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生缘》小说与电影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优秀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小说《半生缘》文本中的全知全能视角及女性主义立场在其同名电影中以交叉视角出现,其立场的变化也导致了女性批判力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电影《白鹿原》在角色塑造、故事叙述、场景布局等方面的鉴赏,并与原著小说进行对比,进而评价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3.
小说《白鹿原》的三重主题都具有异调性。仁义主题既正面张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精神,又表现了旧时代那种"仁义"的非仁爱非正义的一面。女性性爱主题表现了反封建的现代性爱意识,但没有洗尽民间女性偷情故事的"酸黄菜"味。共产党革命主题既倾心歌颂了共产党人的斗争,实际上又显示了革命与仁义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虽然《白鹿原》没有采用《百年孤独》那种由将来回忆过去的时空倒流式情节结构方式 ,也没有模仿《百年孤独》那种离奇怪诞的语言叙事方法 ,但是它以其宏大的历史视角 ,纷繁的情节内容 ,典型的人物性格 ,冥冥中牵制着人物命运的历史文化重压 ,神秘的白鹿精灵 ,可怖的白狼幻影 ,怪异的鬼魂哀号 ,诡谲的乡贤预言等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魔幻神秘色彩 ,在相当程度上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秘史 ,一部成功的中国化了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5.
同在九十年代,同样写了性描写,具有同样轰动效应的《废都》与《白鹿原》,却有着不同的创作心态。有“文曲星”之称的贾平凹由于个人创作思想的变化和自身生活境遇的影响,以颓废的心态创作了颓废的《废都》;而一直默默无闻的陈忠实,却凭二十七年的创作积累,以及对完成大命题长篇的强烈使命感,在知天命之年完成了关于民族心灵的秘史─—《白鹿原》。  相似文献   

6.
《风声》:小说与电影文本的叙事视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比较小说《风声》与电影《风声》的不同特点以及分别产生不同的叙事的效果。《风声》小说与电影文本在叙事视角上各有特点:小说《风声》是一个具多重叙事视角的文本,它注重叙事视角技巧的运用,以彰显叙述层次上的对比性张力、突出小说的内涵。而电影《风声》则主要采用相对单一的旁观者全知叙事视角来讲述故事,它注重从观众对故事情节、悬念的期待来设置叙事视角,以达到情节结构上的险象环生、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7.
陈忠实和曹文轩都是很重要的当代作家。其代表作《白鹿原》和《天瓢》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小说中的白鹿与白马驹、朱先生与范瞎子以及主要人物白嘉轩和杜元潮构成了两部小说既相似又相异的艺术趣味,并分别在各自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影《边走边唱》改编自小说《命若琴弦》,小说和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但情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彰显了各自的不同内涵:小说表现了人类对生存之路的追寻和永远在路上的生存状态,而电影则突出了对极端的理性精神、愚昧的家族制度和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批判,最终却失去了观众。  相似文献   

9.
作为香港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女导演,许鞍华善于塑造女性形象,我们从她执导的女性电影里,可以隐约窥见导演许鞍华对女性悲剧命运的独特理解与思考。桃姐的命运与许鞍华的电影宿命颇有相似之处,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许鞍华的电影追求,我们或许可以很好地体察其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承担了阐释新中国形成的“历史规律”的任务,而《红旗谱》讲述乡村革命历史故事,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纷争融进国共斗争的历史格局中,加以史诗的笔法,成为“红色经典”。八、九十年代的“新历史小说”则将历史加以“故事新编”,《故乡天下黄花》、《白鹿原》仍以史诗讲述乡村革命历史,但以新的叙事技巧,解构了自《红旗谱》建立起来的“红色神话”,显示了民间的历史眼光和新的意识形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比较《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可以从它们共有的全景式写法、群体意识、梦幻与真实相通的世界、被打破的大同世界、真爱的控诉、不屈的原始生命力等六个方面发现两者在探讨人类命运、人类苦难的严肃主题和在表现各自本民族的群体意识、体现民族的特点上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电影《一九四二》运用形象直观的镜头语言从多个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中描述的历史情境,凸显了人性的美与丑,带给观众直接、震撼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由于电影表现方式受时空限制而弱化了文字语言特有的内涵。电影和小说在叙事方式上各有侧重,在主题层面又彼此相互辉映,使得受众对一九四二年历史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似文献   

13.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讲述的都是发人深省的文化伦理故事。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传达的存在就是合理、宽恕敌人就是宽恕自己的文化伦理主题,在某种程度上泛化了当下的时代话语和人们的生活态度;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阐述的大家都是亲人、谁也没有敌人的观念,则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主题的合理延伸和合法演绎,二者传播的理念具有同质异构的特征,都指向人类的文化伦理追求,都蕴含着文化伦理的力量和光芒。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动画与伦理的共赢,做到了时代性、民族性与当下性的深度统一,也对如何营造和形成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独特话语方式及其民族化表现模式,作出了引人关注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小说《碧洛雪山》是云南哈尼族作家存文学创作的优秀作品,改编成电影剧本《碧罗雪山》,从互文的角度看,兼具文本和前文本特色。小说《碧洛雪山》是一个表面讲述村子搬迁事件,但却深含寓言意义的故事,以社会的真实指向个人的底蕴,在民族的信仰中,具体说是在图腾文化中反衬人性的表现。文本在此建构了一个巨大的隐喻象征场所。同时,文本叙述表面为人熊矛盾,其实隐合的是人在权利面前的软弱,人与权力的矛盾。外显的杀熊情节其实与另一个潜在的体系——权利之间存在意义联系,这是一个更大的、也更为隐蔽的寓言所在。与小说比较,电影《碧罗雪山》除了人物生活的环境没变化之外,风格、主题和情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说主题原本具有丰富的多向性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贡献了一个主题,黑暗的权利交易又贡献一个主题。影片则单纯表现人与自然在现代法律制度下的和谐守望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影片按照写实主义手法对文本进行了全面改写,力图通过麦地村,还原峡谷人群一份真实的生活思考:面对现实,传统与当代如何相互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作品主题,表现方法和社会理想三个方向对《瑞普·凡·温克尔》与《桃花源记并诗》中的理想追求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和思想倾向的差异,在作品中其各自的表达方式和理想追求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和张爱玲小说将高雅的书面语和通俗的口语运用到小说叙事中,表现出通俗本色、浅近形象和雅俗相谐、亦雅亦俗的语言风格,但无形之中二者又呈现出"中国化"与"中西合璧"的叙事语言风格之差异,彰显出张爱玲对《红楼梦》叙事语言继承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在《白鹿原》这部可以称得上是史诗的大作品中,作者陈忠实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个族长——白嘉轩形象,同时作者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 那个在丈夫刚死两个月,就给儿子白嘉轩娶回第五房媳妇的白赵氏,在第五房媳妇死后,又以二十石麦子和十捆棉花的高价娶回第六房媳妇。在第六房死后,又急于娶第七房,她在娶媳妇问题上表现的固执超过丈夫。连儿子嘉轩都惊奇地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和果决实际上已超过父亲,更少一些瞻前顾后的忧虑,表现出认定一条路只顾往前走而不左顾右盼的专注和果断。这样,赶在父亲的头周年祭礼到之前一个月,正当桃花三月的宜人季节,第六个媳妇在呜哇呜哇的唢呐喇叭的欢悦的喜庆曲调里走进门楼来了。……  相似文献   

19.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自问世以来,以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和展现的厚重的历史画卷吸引了众多的读者。作者在词汇方面的匠心独运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之一。小说文本在词语的锤炼方面以多样的词语叠用形式、丰富生动的方言词语引人入胜,一些连用、衬托等手法技巧的结合使用,更加显现出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睿智。这样不仅使作品别具特色、妙不可言,而且在语言上也是作者对于自身写作的超越。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能够更进一步窥探关中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去追溯那个远去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电影《一九四二》对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的改编主要表现在主题阐释更多元化、情节更强调故事感、人物形象更有层次等三个方面。电影与小说相比,风格基调更为丰富厚重,接受性更强,影响更深远;电影通过对小说的改编而挖掘、发挥了文学文本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