利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的地下水水质模型对山东某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满足大型供水水源地供水要求;但多数地区存在污染物超标情况,地下水中总硬度普遍偏高,有机污染物污染情况有差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符合水体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GMS的泰安东武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安市东武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开采逐年增加、河床挖沙等因素的影响,水源地附近地下水环境出现了水位下降、水质退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利用水源地开采区及周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数据,运用GMS(Groudwater Modeling System)对水源地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流运动及地下水溶质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由于水源地长期开采岩溶水,开采中心形成了明显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但是要现状开采条件下水源地及周边地区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此外,由于河沙掠夺式开采的影响,水源地岩溶水补径排条件发生了改变,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受地表水影响明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枣庄市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水源,多年超采导致了地下水水质污染.枣庄市十里泉和丁庄水源地地下水中氨氮、大肠菌群及总硬度指标远高于国家地下水水质Ⅲ类水标准(GB/T 14848-93),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分值F为4.53~7.75,水质达到了较差级别,部分时段达到极差级别,其中主要污染因子是大肠菌群、总硬度,因此,岩溶地下水水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西安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城市,地下水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城市发展和人民健康,依据地下水质实测资料,运用地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城区地下水中各种化学组分及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和产河水源地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其它傍河水源地水质基本良好,从长期看,由于傍河水源地的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河水,因此,保护水源地的关键是治理河水。  相似文献   

7.
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地下水源,它对淄博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自水源地投入使用以来,随着用水规模的迅速增加,相应出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水质严重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对水源地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水位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后,研讨了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的成因和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多级关联水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水源地各时空断面上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值法对清镇工业园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13组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分析可知,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水标准的样品占大多数,而水质严重超标的样品有5组;其中水质超标的样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站街镇东北一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3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更为全面,评价精度较高,评价结果较F值法更准确。最后根据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兰州市区"三滩"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跃华 《甘肃科技》2006,22(3):17-18
本文对兰州市区"三滩"水源地地下水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论述并对该水源地地下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本文论述了近40年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演化趋势,并分析了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地下水下水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白杨水源地潜水水质的Monte—Carlo随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杨水源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维潜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的数学模模型。根据渭河水位、水质、降水量等随机变量的下,选取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水源地潜水的水流和氯离子浓度进行 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烟台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的关系,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下水超采,水的利用率低,水污染等问题.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了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咸阳市的地裂缝大都沿渭河活动断裂发育,部分专家把地裂缝的出现归为断裂活动所致。为了明确咸阳市城区地裂缝与地下水开采的关系,在对咸阳市地下水开采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水位观测资料,研究了咸阳市地下水超采区多年的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调查访问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咸阳市城区地下水开采与地裂缝的定性关系,在1986-2006的快速下降阶段,地下水水位下降了11.4 m, 而2006-至今的回升阶段,地下水位上升了6.54 m,目前咸阳市地下水水位已经处于回升和相对稳定的阶段。据调查,咸阳城区的地裂缝在1991-2006年高发,2006年之后活动减弱。由此可以确定咸阳市地裂缝活动在时间上与抽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地裂缝发育的空间分布与抽水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裂缝并不是在渭河断裂全线发育,而是主要发育在城区两个主要的抽水沉降漏斗区,尤以漏斗边缘裂缝更为明显。研究对于掌握咸阳地裂缝的成因机理,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开展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探讨了超采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藏玉龙铜矿矿区对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及利用程度低,通过实地调查及观测并结合前人资料,对该矿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进行初步分析评估,圈定地下水富水地块,提出矿山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循环、更新和再生的基本定义出发,论述了地下水运动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的含义,指出"地下水循环"这一说法存在一定不足;提出地下水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是含水层系统的自然属性,地下水在含水层系统中更新和再生同时发生.地下水从含水层系统的界面补给与排泄,通过界面与其他系统发生水量交换,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替的多寡不影响含水层系统的更新能力;地下水在含水层中更新的过程中,同时发生自然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和人为作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其结果反映出含水层系统的再生能力,该过程受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影响较大,水位变动带内尤甚,含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再生能力比更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6.
绵阳红层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成因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绵阳市近年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绵阳红层地区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该区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红层地区地下水体主离子特征主要受该地区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水文气象条件所影响,运用经典统计学、Piper三线图、等值线图、相关性分析、主离子比例关系分析以及Wilcox分类图等方法对绵阳市红层地区地下水水样中的主体离子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地下水中Ca~(2+)、Mg~(2+)、HCO~(3-)占主要优势,从山前补给区到河谷平原排泄区,Cl~-和TDS逐渐增大,水化学类型由Ca·Mg—HCO_3型变化为Ca·Na—HCO_3·Cl型,化学过程主要以风化-溶滤作用为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形成的主要作用是铝硅酸盐的溶解、碳酸盐的溶解以及蒸发岩盐的溶解,饮用水水质和灌溉用水水质均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有效地了解峰峰矿区岩溶地下水的均衡状态和用水规划实施后未来(2018~2025年)地下水动态变化,通过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visual modflow模拟程序)和ARIMA降水量预测模型(R语言软件),对研究区岩溶地下水资源量和水位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下,峰峰矿区岩溶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 726. 62万m~3/a,排泄量为8 937. 96万m~3/a,均衡差为-211. 34万m~3/a,处于负均衡状态。随着矿区用水规划的实施和用水结构的调整,预测2018~2025年岩溶地下水位将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降落漏斗范围明显缩小。研究成果可为峰峰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太原地下水污染预测的简单分析、评价、研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预测的方法——水量水质耦合法。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区含水层地下水类型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引发城市地区地下水类型变化.地下水类型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及工业类型的布局,另一方面将影响城市的工农业的用水安全.以南宁市地下水的初始形成作为分析的背景值,对引起南宁市地下水类型变化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南宁市数十年来的地下水类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的地下水类型已从1983年的14种类型变为1990年的18种类型,与60年代单一的1型水相比,目前又增加7种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对地下水类型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无疑对城市规划及城市用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义长灌域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义长灌域2012年5-12月份的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试验区土壤含盐量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了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烈的蒸发促进盐分向土表运移,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盐量呈降低趋势;土壤积盐脱盐交替频繁,交替周期与灌水周期相对应;地下水埋深受灌排系统影响较大,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矿化度无较大波动;由于土壤盐分运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野外试验条件下,单一因素如地下水埋深或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盐分运移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义长灌域土壤盐渍化防治与水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