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辉 《世界科学》2014,(4):57-60
<正>项目名称: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人:赵由才、陈泽智、赵爱华等完成单位: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所获奖项: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简介:本项目系统地研发与应用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废品回收、卫生填埋与填埋气利用以及焚烧发电、二次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使卫生填埋和炉排焚烧发电逐步成为我国生活垃圾大规模、快速消纳处置的两大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个年轻人选择了一个前景很好的专业,以后很幸运的能在博士论文阶段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中,并在30岁时在一家大型企业的现场主持投资1700万元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项目。几天前,我有幸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与这位年轻的环境工程专家——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2003年入选启明星计划的陈洪斌博士见面。 陈洪斌是四川渠县人,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人很热情、干  相似文献   

3.
<正>张鹏,河北沧州人,同济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心胸外科硕士、胸外科学博士,上海市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鹏在启明星群里是比较活跃的一位,不仅启明星组织的一些活动他积极参与,而且作为肺科医院的医生他经常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与肺部疾病及其防范有关的医学科普文章,也时常会转发一些  相似文献   

4.
1984年,一位名叫潘卫国的来自江苏启东的17岁青年考取上海电力学院,在该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念了4年以后又留校工作2年,这6年的学习工作生涯使他对母校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以至于在其后去浙江大学能源专业念了6年多的硕博研究生后,在选择自己的去向时首选的就是自己的母校——上海电力学院。在他看来电力学院虽然规模小一点,但特色鲜明,在动力、电力、自动化和环保,特别是水处理方面已经形成特色和优势,他觉得在电力学院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相似文献   

5.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09,(11):48-48
子承父业 在丹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尼尔斯·玻尔(NielsBohr)的大名,因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比之下.知道他儿子奥格·玻尔(下称小波尔)的人就要少一些。小玻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尽管他不得不生活在他父亲的巨大阴影下.但他同样表现出具有为自己赢得不朽声名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时下有这样一句话:世界的土木在中国,中国的土木在上海。虽然这句话的可信度尚未得到证实.但凡是近期在上海稍作逗留的人士多少会有置身于一繁忙工地的感受,以致于一位本想到上海传授经验的美国土木工程专家一到上海,目睹了中国同行的工作.他立刻觉得已没有必要再介绍自己的工作了。提供这一信息的是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博士生导师杨敏教授。一周前,杨敏作为《今日启明星》的采访对象.我们有过一次交心的访谈。杨敏并不讳言自己赶上了好时光。20年前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当时17岁的杨敏尚是初中毕业下放到江西老区的一位知青…  相似文献   

7.
芯片人     
电子人教授 几年前,英国雷丁大学的沃威克教授在局部麻醉下接受了手术,在自己的左肘部植入一个小玻璃囊球,里面含有无线电接收器和几个硅芯片,这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人与机器的复合体,或称“电子人”,也叫“半人半机器人”及“芯片人”。植入皮肤的芯片与他办公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接收器相连,当他一走进办公室,门便自动打开,由计算机产生的人工合成声音就会说:欢迎你,沃威克教授。灯随之而亮。 目前,除了确定身份,沃威克教授体内的芯片能做的事情还很少。但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植入体内的芯片将可以帮人打开电梯、开启家用自…  相似文献   

8.
杨振宁坚信自身的优秀基因能使自己活过118岁。而美国亿万富翁大卫·默多克更胜一筹.他宣称自己一定能活过125岁,而且不靠长寿基因,完全仰仗自己摸索出来的健康食谱。 在默多克的食谱上.蔬菜水果绝对是主角。而粮食和肉类则退为次要的补充,20多年的实践使他坚信,这无疑是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 更难得的是,他投资5亿美元创建全球最权威的食物研究中心,希望彻底揭开究竟是什么食物与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物理学博士──访科技启明星陈鸿教授本期启明星专栏的主人公陈鸿是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几天前,我在同济物理楼里访问了这位38岁的博士生导师。我不敢奢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能完全了解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因而奉献给读...  相似文献   

10.
走近杨福家,关注杨福家,首先因为杨福家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魅力的科学家。近年来,在一些事关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人们经常能听到杨福家的声音:1997年是他率先对媒体阐释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呼吁人们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及早做好准备。这以后在大学教育改革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杨先生都会尽其可能提出忠告或建议:2001年,杨福家爱聘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一职:在两地奔波的间隙,只要有空,他依然会接受采访、发表演讲,关注的话题集中在当代大学的使命、如何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上。2006年3月15日,笔者和同济大学的数百同学一起在该校的一二九礼堂听杨先生主讲当代大学的使命。听着他一如以往智慧而犀利的评述,看到他又增多起来的白发,笔者内心涌起一种冲动:杨福家是中国的骄傲,可真正了解他的人有多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宏剑 《科学之友》2007,(2):16-18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眼睛先天性近视超过3000度。令人称奇的是。他却是一个“夜视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夜视能力,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中读书看报。人类会不会像猫头鹰一样,有着特别的夜视奇能?他的眼睛到底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它他是不是经过特殊的训练?夜视奇能到底是怎么回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正>我不知道,还能有谁比爱因斯坦更适合"科学的艺术家"这个尊称。尤其是在2015年,当人们纪念他创立优美的"广义相对论"100周年之际,我的感觉更是如此。本来,科学发展似乎不会完全依赖于某个人,然而广义相对论的出现却有些特殊。它就如同一位伟大画家创造的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杰作,优美且独一无二,从中我们甚至可窥视宇宙的奥秘。我自己就是一个画者,而且自认为是越来越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同西方人的“节日精神”有所不同。中国人更讲究对人的崇尚。这在我们的民间传说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很相似,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但就其节日的传说而论,您可以体验出另一种感觉。 相传商朝时,有位名叫万年的青年人,平日他以打柴为生,非常聪明好学。 他听说天子因农事设台祭天,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带上自己设计的日晷仪和漏水壶去见天子,说明农事失常,五谷欠收是因节令未能定准而造成的。天子认为万  相似文献   

14.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人完善的人──神经生理学家杨雄里院士访谈录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家中,杨雄里院士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听杨雄里的演讲是一种享受,他在台上一坐。一开口就别具一种魁力;他对事物本质、对学科发展的深刻分析;他在语言、文学修养等多方面的功底曾令...  相似文献   

15.
要我向大家介绍自己,真是难以启口,瞧我“长”得同你们真人一模一样,全是模仿真人而来,没有一点“个性”和“创新”,大有“假冒”之嫌疑。这几年惹人注意,可别把功绩只往我头上记。嗨,说半天还没报名姓,我就是“模拟人”。不忘生身“父母”那是20年前,中国四川有位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教授,名叫林大全。他看到国外有不少欧美人种的“洋模拟人”,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技术,但这些治疗方案和技术在中国根本无法使用。他就想,能不能制造出“中国模拟人”来呢?他为此打听了不少人,都不知道这“模拟人”究竟为何物。后来,根据一张…  相似文献   

16.
<正>谁是2014年最赚钱的运动员?C·罗、勒布朗·詹姆斯,还是梅西、科比?其实答案另有其人,他就是"漂亮男孩"弗洛伊德·梅威瑟,一位拳击运动员。2015年3月7日,两届奥运会冠军邹市明在澳门进行的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上,苦战12个回合,最终被裁判判定负于泰国卫冕拳王伦龙。虽然遗憾地与自己职业生涯的首个世界拳王金腰带擦肩而过,但邹市明表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影响更多人来参与拳击运动,才是他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年方35岁的陈立侨是目前中国学历最高的少数人之一。几年前当他从华师大生物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国内第一位专门研究水生动物的博士后专家时,许多人在投以仰慕眼光的同时,也极想了解、打听陈立侨这位博士后是干什么的?陈立侨的专业方向是水生动物营养学和甲壳动物生物学,讲得通俗一点,他是研究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长、繁殖规律的。回顾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陈立侨认为自己博士论文的工作──探讨池塘饲养鱼类优化结构及其增产原理──给了自己莫大的锻炼。这项课题通过大量测试、分析和综合比较评价,对我国传统的鱼种密集越冬…  相似文献   

18.
戒浮躁,求真精──访上海优秀科技启明星回禾教授田禾是我访问的第22位科技启明星,也是为数不多的能让我心灵受到震动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和田禾交谈,听他介绍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科技想法,缓缓的语调中透出一种魅力,一种从容不迫、心静如水的魅力,一种了然全局、志...  相似文献   

19.
彼得·图尔钦(Peter Turchin)是全球研究松甲虫的专家,或许也是一位研究人类的专家.2020年夏天,他不情愿地在康涅狄格大学斯托尔斯校区与我见面.与许多身处疫情的人一样,他更喜欢限制自己与外人的接触.他也不相信我俩的接触有多少价值,因为他的数学模型已经告知我需要了解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1991年的一天,一位年近叨高龄的、大名鼎鼎的美国老人,打电话给另一位默默无闻、当时年仅四十的美国人,诚恳地表示要向他学习。这位老人是谁?那位中年美国人又是谁?为什么这位大名鼎鼎的老人要向那位中年人学习?他要学习什么?在这人生的风烛残年之际,是什么竟还能强烈地引起他的兴趣?这位老人就是曾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立下汗马功劳、并被称为当代最杰出的管理科学大师的祆明。而那位默默无闻的中年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彼得·圣吉博士。戴明所要学的,就是圣吉博士当时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理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