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昆虫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寄生虫感染欧洲造纸胡蜂后,能够彻底改变欧洲造纸胡蜂的身体和行为,让它们完全听从寄生虫的命令。欧洲造纸胡蜂也因此完全抛弃了由基因所赋予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离开自己的蜂房,开始一段复杂的长途死亡之旅。在这期间,一些被感染的欧洲造纸胡蜂还会变成临时蜂后,不过,那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假蜂后。  相似文献   

2.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昆虫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寄生虫感染欧洲造纸胡蜂后,能够彻底改变欧洲造纸胡蜂的身体和行为,让它们完全听从寄生虫的命令.欧洲造纸胡蜂也因此完全抛弃了由基因所赋予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离开自己的蜂房,开始一段复杂的长途死亡之旅.在这期间,一些被感染的欧洲造纸胡蜂还会变成临时蜂后,不过,那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假蜂后.  相似文献   

3.
一项新研究揭示.一些黄蜂具有识别其他黄蜂面孔的惊人能力。此前的研究已发现,作为黄蜂的一种,胡蜂能辨识并记住同类的脸至少一周。科学家根据胡蜂群中有多个蜂王推测认为.胡蜂之所以演化出面孔识别能力,是为了更准确地界定自己在蜂群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昆虫可食,而且是一种极富有营养的高蛋白食源。昆虫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据专家分析,蝗虫体内含有蛋白质50%~75%、脂肪5%~18%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我们对胡蜂虫的分析结果表明,胡蜂虫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而且含量较高。冬虫夏草氨基酸含量为22.7%,而胡蜂虫为冬虫夏草的2倍。世界各地除欧洲人外,几乎都有食昆虫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窗     
动物世界的“地位标志”在动物世界中 ,“地位标志”指的是能提供关于标志佩戴者的社会地位的信息的标志。11月11日出版的《Nature》杂志封面是一个常见胡蜂 (Polistesdominulus)的面部特征。这种胡蜂极为丰富的面部特征变化是与其社会地位和搏斗能力相关的 ,这是在无脊椎动物中第一种已知的以视觉特征为基础的地位标志。有一个问题让人不解 ,即这些标志地位的特征具有明显的任意性 :形成这种标志的成本并不很高 ,但却能真正反映具有这种标志的胡蜂的社会地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这种标志是通过与其相关的社会成本来保证的 ,造假者将受到…  相似文献   

6.
人们早就知道,野生鸵鸟有共同产卵的习性,在地上挖个浅窝,几只母鸵鸟就在窝里陆续下蛋.而由其中一只与公鸵鸟一起负责孵化和照管幼雏.果真如此,就可以认为负责保护的母鸵鸟在窝中对其他母鸵鸟表现了利他性的行为,但是事实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伯特伦(B.Ber-tram)在肯尼亚的Tsavo国立公园花了两年时间研究“马萨伊鸵鸟”(Struthio Camelus massaicus)的“社会行为”.根据伯特伦的观察,2~7只母马萨伊鸵鸟在一个窝里共下蛋30~40个,而负责保护的母鸵鸟实际上只不过孵化其中的20个左右.其余的10~20个则被它推出窝外,在离窝1~2米远的地方,遭到被灼热的阳光晒死的命运.负责保护的  相似文献   

7.
在热带,有数百种鸟类求助于能蜇刺的昆虫——黄蜂、蜜蜂、大胡蜂和蚂蚁等的保护。通常和这些昆虫作邻居的是那些鸟巢比较大,难以隐蔽的鸟类。 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丛林里,有些垂悬的树枝上可以发现挂着的巢。其中有些巢很大,状似口袋,确切地说好像是一个用作大玻璃瓶套那样的网子;另一些巢较小,常常成球形。两种巢往往筑在相邻的树枝上,大的是鸟巢,小的是黄蜂巢。 文鸟和黄蜂为邻不是偶然的。没有自卫能力的文鸟故意在黄蜂巢旁造巢,这是希望保护自己和  相似文献   

8.
鱼类促性腺激素在文昌鱼哈氏窝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3,38(9):840-840
张致一及其同事曾证实文昌鱼哈氏窝对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LH和FSH)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方永强等发现了文昌鱼哈氏窝匀浆中含有一种促性腺激素物质,并用电镜观察证实了这种物质存在于哈氏窝上皮细胞中。但Sahliil未能证实文昌鱼哈氏窝与脊椎动物垂体激素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新近,Nozaki和Gorbman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发现了人黄体生成素β-亚单位(hLHβ)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在哈氏窝中呈现免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想简短地将人民中国和波兰在电力和电工方面做个比较。我们有很多共同的问题。两国都在建设22万伏的线路,两国都在制造11万伏的大型变压器,并开始22万伏的电器的生产。两国都没有制造大型发电机,也都没有高功率的  相似文献   

10.
昆虫窝卵数:现象及其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广泛存在生物体产卵成批(窝、块等)现象(如姐妹利间异同、频次分布、季节动态及年间变异)等昆虫系统发育和个体生长(如解剖学特征、个体大小、年龄(产卵顺序)等内因和环境资源(寄主植物、昆虫、温度、水分等)等外因对窝卵数(clutchsize)均有一定影响,同一窝卵中的个体受捕食、被寄生、姐妹手足竞争、卵粒大小、个体大小、生殖力、性比等子代适合度因子也受窝卵数大小的影响,本文总结以上各现象提出一关系模型.以较为综合的“窝卵数与继续繁殖间的平衡”假说,从理论上阐述昆虫决定窝印数的机制,并讨论窝印数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些黄蜂用取自蜂巢外面的蜡质涂抹自身,用以显示出其所属的群体。如果将它们身上的蜂蜡去掉,同一蜂巢的伙伴不但不能识别它们,而且将它们驱走,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特里萨·辛格特与卡尔·埃斯佩莱如此说。一种称为长足胡蜂的黄蜂,用  相似文献   

12.
“松鼠王”     
正animal动物日前,美国威斯康辛州一名男子在树林里发现5只尾巴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连体"小松鼠,当地人称其为"松鼠王"。该男子把"松鼠王"带往当地的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兽医将这些松鼠麻醉后解开了它们的尾巴,并把尾巴毛中夹杂的干草和松鼠筑窝所用的塑料条也一并去除。兽医认为,"松鼠王"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松鼠在拥挤的窝里互相推挤,身体扭来扭去,导致尾巴缠在一起;二是用于筑窝的材料把已经缠住的小松鼠尾巴缠得更紧。  相似文献   

13.
抱腿撞裆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当敌用直拳、摆拳击打我头部时,我迅速进步闪身下潜,两手抱敌左腿(左手抱膝窝,右手抱小腿或脚踝),  相似文献   

14.
成熟离窝 北美洲的白足鼠和另外两种田鼠,喜欢结伴嬉戏,可是一旦它们能独立生活就会远离旧穴,到另外一个地方找伴侣,永远不会回旧穴找儿时的同伴.  相似文献   

15.
方永强  黄威权  陈蕾 《科学通报》1999,44(4):385-388
用GnRH抗独特型抗体和AP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GnRH受体在文昌鱼神经系统(脑和神经管)、哈氏窝和性腺的免疫活性进行了定位。发现在文昌鱼脑和神经管内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以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的哈氏窝上皮细胞均存在GnRH受体免疫活性。同时,还发现不同发育时期性腺(卵巢和精巢)中也存在GnRH受体。这些发现为GnRH受体介导脑和哈氏窝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调节,以及了解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轴-脑-哈氏  相似文献   

16.
美国摄影师Conrad Tan听说在旧金山30 km外的一座山上有两只可爱的磨锯猫头鹰.为了一睹它们的风采,他便背着照相机赶往那里. 到达那里后,Conrad Tan看到树上人工搭建的木制鸟巢里有两只磨锯猫头鹰,它们正探出小脑袋向往张望.于是,Conrad Tan耐心地等着它们出窝,以捕捉更好的镜头.不一会儿,两只磨锯猫头鹰飞出窝,落到树枝上.它们其中的一只露出灿烂的笑容,还发出"咯咯咯"的叫声,仿佛是听到同伴讲了最有趣的笑话,又仿佛是在欢迎Conrad Tan的到来.Conrad Tan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幕——将磨锯猫头鹰的笑容定格.  相似文献   

17.
生活在新西兰的竖冠企鹅在繁殖时会先后产下两枚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卵,而做父母的总是会将先产下的较小的一枚卵踢出窝外。为什么竖冠企鹅在消耗大量精力产下两枚卵后却又将其中一枚抛弃呢?为什么第二枚卵总是比第一枚卵要大一些呢?  相似文献   

18.
促黄体素(LH)在文昌鱼哈氏窝中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致一 《科学通报》1982,27(15):946-946
哈氏窝组织是一个沟状结构,位于文昌鱼轮器的前部,人们长期以来推测它可能与脊椎动物的垂体前叶同源,但是没有确凿的生理学证据。最近我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证实了LH免疫阳性颗粒呈现于哈氏窝的上皮细胞中,这个发现在系统发育上有着很大意义,因为它首次提供了确切的依据,证明文昌鱼的哈氏窝与脊椎动物的垂体同源。  相似文献   

19.
这是接上期的我国大型科学设施综述连载。在前两期介绍了"基本"粒子和原子核层次的大科学装置之后,本期介绍原子和分子层次的大型科学设施,内容涉及同步辐射装置、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国先进研究堆和散裂中子源。  相似文献   

20.
文昌鱼排卵(精)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进化上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文昌鱼的生殖生理,长期以来了解甚少。近几年来张致一等对文昌鱼生殖过程中的激素调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到文昌鱼哈氏窝上皮细胞存在多种肽类促性腺激素的阳性颗粒。本文作者曾进一步发现在文昌鱼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LHRH(类似哺乳动物和鲑鱼的LHRH)和多种阿片肽激素,而且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