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科研处从农业部获悉,以我院王士杰副教授为主研制的小麦新品种“豫教2号”2006年3月1日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030452.6.“豫教2号”小麦属于耐晚播中早熟品种,其产量超过对照品种3—6%,耐晚播性能和抗病性抗倒性能不仅超过对照品种,而且超过黄淮冬麦区南片正在推广种植的品种,其千粒重可高达60克(通常在53克以上),也是黄淮冬麦区历史上所没有的.该品种籽粒黑胚率低、商品性特好,在湖北省襄樊地区和荆门地区试种表现特别优异,有望成为长江流域的主推小麦品种.另悉,2004—2005年度学院和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推广种植10万亩新品种小麦,累计增产200万千克,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秦皇岛地区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于2016年引进7个强筋小麦品种(中优206,师栾02-1,中麦629,京花9号,济麦229,济麦20,京9428),统一种植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试验站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的品种是京花9号,其次是京9428和师栾02-1。产量最高的是济麦20,其次是济麦229和中麦629。就蛋白质组分而言,清蛋白和球蛋白质量分数最高的是师栾02-1,其次是济麦20和济麦229。谷蛋白质量/醇溶蛋白质量最高的为中优206,其次是京9428和京花9号。综合考虑产量和专用品质适合在秦皇岛地区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为济麦229和中麦629。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冀中北地区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科研基地选用9个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测定了不同小麦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最高的品种是农优3号,其次是中麦629和济麦229;农优3号和济麦229的叶面积指数分别为5.0和5.7,经济系数分别为0.49和0.45,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均衡发展;济麦229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高达161.6 g·kg~(-1),籽粒氮素积累量位居第2,仅次于农优3号。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表现,在冀中北地区适宜推广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为济麦229和农优3号。  相似文献   

4.
鉴定、选拔适于我地区三熟制栽培的早熟、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是当前生产发展的需要。我所根据省农林局布置的大、小麦区域试验计划,进行了大、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现将情况叙述如下:一、试验概况1.供试品种,除了由省农林局统一布置参加省区域试验的小麦品种:矮四九、荆州10号、早红3—7、早白1—1、九兰、908等六个;大麦品种:114(米麦)、早熟3号等两个外,本试验还增添了安徽11、早红3—4—1、鄂麦6号、钟山6号、1046等五个小麦品种。其中以908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临夏州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玉米品种,2009年-2011年,共引进7个饲用玉米新品种进行双垄沟播种植试验。结果:富农1号:豫玉22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二阴半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二个品种适合在川原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分别采收于云南、青海的12个常规苦荞品种为试验材料,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其种子的千粒重、纯度、穗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并评价其种子质量。结果显示:青海和云南的12个品种纯度均高于96%;青海的10个品种千粒重大于20 g,云南的只有6个品种千粒重大于20 g;青海有5个品种存在穗萌发现象,云南有9个品种存在穗萌发现象,其中穗萌发最严重的是‘六苦04’,两地种子穗萌发率均在4. 0%以上;贮藏半年后,青海采收的‘黔苦6号’、‘黔苦5号’、‘苦荞1307-893’、‘晋苦荞6号’、‘云荞2号’、‘六苦04’、‘云荞1号’、‘川荞3号’、‘酉苦1号’和‘晋苦荞2号’仍具有种用价值,而采自云南的‘黔苦6号’和‘六苦04’则失去种用价值。结论:模糊隶属函数法可用于苦荞种子质量分析,多数苦荞品种在青海种植时种子质量更佳,采自云南的‘酉苦1号’表现最好,两地种植时评分均较高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酉苦1号’。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青海省海东富铁地区小麦籽粒中铁元素的含量,测定了种植在该地区60个青海省育成小麦品种籽粒中的铁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籽粒中铁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63.2mg/kg,远高于国内同类研究,该地区生产的小麦应属于富铁小麦.同时小麦品种间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最高品种是含量最低品种的2倍,为进一步改良和提高该地区的小麦籽粒中铁元素含量提供了种质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8.
以洛旱6号、洛旱2号、烟农1212、烟农19、连9916、石麦18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35%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势、叶绿素含量、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小麦抗旱育种的筛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PEG胁迫下,6个品种中洛旱6号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叶绿素含量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最小;洛旱2号相对电导率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最小,相对其他品种水势较对照组降幅最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呈极显著提高.6个品种幼苗叶片F_v/F_m值、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_p)和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的趋势,其中洛旱6号和洛旱2号相对其他4个品种降幅最小.对6个小麦品种的各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计贡献率提取了2个主成分.通过计算各品种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并采用质心聚类的方法进行系统聚类,将6个小麦品种按抗旱能力分为3类.结果表明,6个供试小麦品种抗旱能力有所差别.在PEG胁迫下,洛旱6号的生长受抑制程度最小,光能利用率最高,膜透性受到的影响相对其他品种也较小,表现出对干旱胁迫较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青海省本地品种乐都长辣椒为对照,引入国内育成的5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筛选适宜西宁地区节能日光温室辣椒主栽新品种,试验表明,中椒10号,WH7号在早熟性,总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适宜在西宁日光温室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凉山州藜麦品种多点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Finlay和Wilkinson模型及品种与地区互作效应估算,分析了Blanca(v_1)、Black pixankalla(v_2)、Pasankalla(v_3)、西选17-8(v_4),陇藜1号(v_5)、陇藜2号(v_6)、陇藜3号(v_7)、青藜1号(v_8)等8个藜麦品种的在凉山州的丰产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产量表现存在着极显著差异,v_4为高产较稳定型品种,在不同的试验场点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具有较好适应性,v_1、v_5为高产不稳定型品种,在适宜的地区产量表现较好,具有特殊的适应性,v_8、v_2、v_6为较高产稳定型品种,产量尚可,但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v_7、v_3为低产稳定型品种,不适宜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优质小麦品种选用及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彩荣 《安徽科技》2003,(10):34-34
1.制定规划,规模种植 在小麦种植地区,应根据国家和地方对各类不同品质小麦的需要,规划建立不同品质类型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如:面包、面条和馒头专用型小麦应在土壤氮素水平较高、土质偏粘的淤土、砂浆黑土和中壤土集中的地区种植;饼干、糕点专用型小麦应在沙质土壤集中的地区发展.在规划中,每个县或每个乡镇应重点种植1~2个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有计划组织生产和经营,进行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逐步做到专产专用,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优质小麦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了超大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F1代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份超大穗小麦中共检测到7种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Glu-A1位点,出现了两种亚基,null和1亚基,Glu-D1位点只有2 12一种亚基,而Glu-B1位点上亚基类型最丰富,有4种类型,尤其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复合亚基组合形式7 9 8和7 9 14 15。遗传分析表明,在超大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F1中,双亲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呈显性遗传,且显母性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王敏 《科技资讯》2023,(21):162-165
1961—2020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无霜期呈逐年延长趋势,延长的速率为6.1 d/10a;河套地区大于0℃积温呈增加趋势,以111.1 (℃·d)/10a的速度增长。热量和无霜期的增加,为复种制度推广提供了保障。“春小麦+饲草大麦”“饲草大麦+移栽向日葵”两种种植模式均取得成功。从气象角度摸清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规律,综合给出2种复种模式在河套灌区不同地区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提出利用变异系数赋权、信息量赋权与距优平方和赋权3种变异性信息权重分配方法对小麦品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陕西省7个育成小麦品种(系)品质综合评判结果为:λ>0.65,为优质小麦品种,包括高优503、陕160、小偃6号、大粒878、陕优225.λ<0 6,为低筋粉专用小麦品种,包括小偃7号、秦发12号、陕354、荔丰3号  相似文献   

15.
河套地区的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品种中番茄栽培的面积所占比例较大,成为目前日光温室的主栽蔬菜品种,依照栽培季节和上市时间的不同,在河套地区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及两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武夷科学》2019,(2):91-96
对食用型甘薯广薯87、泉薯10号、苏薯16号、赣渝3号等8个品种(系),在江西红壤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广薯87、泉薯10号和浙薯21号产量较高,产量均超过30 000 kg·hm~(-2);苏薯16和泉薯10号,熟食味评分较高,8个品种(系)烘干率均在20%~27%;对甘薯农艺学性状、产量以及食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甘薯叶长与叶宽,大薯率与中薯率,纤维感同甜度和香度呈显著正相关;甜度、香度和粘度之间,纤维感与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小薯率与大、中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薯块农艺性状、鲜薯产量、熟食味等指标分析得到,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有泉薯10号、广薯87、浙薯21号和紫薯品种宁紫1号。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纵横》1997,(4):28-28,30
辽春10号是由辽宁省衣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用“1048”做母本,以“70181—2”为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历经18年选育成功的国内外顶尖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小麦育种的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已喜获1996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其主要特点是:1、熟期特早辽春10号为春性小麦品种,在沈阳地区春播,lA出苗到成熟仅需75天左右,在雨季到来之前的6月末至7月初gF可成熟,比国内外同类品种早熟7~10天,是当今世界上生育期最短的面包小麦品种。由于早熟早收,不仅可…  相似文献   

18.
为给新育烟草品种在贵州省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以贵州省烟草主栽品种云烟87和新育烟草品种贵烟201、遵烟6号、毕纳1号、韭菜坪2号、南江3号为材料,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烟草品种部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根和叶的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开花前期各生理指标的活性最高且品种间差异显著,是判断品种差异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磷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为探讨磷素对小麦胚乳淀粉粒积累及其对淀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新疆主栽的中强筋冬小麦品种新冬20号和新冬23号为参试材料,研究不同施磷水平(P0:P2O50 kg/hm2;LP:P2O5105 kg/hm2;HP:P2O5210 kg/hm2)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粒形态、粒径分布、淀粉降解酶活性以及淀粉持水力、膨胀势、溶解度和破损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水平下2个参试品种的淀粉粒均为明显的双向分布,淀粉粒的基本形态特征未改变,但对2个小麦品种A-和B-型淀粉粒的发育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磷和低磷处理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α-淀粉酶活性在灌浆后期(花后28-35 d)最高,且变幅较大。高磷处理下新冬20号小麦淀粉的持水力、膨胀势和溶解度均显著高于对照;高磷和低磷处理可显著增加新冬23号小麦淀粉的持水力。不同施磷量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与参试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从淀粉粒形态和品质特性变化的角度,相对于新冬23号,新冬20号小麦对磷素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育出在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地区(主要在青海省海北州和海南州)可以正常成熟的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进一步扩大甘蓝型油菜在脑山地区的种植面积。利用甘白种间杂交创造出的优质特早熟甘蓝型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选育出的不育系380A、保持系380B和恢复系187R,然后,进行三系配套并以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为对照,培育出早熟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青杂8号。该品种适合在青海海拔2 900 m以上且年平均温度在0.5℃以下的区域种植,比该地区主栽品种浩油11号增产10%左右,因此,可替代该地区的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浩油11号,也可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