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时期的女作家们,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光荣传统,全方位展开女性作为女人的言说,在女性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从《方舟》到《银河》,张洁和张抗抗两位作家都从“女人和男人的关系”“女人和女人的关系”“女人和自我关系”等不同角度对女性自我进行了探索,凸现了女性灵魂深处的“男人情结”。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铁凝的《玫瑰门》在勘探人性丑与消解神话方面堪称女性学的范本。本试图通过对她们的解读,带给当今女性学中的“个人化”写作和“另类”写作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女性写作终要实现它写作上的话语意义,女性写作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获得保证,才有可能为妇女的特殊存在作证。对女性经验的强调,世界真正妇女经验的深广度及其获取话语的形式,可以说是衡量女性写作成熟与否的标志。林白是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真正复归的代表作家,她的《一个人的战争》可以说是一次女性话语独立的“成人礼”。  相似文献   

4.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将女性叙事置于农村经济变革的宏大背景,反映了乡村女性解放的社会境遇。与穿梭于都市,揭密中上层女性命运的“个人化写作”不同,作者的女性视角不是床第之间的欲望比值,而是社会文化场域的命运思考。女性话语淡出身体体验,文学表述弥漫着诗意,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5.
从《左传》到《列女传》,女性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一方面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相关,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形象的塑造与作者的创作目的,与当时的学术语境密切相关。随着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逐步形成,儒学开始以经学的形式统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不同于《左传》,其实质乃是用儒家的观念塑造而成。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与《昭明文选》被誉为六朝文学双壁。《时序》篇可视为文学流变简史,“时义”观则是贯穿整部《文选》的核心思想。《文选》的选篇、定体、分类、编次等皆在“时义”观指导下进行的,由此确定选文要有时代内容、教化功能,要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标准。“天人合一”为《文选》《文心》之哲学基础,其内涵广博,详略古今则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今人认为朱熹《诗集传》废《毛诗序》不用,直接从文学角度求之于《诗经》。而《诗集传》对诸诗的题解。有近三分之二沿袭《毛诗序》,故“废《毛诗序》不用”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反《毛诗序》的言论主要集中在“淫诗”和《诗经》尤其是“小雅”诸篇的写作时代两点上。“淫诗”说为朱熹承袭《论语》及《礼记·乐记》之说而来。但朱熹的推论犯了逻辑方面的错误,其“淫诗”说缺乏可靠的依据。《诗序》作者离开《诗经》写作时代下限不远、其所说时世较为可信。朱熹反《毛诗序》的主要目的,一是认为《毛诗序》为汉儒或村野妄人所作;二是认为《毛诗序》有害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其反《毛诗序》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解《诗》来为其理学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8.
任凌云 《科技信息》2012,(35):204-204
本文通过对文学内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尝试比较《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婚姻观和爱情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长今》塑造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一种新“女性价值观”,相比之下,在对待爱情、传统文化、女性自身价值实现方面,中国女性文学的表达有些偏执,而超越这种“偏执”无疑是中国女性文学取得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物夏济安通过杂志来追问“何谓现代文学”,它跟传统与西文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现代文学》体现出一种重造文学的冲动,也昭示出一代人的精神史。不能把《现代文学》和“现代派”简单等同。需要把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放在殖民、冷战结构,放在资本主义扩张史,放在跨文化旅行的变形和再造中来讨论,对之做出更历史化、更开放的解释,它也构成了一种“小文学”。  相似文献   

11.
女性是被男权主流社会边缘化了的“他者”。作为失语的“他者”,女性寻求真我成长的过程注定是辗转曲折的。而男权社会强大的话语权消解了女性追求自我的努力。女性的成长实际上是主流社会对其收煽的过程。从“我者”与“他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佛洛斯河磨房》中女主人公玛姬在父权社会中寻找身份之旅失败的强大社会根源:在父权社会语境中.玛姬是被“他者化”了的客体,注定无法实现自己所期待的身份,回归自然才是女性自我的真正归属。  相似文献   

12.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描述了11岁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惨人生。从文本的角度分析,以异化社会中的"窥视"现象作为基石来解读该小说。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修辞学的“得体”观,体现出语言表达对社会文化背景(即大语境)的关注。其实,任何一种修辞观的出现都不应是孤立的,它既是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语辞修饰的要求.同时又与传统的修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的依据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诗三百》所代表的“和美中正,适度中节”的精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考察吕叔湘先生对“适度”与“恰当”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传统学说中经济法与社会法均以"社会本位"为基础,但未对其各自视野中的"社会利益"加以区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以"法本位"这一法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对一般意义的"社会利益"以及经济法与社会法各自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做出内涵区分,以明确二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相关文献和方言的实例分析以证明汉语普通话中的敬称“您”就来源于表复数的“您”,而不是吕叔湘先生认为的二者是两个不相干的词。  相似文献   

17.
朱琳  王志峰 《工程与建设》2007,21(1):31-32,35
"填平凹地"设计是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边缘课题,产生于工程设计创新运动的大环境中,是"以人为本"理念与"顺应自然"要求的直接体现.六安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工程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是"填平凹地"设计产生的基础,"填平凹地"设计也使工程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程度达到了新水平,体现出多专业综合设计特色,设计成果经济、简约、务实、自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具体表达,也可以成为公路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华丽"一词在当代语言生活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异现象.首先是它趋于抽象化,着重体现为其词义发展和由之带来的搭配对象的变化.其次是该词的"状语化"演变,包括其衍生的修饰动词、充当状语的语法功能.从言内理据和言外理据两个角度分析了其蜕变的成因,并对其未来走向作出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19.
赵玲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19-121
在音乐中,“乱”是一种古代曲式术语,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乐舞,以及汉、魏相和大曲中,均有“乱”的歌词实例。巴人音乐申的“乱”不仅是音乐的高潮,而且是古代整个宗教祭祀活动祭仪的高潮部分。对于“和声”一词,因读音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巴人音乐中的“和声”,指歌曲衬词中由他人应和帮腔的部分,也称为“垫词”或“衬词”,具有即兴性和随意性。巴渝遗音《竹枝词》中的“竹枝”与“女儿”就是其和声。  相似文献   

20.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主要是从教育目的这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发觉古人在学习的内容、心态、方式方法、及其最终目标上与现代人差异甚大。古人那种超越功利而又直指内心,为着完善自我人格的纯正的“学”,与我们现代人讲效益,求快捷,重物质的“学”可谓是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