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知识农业。虽然我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这是一种以土地和劳动力的简单结合为基础,知识和科技的贡献率很低的低效农业,它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知识农业。事实上,在许多领域我国农业科技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但大多数仅停留在获奖或实验室等阶段,没有由潜在的生产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与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农业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知识农业的出现,对我国农业推广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振兴大农业的战略举措李秀莲一、我国农村和农民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又是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多,我国人口有72.5%居住在农村,农业从业者占我国从业者总数的57.4%...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宝"就主要押在科学技术上.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人才奇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农民增收乏力等诸多问题,农业发展,农民要富裕,必须走科技兴农这条路.  相似文献   

4.
如果没有农药.农作物第一年可能减产40%,第二年可能减产60%以至绝产。全球使用农药后,挽回了35%的农作物损失。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要用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农药的使用不可缺少。我国农药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存在量大质次、品种老化、污染严重、更新乏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民素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王秀梅,王俊卿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世界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之多,占我国总人口的80%以上。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农民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现...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的巨大成功 新世纪的钟声已向人们敲响。在过去的一百年,人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成功,是本世纪最巨大的成就之一。 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但为何本世纪的农业能有如此的辉煌,主要是本世纪的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农业生产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人与自然如何结合包含着无数未知世界。 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及其引发的三次产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也为传统农业向现代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农业基础产业建设的思考张天佑目前,农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转变。落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基础产业,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是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占...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成功地以占世界近10%的可耕地供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了几个大台阶.可以说,农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而能否真正充分发挥这一要素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庐江县地势优势的原因,属于安徽省的农业大县,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业灌溉的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该文主要是以庐江县为例,找出供用电规范管理与农业生产现实用电需求的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食用菌的鲜菇产量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2005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到1334万吨,总产值5854L元,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67%,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位居第六位,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汉中食用菌生产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单一的生产香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业人口占80%、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邓小平十分关注。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一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要坚持工业支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科技,依靠科技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市统计局报告称:科技进步已成为北京市农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大批农业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2003年种业产值已达7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世界农业持续增长,平均年增长率2.1%,超过了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需要。但是,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有减慢趋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问发展很不平衡,有1/3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粮食供应量少于70年代,农村中贫困人口占近一半;农业资源退化、环境恶化,以及农产品贸易不公平与混乱的情况在逐步扩展。从国际农业发展战略看,世界农业面临着贫困、环境和农产品贸易三个重要政策问题。一、农村贫困和缓解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农业是一个传统的以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养殖业本身所占比重较小,而养殖业内部又以养猪为主,结构极为不合理。近年来,随着攀枝花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特别是2002年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将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领导力度,着力推动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人工种草养畜,使畜牧业特别是草食性节粮型畜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攀枝花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资料显示,攀枝花市1980年、1990年、2000年、2004年以及2008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22.14%、30.53%、35.73%、37.25%和43.3%,肉类总产量分别为7789吨、19466吨、42422吨、  相似文献   

15.
六安地处皖西,辖5县3区,全市人口650万,农业人口占70%。1999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88.6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9.3%。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全部加工业生产的5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科技对六安的经济振兴、社会进步举足轻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给六安市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在农业科技上取得突破,使六安市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是六安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市农业科技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快速提升,人均占有农产品数量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  相似文献   

16.
谢娟 《遵义科技》2008,36(1):27-3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肥的生产十分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日益进步,农业生产对高效复合肥的需求日益增大。磷铵、重钙和其他氮磷钾复合肥成为化肥发展的主要品种。我国磷铵、重钙等高浓度磷复合肥的总生产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占世界总产量的9%左右。磷肥的基本生产工艺是通过硫酸浸提磷矿石生产磷酸,再由磷酸生产出磷铵、重钙和其他氮磷钾复合肥。  相似文献   

17.
火红的五月,在宣州走访,蜿蜒成方的各色农业生产带星罗棋布;一应俱全的各类涉农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里,“小而全”的传统农业已没用了痕迹,“大而专”的“链式经济”正改变着这个传统农业大区的轨迹。一季度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6.3%;渔业产值增长18.5%。当季生猪出栏6.2万头,同比下降13.4%,家禽出栏400万只,增长5.3%。  相似文献   

18.
常熟市董浜镇徐市辖区,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纯棉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棉花黄萎病连年不断,棉花价格逐年下降农用物资却年年上升,农民叫苦连天。无可奈何之下,原徐市镇党委通过调查研究,实行改棉为菜,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到2002年为止,全镇3.4万亩耕地,2.8万亩种上了蔬菜,占总面积的87.5%,蔬菜收入达5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7.8%,  相似文献   

19.
榆林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8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科技含量较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未来世界农业面临的形势 世界农业生产自80年代中期以来增长缓慢.1987年增长率为0.9%,1988年仅为0.1%.1989年略有回升.增长3.2%,1990年世界粮食和农业产量的增长率为2%.1991年低于上一年的水平。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增长率快于发达国家.其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由1979~1981年占46%.到1988~19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