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其 《科学大观园》2006,(24):79-80
2007年,中国登月计划即将跨出第一步。随着这一梦想的付诸实施,一大批国内自制的航天探测器将陆续进入公众的视野。2012年,“嫦娥工程”将实现“落地”,月球车、着陆器也将发挥重要角色。“月球车,从软着陆器上跑下来,然后要在月球上走,这里面有好多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反复强调其中的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1,(2):42-47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看来,嫦娥五号23天的奔月之旅堪称完美,其中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伴随这关键一步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将翻开新篇章. "深空探测,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已经很深,月球的诞生、演变我们都很清楚,目前,如何开发将提上日程。宇宙航行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说:"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终将长大,离开自己的摇篮,奔向另外的天体。"2018年12月10日上午,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两天后,"嫦娥之父"、中国探月工程首位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西昌市接受了记者专访。采访中他说,中国人在长时间内都没有离开过地球,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那句话,说了有  相似文献   

4.
提及欧阳自远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多少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做着科学研究,为我国地外物质、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专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伊始,欧阳院士就一直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5.
提及欧阳自远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多少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做着科学研究,为我国地外物质、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专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伊始,欧阳院士就一直参与其中。感谢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周明钅监先生的引荐,使我们有幸能与欧阳院士这样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8,(1):36-37
汪品先,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研究,曾于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2000~2005年担任"973"计划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大洋钻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2):56-59
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2020年9月8日,"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相似文献   

9.
九天揽月     
正奔月,中华民族亘古的梦想。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月球的向往与探索从未止步;如今,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用实际行动续写着传奇与梦想。十六年前,中国探月迈出坚实的一步;十六年后,嫦五平安返回家园,摘一片"明月"一朝梦圆。中国探月之旅,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路,更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探月之路。一路荆棘,常人不知。  相似文献   

10.
翁宇庆,1940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冶金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第二届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1.
翁宇庆,1940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冶金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第二届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2.
翁宇庆,1940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冶金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第二届冶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去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2021年1月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当人们为此欢欣鼓舞时,这项重大任务的“主帅”却已不在人世. 2020年5月20日,中科院院士、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万卫星在京病逝,年仅62岁. 大弟子丁锋想起了4月...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月亮女神"已经上路,印度人准备"靠近"月球,美国计划重塑"阿波罗"的辉煌,俄罗斯、欧盟也在行动。在"探月热"全球涌动之时,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出发了!  相似文献   

15.
科学人     
十一位中国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2007年11月13—14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18届院士大会上,有45名科学家当选为TWAS院士(包括6名外籍院士(Associate Fellow))。此次有11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TWAS院士,其中:大陆有方荣祥、张亚平、陈赛娟、黄伯云、朱静、许志琴等6人;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支志明1人;台湾地区有LEE WU Yan-Hwa、WONG Chi-Huey、CHENChien-Te和LEE Typhoon等4人。徐匡迪杜祥琬当选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3):1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被推选为印度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印度科学院成立于1934年,目前共有800多名院士和约50名荣誉院士。印度科学院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3位在科技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作为该院外籍荣誉院士。白春礼是首位获此荣誉的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戎嘉余院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辐射、灭绝和复苏",于2000年4月立项,2005年10月结题、验收.来自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云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的70多名研究人员和5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工作,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界一次多学科的大协作.  相似文献   

18.
田飞 《科学大观园》2021,(19):44-47
杜祥琬院士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精确化研究,为我国核试验的成功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任国家"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主持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任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主持了中国工程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参与了国家2020年和2030年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论证,任第二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探月计划一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中国计划于2007年发射首颗月球卫星的消息,将成为继"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国人及世界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探月计划一期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中国计划于2007年发射首颗月球卫星的消息,将成为继“神舟”载人飞船之后,国人及世界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