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我的班级调查问卷"和"青少年公益心调查问卷"调查了温州、宁波、衢州3个城市五所中学的445名中学生,探讨中观系统因素中的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榜样和班级环境对青少年公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及过分干涉对青少年公益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对青少年公益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班级环境中的同学关系和秩序与纪律对青少年公益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家庭教养方式特点,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选取300名大学生,采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IA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实测。结果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6.3%;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积极心理学方面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西华师范大学23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教养方式上,父母对男生采取较为严格的教养方式,而对女生则采取较宽容的教养方式;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能更多地体会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爱;2.从心理健康水平来看,男生能比女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在情绪控制和目标追求上表现得比文科类学生和艺体生好;3.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父母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而父母的偏爱对其没有明显的影响。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否独子、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人际信任与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FF1、MF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父母惩罚严厉(FF2,MF4)和拒绝否认(FF5,MF3)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蒙汉族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父母教养方式的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一般调查问卷对722名蒙汉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除父母温暖理解因子外,汉族学生其余EMBU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蒙古族;蒙古族女生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得分高于男生;汉族大学生在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得分上无性别差异.结论:蒙古族父母在子女教育上较汉族相对宽松;两个民族的父母都倾向于给予子女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且在其家庭教养方式中,均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姚艳艳 《科技信息》2008,(8):237-238
本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70名大二女生进行测量,探讨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问的关系,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的检出率依次是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与异性交往方面,待人接物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发现,在与异性朋友交往方面以及父母的偏爱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的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等因素对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未构成重大影响;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使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增加,而积极的教养方式会使困扰减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特质焦虑问卷(TAI)对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大一至大三共48名聋人大学生进行调查,旨在探讨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情感的温暖、理解(FF1、MF1)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负相关,而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分干涉(FF6、FF3、MF2)、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偏爱被试(FF4、MF5)、父母的严厉、惩罚(FF2、MF4)与聋人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呈正相关,即父母教养方式对聋人大学生特质焦虑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应该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洪菊  赵莹  吕善辉 《科技信息》2010,(36):392-392,39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防御方式问卷(DSQ)测量一、二、三、四年级的大学生120名。结果:父母拒绝否认与惩罚严厉因子与SCL-90的总分正相关,父亲情感理解温暖与SCL-90负相关;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中间型的防御机制和掩饰度与SCL-90的总分正相关。不成熟防御机制、掩饰因子、母亲拒绝否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对SCL-90总分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防御方式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侗族地区高中230名侗族高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男女生在父母各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2)该地区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文化程度在父亲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和母亲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3)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的收入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贾秋月  王文  陈学彬 《甘肃科技》2014,30(19):79-81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如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整合性研究依据。选取786名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EMBU)、个性(16PF)、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心理控制感(IPC)等问卷测试。大学生组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大学生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分均低于修订版中文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父亲的过度保护(FF6)、母亲的拒绝否认(MF3)和惩罚严厉(MF4)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的影响最大。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有较好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其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吉林某高校180名学生,采用CIAS和EMBU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显著;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显著高于父亲,而父亲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则显著高于母亲;父母对应的教养方式之间除过分干涉与保护因子为低强度的正相关外,其余因子均为高强度的正相关.结论:传统的严父慈母型教养方式不能有效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父亲过分干涉与保护会提高网络成瘾倾向;父母的教养方式侧重点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姣  张云刚 《科技资讯》2007,(29):111-111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一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学业成绩提供依据.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高一734名新生进行了测试,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多因变量线性模型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父母教养方式角度揭示大学生人格成因,阐释影响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家庭教育因素,以求促进大学生人格状况的改善。方法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2009级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测评。结果男女生人格特征在P因子和L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多项因子对大学生人格特征有预测作用。结论新时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依然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对27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了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父母亲对子女要有充分的情感上的温暖与理解,只有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和偏执等方面;性别因素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差异;父母是否离异、下岗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产生影响,但离异因素在父亲的严厉、惩罚,下岗因素在父亲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教养方式的部分因子产生了影响;父母亲积极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学生的心理焦虑,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增加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探讨影响女大学生母性意识的因素,采用自制女大学生母性意识量表对福州大学城1 125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专业女大学生在母性意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居住地、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不同期望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是否赞同父母教养方式、不同教养方式、不同父母类型、是否有恋爱经历的女大学生在母性意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教育、家庭、恋爱是影响女大学生母性意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初中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在性别、城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本研究运用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22名在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整体上,农村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3)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旱负相关:(4)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了探讨城市高中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状况,采用了我国岳冬梅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贵阳市4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异对其教养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量表、岳冬梅修订的EMBU父母教养方式评估量表及自编背景问卷对贵州省普安县154名农村留守初中生做了心理安全感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初中生的总体心理安全感在父母婚姻品质上差异显著;总体心理安全感分别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方式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显著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是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的良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