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郭晓霞  贺福初 《科学通报》2000,45(5):467-474
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 cell)由小鼠囊胚期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分离得到,具有在体外保持不分我限增殖能力;在胎鼠或成鼠体内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类型;在合适的增减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定向诱经形成多种细胞类型。人们利用胚胎干细胞建立了多种细胞、组织的体外分化模型,发现并确定了一系列新的生物海性因子,并用于研究哺乳动物早期发育中细  相似文献   

2.
体外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为造血细胞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采用分阶段诱导小鼠和人胚胎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及Wright染色鉴定细胞,探索体外定向诱导小鼠及人的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为造血细胞的方法,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造血细胞应用于临床,以及研究造血细胞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外源基因在其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唐炯  喻红  林丽珠  吴昊泉  赵寿元  李昌本 《科学通报》2000,45(21):2303-2305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分裂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研究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干细胞的移植已成为人们探索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途径,成功地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并对其在胎鼠脑中的分布进行了鉴定,还证明带有GFP(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报告基因的腺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后  相似文献   

4.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有关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云 《世界科学》2001,(10):18-20
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突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s,ES)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囊胚 (受精后约 5~ 7天 )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含有约 1 40个细胞 ,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 ,称“滋养层 (trophoblast)” ,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囊胚腔” ,腔内一侧的细胞群称“内细胞群 (innercellmass)” ,这是一群具有全部分化能力的细胞 ,它们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 ,发育成个体。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每个胚层将分别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  相似文献   

5.
刘爽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8,53(4):377-385
最近, 将人类体细胞诱导成为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细胞)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了又一次轰动, 被誉为人类生命科学新的里程碑. 这些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多能性的调控机制带来了观念上的创新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型, 同时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细胞核重编程的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相对容易操作, 而且比较稳定, 因而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本文从iPS细胞的研究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iPS细胞研究所引发的相关科学问题以及iPS细胞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方向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莉  段恩奎 《科学通报》2000,45(24):2577-2581
1998年, Thomson和Gearhart实验室先后建立了源于人类胚胎的干细胞; 1999年, 研究人员又发现即使是成熟的干细胞也可以被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给医学应用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的细胞发育概念. 正是由于干细胞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使得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被Science评为1999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首[1]. 本文从研究概况、一般特性、进化发育、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几方面介绍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 研究概况 从80年代初期至今, 已经有多种哺乳动物, 包括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系(emb…  相似文献   

7.
王昱凯  周琪 《自然杂志》2012,34(6):327-331
科学家们对细胞重编程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所谓细胞重编程是指“已分化的特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1962年,约翰·戈登(John Gurdon)在他的实验室里证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在蛙卵中可以被重编程,从而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证明了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2006年,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将戈登的这一成果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细胞在体外的重编程,诱导出了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细胞),证明了细胞命运是有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某些基因的结果。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的优势在于它避开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使干细胞研究能被所有人接受。同时,由于这些细胞来自于病人自身,在临床应用时有希望避免免疫系统对外来组织的排斥。iPS技术的创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科技领域的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黄恬 《科学》2002,54(3):12-14
1998年,威斯康星大学的汤姆森(J.Thomson)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吉尔哈特(J.Gearheart)实验室分别报告[1,2],他们成功地从人类胚胎和胎儿的生殖细胞中获得了能在体外不断增殖、具有很强分化潜力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和人种系干细胞系.之后,干细胞研究被迅猛推向高潮.美国<科学>周刊将其列为1999年最重要的科技进展,2001年年底又将其置于2002年值得关注的六大热门科技领域之首.无疑,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迎来了现代生物学的一个新世纪,其巨大的医学应用潜力正给人类带来一场医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治疗性克隆的安全性与风险性是阻碍治疗性克隆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受到社会伦理问题的限制, 人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检测只能通过畸胎瘤的方式鉴定, 与传统的小鼠生殖系嵌合鉴定方式不同. 但是两种多能性检测方式之间的区别还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遗传突变两性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细胞, 构建核移植胚胎, 经过体外培养获得克隆囊胚, 建立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 对胚胎干细胞系的鉴定结果表明, 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表达所有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及特异的分子标记, 如碱性磷酸酶活性, Oct4, Nanog, SSEA-1等, 干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SCID)体内能够形成含有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 证明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多能性. 但通过囊胚注射的方式获得的二倍体嵌合小鼠经过交配不能获得生殖系嵌合的小鼠, 因而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并不具有全能性, 说明体内形成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并不能替代传统的生殖系嵌合, 提示在人治疗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鉴定中, 仍然需要更多、更严格的标准, 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性克隆临床应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胚胎干细胞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琴  章静波 《自然杂志》2001,23(5):281-286
胚胎干细胞是由桑椹胚、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后分离筛选出的具有发育全能(或多能)性的细胞。它可在体外无限增殖,并且经诱导后可定向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因此它可作为细胞替代疗法中的种子细胞来源,为许多疑难疾患的治疗提供崭新的思路和良好的前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占越来重要的地位,将胚胎干细胞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初步成效。此外,胚胎干细胞变可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等。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及鉴定、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底,法国科学家说他们已经(至少是暂时)治愈了两名婴儿的致命性免疫缺陷,此病全名叫“严重合并性免疫缺陷症(SCID)”,但更普遍的叫法是“泡沫儿”病。SCID使病人容易受到致命性感染,一些患儿为防止感染而不得不生活在塑料泡里。法国医生先是把健康免疫系基因注入成血干细胞内,然后将这些于细胞植入病孩的骨髓,使他们能够生产出自己的免疫细胞。 这项治疗学成就是多年大肆宣扬要通过更换受损基因或缺失基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设想的第一次成功。不过,在这里,干细胞的成功应用对于一场新的治疗技术浪潮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Geron Corporation)宣布.亚特兰大医院利用该公司培植的GRNOPCI人类胚胎干细胞,展开全球首例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的人体临床试验。以评估该公司生产的GRNOPCI人体胚胎干细胞.用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这是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  相似文献   

13.
继克劳迪娅·卡斯蒂略(Claudia Castillo)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受由自己干细胞培养的器官并整体移植成功后。培育患者新器官的想法或已成为现实。也可能性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的研究者,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是继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人类多能干细胞后,再生医学领域的又一颠覆性突破。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非转基因、快速且可控的“鸡尾酒”细胞重编程方法,能够将人的多能干细胞转化为全能性的8细胞期胚胎样细胞,即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用脐带血干细胞代替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1989年,法国医生Gluckman教授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他们用HLA相合的同胞脐带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成功地治疗了一个患范可尼贫血的儿童。1992年,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建立世界上第一家脐带血库。目前,全世界已建有几十家脐带血库,所保存的脐带血干细胞已超过54 000份,并为2 000余例患者提供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6.
韩国科学家5月19日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通过克隆获取人类胚胎、然后从中提取干细胞的高效方法.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科学家黄禹锡博士和文信容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宣称,运用这一方法,他们从年龄2岁~56岁的患者中提取了与其遗传背景相匹配的11个人类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英国政府在今年8月中旬闯入了伦理道德“雷区”,批准了一份要求扩大人类胚胎研究的报告。该报告不仅建议深化人类胚胎研究以开发利用其干革命干细胞(可作为种子最终培育出医用人体组织的原始细胞),而且也为克隆人类胚胎的研究(此活动已引起激烈争论)开了绿灯。实施这些建议的有关法规将于今年秋天提交议会进行表决。 英国政府的这些新法规若能获通过,可能会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即将出台的准则容许范围要大一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干细胞研究专家约翰·吉尔哈特(John Gearhart)说,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最近…  相似文献   

18.
Wnt/Frizzled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癌细胞系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臧桐  庄立岩  张志文  辛殿旗  郭应禄 《科学通报》2000,45(10):1057-1061
对Wnt5A,Wnt5A受体Frizzled5(hFz5)及其信号传导系统下游成分-致癌性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肾癌细胞系GRC-1中表达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定量RT-PCR结果表明GRC-1细胞系中Wnt5A和hFz5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细胞系,这一发现被原位杂交结果证实,进上步的研究发现β-连环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肾小管细胞(P〈0.01)。应用持异性免疫细胞化学和SS  相似文献   

19.
对人类来说,返老还童是数千年来就存在的梦想,因为这意味着长生不老。遗憾的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返老还童的方法。然而,科学家对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可以人工调控这些细胞,让它们"返老还童"。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可以让这些发育成熟的细胞重新回到胚胎时期的多能干细胞阶段,这个过程也称为"为细胞重新编程"。分别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名科学家采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9,(3):47-47
日本东京大学干细胞生物学教授中内启光最近成功地用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血小板,这在世界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