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井田内主要构造断裂的导水性,为断层岩柱留设提供依据,运用有限元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陶厂石膏矿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断层F17附近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在F1及F2断层附近的石膏矿体中存在拉应力,在石膏矿体中的应力水平相对较低且均一。断层附近的Z方向的应力相对石膏矿体的应力低。应力矢量分布中拉应力矢量主要分布在石膏矿体靠近断层附近,随着石膏矿体与断层距离的增加,逐渐转化为压应力,而在断层的交汇处压应力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开平煤田吕家坨矿7#煤层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煤层断裂构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吕家坨井田发育褶皱构造,煤层走向变化较大;主要构造线近EW向,最大主应力近NS向;构造发育呈复杂一中等一较复杂的分带特征,复杂区的延伸方向主要近NW向;D4F1断层从浅部向深部落差增大,D4F3断层延伸方向近EW向,落差较大。该研究可为煤矿的工程布设与煤层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康井田煤系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构造地质学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小康井田3组褶皱、5组断层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从区域构造背景、构造应力场演化揭示了该井田地质构造的形成期次,即先后形成了压性结构面(以褶皱轴面、逆断层面为代表)走向呈北西西、北东东、北北西向的构造系统;分析了后期构造形迹迁就和改造先存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转化,其中,由于断层多期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构造抬升、应力松弛使绝大部分断层现今表现为正断层;指出走向为北北东向同沉积正断层对原始煤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其他方向的断层尤其是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断层,主要表现为成煤后对煤层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苏桥井田自然地理环境和岩层含水性,断层的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矿床充水因素,并对该井田的±0 m水平和-200 m水平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为矿山开采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了解许厂煤矿地质构造特征与断层、褶皱的关系,更好地为煤层开采服务,根据许厂矿区内大量断层、褶曲的构造形迹和分布规律,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质构造发育特征,从矿区所处聚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入手,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对矿区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许厂井田内发育一组走向北东、向南西倾伏的宽缓褶曲和一组北西向次级褶曲,断层以走向近南北的西倾高角度正断层和走向北西的南西倾高角度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表明井田内断层受区域性大断裂的显著控制作用。矿区构造是经历了三期构造运动的结果,不同期次构造组合形成了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大安山矿冲击地压危险性与井田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大安山矿地应力测量结果,全面分析了大安山矿地应力场的类型、作用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分析大寒岭倒转向背斜的形迹、剖面特征及其对井田地应力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水平构造应力在大安山井田应力场中起控制作用,井田应力场为典型的构造应力场,井田内最大主应力为NW-SE向.大寒岭倒转向斜发育的次级褶皱——百草台倒转向斜轴部区域应力集中,为向斜南翼的2~3倍.大安山矿处于极高应力状态,具备发生冲击地压的构造应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顶峰山矿区水文地质特征与防治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峰山矿井地下水系统包括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煤系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栖霞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老空水;矿井充水水源有大气降水、含水岩组、断裂构造带和老窑积水,其中对矿井有突水危险的主要是导水性断层和老窑积水;由于矿井内发育的导水性断层为岩溶水进入煤系提供了通道,防治水的重点工作是探查导水性断层和老窑积水区,导水性断层的探查主要采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探测方法;防治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截流堵水、疏水降压和注浆加固等措施;老窑积水主要分布在F5断层以北地区,采取钻探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查,主要防治方法为留设防水煤岩柱和探放水。  相似文献   

8.
以F10正断层为主的近东西向断层是花家湖矿区的主控断层,对于其导水性以及采动影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借助于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对花家湖的勘探工程,对矿区主控断层的富导水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矿区7条过F10断层的石门没有涌水现象;穿过F10断层的钻孔岩芯都为断层糜棱岩,均不漏水; F10断层带的抽水试验显示断层带是贫水的,单位涌水量为0. 0000419 L/s·m,水位历经200天仍未恢复到初始状态等资料证明F10断层不导水。根据F10断层受采动数值模拟,认为在750 m深的条件下,采矿对断层超前影响范围为30~45 m,断层防水煤柱的极限宽度为45~60 m(安全系数为1. 5)。  相似文献   

9.
白沙南井田位于龙永煤田东北部,属苏邦煤矿区的一部分.该井田普遍发育缓断裂构造,为了更好地开发井田,对白沙南井田发育的5条缓断裂构造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其成因以及对煤系的控制作用,确定了F106断层下盘童子岩组三段地层为主要勘探对象,对指导白沙南井田的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洪山殿煤矿鲤鱼塘井田的38个节理观测点和54条断层资料的数理统计,结合显微构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以及勘探线剖面的复原,恢复了该区三期古构造应力场,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构造结构面,并对其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10,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1.
在复盛煤矿利用瞬变电磁有效地探查测区内采空区积水范围及采空区边界和测区内断层的含导水性情况。基本查明了测区内二1煤层及其顶底板富水异常区,采空积水区的分布范围和相对强度、断层等构造的含导水性等,提出了采煤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霍州矿区断层构造的分形特征与渭河盆地东区基本相同,都形成于张扭性的动力学环境;矿区内各井田的断层分维值以白龙井田最高,团柏井田最低;分维值的大小体现断层构造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3.
兴隆庄井田小构造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井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并依据勘探和生产揭露资料,分析了井田小构造,特别是小断层的发育特征和规律,以及对煤矿综采生产的影响,探讨了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构造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受控于地质构造条件,大型断裂导水性较差,内部中小型断裂对矿井突水起控制作用。对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葛泉井田褶皱与断层构造都十分发育,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于井田构造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恒  霍永盛 《科技信息》2013,(15):410-411
方庄煤矿位于焦作煤田东北部,主要受北东向区域大断层(薄壁断层F41、九里山断层F14)、北西向断层(赤庄断层F68、方庄断层F1)控制。矿区总体构造为一单斜构造。本文通过对方庄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含、隔水层特征,地下水动态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等因素的分析,认为现矿井以底板L8灰岩含水层充水为主,随着采掘深度的不断延伸,对矿井开采有效地防治矿井透水,消除或降低淹井事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 将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 3 期: 二叠纪末、侏罗纪末( 或延续到早白垩世末) 和新近纪以来。根据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北西西-北西向、近南北向, 北北东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 进一步对整个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盆地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EH4电磁方法在断层定位及导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对断层进行定位并查明其导水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EH4电磁成像方法是CSAMT和MT的结合体,具有轻便、灵活、分辨率高等优势。通过在山东新宏煤矿进行断层定位及导水性探测,说明EH4电磁方法在确定断层的位置、落差及导水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煤矿断层构造对开采条件、瓦斯突出、矿井突水等均有显著影响.根据勘探和开采资料,分析口孜东井田13-1#煤小断层的发育特征;依据分形几何理论和相似维求测原理,对13-1#煤层顶板构造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该煤层顶板小断层多分布于大断层两侧;走向以NE向和近NS向为主,断层倾角较大,多为60° ~70°,且变化较小;依据分维值,煤层顸板断裂构造划分为复杂区、中等区、简单区三种类型,构造复杂区多位于大断层两侧附近,简单区多处于距大断层较远的区域.该研究对煤层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穆思宇 《科技信息》2011,(23):I0382-I0383,I0262
阐述了梵王寺井田的构造情况,总结了本井田主要褶曲形态和断层的产状及特点,为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煤炭开采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芯包体测量方法,对东欢索井田两个水平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得出东欢坨矿地应力场属于水平应力场,井田内存在着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的结论。测量成果为井下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巷道合理布局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井田岩体应力状态和应力场的区域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