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或者说是人们埘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根据一定的荣辱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一种相应的或荣或辱的思想感受、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教化"涵义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有很大的作用。“教”与“化”的涵义是不同的,“教”主要是指在上者通过语言、行为作出表率,让在下者学习、效仿。“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统治思想与固有的伦理规范成为社会思想后,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化”的涵义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非法律规范,它的发展应适应人的需要;在价值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构建合乎人发展需要的“适然”道德应当是以“底线道德”为标准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道德。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赏赏德”,意为最高的赏赐是奖赏人的德行。我国历来崇尚道德,重视德育。面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道德失范,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强化“上赏赏德”的理念。“上赏赏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下社会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写作”,“胸口写作”是其中又一标新立异的旗号.但考察起来,“胸口写作”只是市场背景下一种炒作行为和商业策略,有着难以掩饰的媚俗意味,并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6.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 ,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 ;表现在人们行为创意阶段的预测、筛选和定向作用 ;行为实施阶段的检测、监督和调整作用 ;对行为结果的反思、评价和辐射作用。良心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风尚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展”在进化论意识形态的宰制下成为人们的基本共识,但发展的困境造成了发展的“共识危机”。它迫使人们清算发展的合法性预设本身。对不同语境下的“发展”之内涵的辨析,对发展的不同叙述之间矛盾的澄清,有助于深化对发展的理解。对浪漫主义思想资源的忽视,使得实际的发展进程缺乏必要的纠错能力和反思态度。对改革和发展的重新思考,有利于社会的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立场前后不一致,前硬后软明显。美国现行的战略危机、现阶段需要台海稳定、陈水扁“废统论”严重冲创美国的台海政策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论”的态度强硬原因;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崛起态度、台湾问题持久存在对中国的危害、美国对于大陆的所谓台湾态度及有限利用台独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行为的态度转软原因。  相似文献   

9.
范仲淹与欧阳修同属北宋中期的学者型政治家,同是在宋代“右文”国策下成长起来的士大夫。他们的生平履历以及在功业、道德、文章方面的建树,颇多相似之处。范为“一代道宗”,欧为“一代文宗”,两人的历史功绩各有千秋,在对等佛道的关系上,双方显示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0.
论良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表面在人们行为创意阶段的预测、筛选和定向作用;行为实施阶段的检测、监督和调整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反思、评价和辐射作用。良心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风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流行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表现及特征,对流行文化影响下"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了社会价值层面的分析,并提出大学生、高校、传媒三位一体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欠发达的湘西地区农村居民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后脱贫时代农民健康行为改变的内在机理.与以往研究不一样,本研究尝试把媒介使用、健康知识纳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媒介使用对农民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媒介使用对农村居民健康行为有显著正影响,还通过自我效能、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中介变量对健康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社交媒体是影响农村居民健康行为改变的有效渠道;农村居民不良健康行为主要集中在抽烟、喝酒、吃腊制品,并对这些行为持肯定态度,文化习俗、权力诉求是不良健康行为难以改变的因素;健康知识作用不显著,健康知识到健康行为可能存在中介变量、伪健康信息泛滥等难以实现健康知识的采纳进而无法促成不良健康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向道德“学习论”的转变。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一种学校道德教育新思维,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主体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观;教师必须由道德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角色转变为学生道德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角色;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认知能力,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还必须建立起尊重与信任、交流与理解、合作与分享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企业职工对待安全的态度,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安全态度转变的有关理论及强化职工安全行为的一些心理学方法。为了便于理解,在论述中尽可能结合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实例予以说明。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改进现场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量表的编制.量表的设计经过初始模型的建立、专家意见征询和预调研得到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后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修改,得出数学学习态度量表的最终模型,共有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三大维度共24个题项.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维度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7.023%,各因子负荷量在0.513~0.784之间,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已有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欠缺考虑居住环境对出行选择的影响,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3个变量决定出行行为意向的理论框架上加入居住环境,构建涵盖5个潜变量、22个测量变量的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模型。以重庆市居民出行数据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居住环境、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居住环境对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各维度的总影响效应呈现出居住环境(0.842)>行为态度(0.832)>知觉行为控制(0.716)>主观规范(0.649)的递减趋势,但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影响最大为0.832。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流行文化是时代赋予在校大学生的特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但其道德桎梏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文化心态的颠覆、道德修为意识的流失。要实现大学生流行文化的道德救赎,就必须对其抱持不回避、不抛弃的态度辩证取舍。  相似文献   

18.
《爸爸爸》作为寻根文学中的代表作,显示出作家对楚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独特态度.“看/被看”和“都市/湘西二元对立”两种模式在文本中创造性运用体现出韩少功对鲁迅和沈从文两种写作资源的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上海证券市场追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西方金融理论与证券市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追风行为在我国近年不成熟的、过度投机的证券市场中更是尤为多见,本研究采用编制的《证券投资者决策影响因素调查表》,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现场调查上海市的实际证券投资者,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影响投资者追风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涵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