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1月-2月在广西南宁青少年女足冬训的16支球队做实地调查,分析我国青少年女子足球队的现状:我国青少年女足管理体制呈现多样化,以三集中为主;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力度不够;教练员与运动员配备不够合理;尤其指出女性教练员缺少且整体执教水平不高,亟待加强.同时本研究探讨了我国青少年女足的发展对策,指出要优化女足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支撑系统;改善青少年女足运动员文化学习环境;加大女足教练员岗位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女足U16教练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女足U16教练员队伍的发展策略:提高教练员待遇,建立U16球员的有偿输送体制;组织优秀外教授课,提供世界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增加学习培训的机会,提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参加2006年全国女足超级联赛的8支足球队的147名运动员进行膝关节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率为29.1%;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率为23.1%.损伤的原闽主要是膝关节力量不足、身体疲劳及局部劳损等.根据膝关节损伤机制与病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合理意见,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以参加2006—2008年重庆市中学生篮球赛的教练员、运动员、临场裁判和专家教授,以及重庆市各地市的部分中学篮球运动队的教练员、队员、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中学篮球运动队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中教练员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从事河南省少年乒乓球的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制约河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事业心与敬业精神不强、后备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欠缺、人才流失、人为干扰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程度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7个指标作为河南省各地市的主要经济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在类与类的最小距离法下,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此为基础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分为4类,在每一类中又按统一模式细分为若干亚类,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指出了各地市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竞技体操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安徽省各地市体校竞技体操教练员对运动员常规选材标准的内容选择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得出:安徽省各地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选材过程中的标准大不相同,在进行运动选材时的方式依旧是遵循陈旧的常规经验法来进行选材,经验法虽然在运动选材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体操项目的快速发展,陈旧的经验法已不能全面有效的适用于运动选材标准,必须适当的参考科学的选材标准对于竞技体操的发展才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8.
王松涛 《科技信息》2011,(13):637-637,6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适应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少年业余体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现状、管理状况、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动机、训练比赛状况、教练员状况、竞赛与训练经费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我省篮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情况,为河南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校的特色项目教练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70.5%的教练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教练员在自我发展的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了很多,甚至是没有.给出如下建议:教练员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做到经常自我反省,以形成一种正确的意识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最后要增强自我解放的意识,以一种豁达的心胸、富于智慧的工作和更具价值的愿望,达到内心的敞亮与自由,不断解放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市级业余体校排球教练员的性别、年龄以及执教年限、学历结构、职称情况、任教途径、培训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河南省市级业余体校排球教练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使河南省市级业余体校排球运动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与专业训练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差异的原因,得出结论:应加强对河南省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余训练队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同时将中小学校纳入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抓好中小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和普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体校田径投掷项目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体校开设投掷项目,但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狭窄;教练员的职称、学历结构较低;运动员选材科学化程度较低;运动成绩整体水平较低;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较差;近三年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情况不理想等因素制约着陕西省各地市体校投掷运动员的成绩。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镇化的内涵,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活和空间五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文案调查搜集了相关指标数据,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排序,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进行归类并总结各区域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广西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跆拳道运动现状进行相关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广西跆拳道竞技水平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市水平差别较大;教练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低是影响广西跆拳道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高水平的训练、比赛环境、裁判队伍、经费等问题也是制约广西跆拳道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董伟毅  赵建 《科技信息》2010,(10):I0261-I0262
对山东省各地市体操学校的教练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摸清了山东省竞技体操教练员队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1)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标准,教练员的数量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2)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高学历的教练员仍然比较少,学历的含金量不足;教练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教练员培训班,教练员参加的专业培训太少等方面。3)部分教练员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对四川省少年女足运动员甲、乙组共337人的生理机能(包括实足年龄、骨龄、身高、体重、肺活量、心率、血压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其骨龄和实足年龄的差值将运动员分为三型(早熟、正常和晚熟),以此推测其生长发育概况,还计算了运动员的肺活量/体重比值,并以此值估计运动员组织内(特别是骨骼肌内)供氧量的大小和其运动耐力强弱。并分析了运动员的月经初潮与今后运动员训练及生长发育的关系。调查了部分运动员的运动后心率和血压,分析两者变化与判断运动训练效果的关系。对个别队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肺活量进行了一年的追踪调查,根接一年来各种数值的变化,分析其运动训练的成效。根据以上调查资料作者提出了少年女足运动员的选材意见。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利用河南省2000-2012年的经济数据,采用平均指数分析法,分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业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增长速度.结果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空间差异现象较明显;由于自然禀赋不同,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各地市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能盲目的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最后,根据各地市的发展现状,确定经济增长的四种类型,并提出不同类型区的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建 《科技信息》2009,(26):I0242-I0242
本文对山东省各地市体操学校的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清了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管理体制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6,(8):1363-1368
选取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有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排序和评价.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将其作为对应的投入产出指标,然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对各地市循环经济进行测算排序和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河南省各地市循环经济效率发展状况,并根据测算结果对各地市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贵仓  麻永建  樊新生 《河南科学》2011,29(8):999-1001
运用熵权法对河南省各地市的村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用地水平进行评价,揭示出全省现状村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为村镇建设用地潜力挖掘与释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