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Wister大鼠在坐骨神经切断后GAP-43于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60只,将坐骨神经切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经皮低频高强度电刺激,分别于术后1,2,4,8,12,16周处死,取其L4~L6脊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AP-43在相应脊髓节段中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影像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1周时前角细胞胞体内GAP-43有明显表达,4周时达到高峰,5~8周时逐渐下调,9~16周时GAP-43在前角细胞胞体内中仍有少量表达,并呈弱阳性.实验组:1周时前角细胞胞体内GAP-43有明显表达,2周时达到高峰,且在4~16周时在神经元中仍有表达,并呈阳性.结论坐骨神经切断可导致成年大鼠相应脊髓节段中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表达明显增加,可证明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增强,但时效很短.而给予低频高强度电刺激疗法后,GAP-43的表达在时长和量上都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木糖醇亚硒酸酯是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其能够引发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细胞凋亡并且其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伴随着谷胱甘肽的消耗.为了提供更多关于木糖醇亚硒酸酯的抗癌机制研究,该实验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该化合物处理后的SMMC-7221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这3个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在经0.5 mg/L 或1 mg/L木糖醇亚硒酸酯分别处理SMMC-7221细胞12、24、36、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从12~48 h内显著上调;此外,caspase-8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24 h显著变化,而在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在12 h上升,在24 h到达最大值,在36 h和48 h逐渐下降.木糖醇亚硒酸酯作为一个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的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通路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其深层次的抗癌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木糖醇亚硒酸酯是一种新合成的化合物,其能够引发人肝癌细胞系SMMC-7221细胞凋亡并且其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伴随着谷胱甘肽的消耗.为了提供更多关于木糖醇亚硒酸酯的抗癌机制研究,该实验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经该化合物处理后的SMMC-7221细胞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这3个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在经0.5mg/L或1mg/L木糖醇亚硒酸酯分别处理SMMC-7221细胞12、24、36、48h后,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从12~48h内显著上调;此外,caspase-8和caspase-9的mRNA表达水平仅在24h显著变化,而在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在12h上升,在24h到达最大值,在36h和48h逐渐下降.木糖醇亚硒酸酯作为一个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的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信号通路引发SMMC-7221细胞凋亡,其深层次的抗癌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饥饿再投喂对鳜肌FSRP-1、FSRP-3和肠道中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qRT-PCR技术,测定饥饿7d再饱食一餐后0、1、3、6、12、24、48、96h条件下鳜肌中FSRP-1、FSRP-3和肠道中Pep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FSRP-1基因表达在投喂后12h内显著升高(P0.05),12-48h维持在较高表达水平,48h后显著降低(P0.05);FSRP-3基因表达在投喂后1h内显著降低(P0.05),12h达到峰值且表达量是1h的5倍,48h后显著降低(P0.05);PepT1基因表达在投喂后6h内显著降低(P0.05),48h时表达量最高。FSRP-1、FSRP-3和PepT1是与鱼类生长相关的重要基因,受饥饿再投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Spink3在小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SPINK1在人肝癌及Spink3在H-ras12V转基因肝癌中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RT-q PCR法检测原代培养小鼠肝癌组织和肝癌旁组织中的ERK和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及Spink3的mRNA表达水平。体内抑制ERK和mTOR信号分子活性,检测其对Spink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肝癌旁组织相比,SPINK1和Spink3的mRNA水平分别在人肝癌组织和小鼠肝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5)。在原代培养的小鼠肝癌和肝癌旁组织中,与0 h相比,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6、12、24、48 h),p-ERK和p-mTOR信号分子水平明显下降;与此相一致,Spink3的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体内抑制ERK信号分子的活性,显著下调了Spink3的mRNA表达水平(P0.05)。但体内抑制mTOR信号分子的活性,对Spink3的mRNA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SPINK1/Spink3在肝癌组织中过表达,有望成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指标。ERK通路可能是上调Spink3表达的主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老年大鼠嗅觉辨识记忆行为和嗅球脂肪酸以及GAP-43和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每天按照180 mg·kg-1灌喂24月龄老年大鼠49 d.在43, 44和45 d进行嗅觉辨识学习记忆行为的训练,第46,47,48 d进行嗅觉辨识学习记忆行为学实验,第49 d处死.实验结果表明: DHA能显著提高老年大鼠嗅觉辨识记忆能力, DHA组老年大鼠嗅球中n3不饱和脂肪酸与老年组相比含量显著提高,嗅球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老年组相比含量显著降低.另外,DHA 的含量在DHA组中明显比老年组增高,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也明显增大,但是AA的含量则显著减少.用 Western bolting方法分析生长相关蛋白(GAP-43) 和突触后致密物质95的表达后显示:DHA能提高老年大鼠嗅球GAP-43和PSD-95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子杂交技术观察了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缺血区皮质、纹状体、海马的HSP70mRNA转录水平的动态变化 ,从基因水平探讨了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病理规律及机制。结果提示 :皮质、纹状体HSP70mRNA在大脑中动脉梗塞后 1h、3h、6h、2 4h和 4 8h显著表达 ,海马仅 2 4h和 4 8h显著表达 ,表明HSP70mRNA表达与脑梗塞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针对性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 ,以提高机体对损伤的耐受能力 ,那么对脑缺血损伤的修复及预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Dnmt1-siRNA对胎牛成纤维细胞(FBFCs)的影响,设计了3种针对Dnmt1的siRNA来转染FBFCs.结果显示:Dnmt1-siRNA3转染FBFCs 24,48,72 h后,Dnm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在转染后48 h,siRNA3对Dnmt1抑制效率达到近80%,Dnmt1-siRNA3处理的FBFCs增殖也受到显著影响,FBFC细胞活力下降、处于G0/G1过渡期细胞数量增多(P0.05).但Dnmt1-siRNA3组FBFC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增加(P0.05).说明通过Dnmt1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地敲低FBFC中的Dnmt1 mRNA表达量,由于细胞周期分布变化,siRNA处理后FBFC作为核供体能提高SCNT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机体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6周龄SD雄性大鼠120只,经3周适应性训练和力竭实验筛选出90只,随机分成9组:常氧安静对照组、持续低氧安静组、间歇低氧安静组、低住低练耐力组、高住高练耐力组、高住低练耐力组、低住高练耐力组、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组和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组。采用常压低氧仓在13.6%的氧体积分数下(相当于海拔3?500?m的氧体积分数)进行低氧训练,根据血乳酸-速度曲线确定大鼠常氧训练的强度为35?m/min,低氧训练的强度为30?m/min。低氧训练持续时间为6周,每周训练5?d。其中,在第4周末进行运动能力测试,第5周末进行力竭测试,在第6周末的最后一次运动后休息48?h后处死,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技术测试大鼠骨骼肌HIF 1α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低氧训练对骨骼肌HIF 1α表达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与低住低练组相比,高住高练组和高住低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升高(P<0.05);和常氧安静对照组相比,高住高练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升高1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住高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 高住低练后复氧训练1周,大鼠骨骼肌HIF 1αmRNA表达有显著性降低(P<0.05),回到常氧安静对照组水平。可得结论:高住高练、高住低练和持续低氧安静组骨骼肌HIF 1α表达都明显增强,而低住低练和低住高练变化不大,复氧训练后回到常氧安静水平。HIF 1α表达与低氧的程度和时间有明显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胶质细胞机械损伤模型上利用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在星形细胞胶质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自调控.结果显示,在未划伤组,O-2A前体细胞中CNTFmRNA表达水平高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Flat-A).损伤后,未划伤区Flat-A及O-2A细胞中CNTF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然而在划伤沟两侧的Flat-A细胞中CNTFmRNA表达增加,伸出的肥大细胞质型突起因深染而显得十分明显.加入外源CNTF2h后引起划伤沟两侧及中间未划伤区Flat-A细胞CNTFmRNA表达增加,24h达到高峰,48h后下降到初始水平.以上结果提示,CNTFmRNA在受到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增高,外源性CNTF能促进Flat-A细胞CNTF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衰老大鼠的学习行为与海马内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运用Y-迷宫方法对幼年对照组(断乳期)和老年期(22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Y-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训练,之后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组大鼠海马内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2组相比,老年组的学习能力较强,幼年对照组记忆能力较强(P〈0.05);(2)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老年组海马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幼年对照组;而突触素的表达低于幼年对照组(P〈0.01).提示,GAP-43和突触素可能参与大鼠空间分辨学习记忆的过程,老年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着潜在的神经元退化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的药物疗效及其药理作用机制,采用新生7日龄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灯盏花注射液治疗10,20,40 mg/kg剂量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采用硫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实验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组织学分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各时间点Bcl-2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数目及积分光密度值.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无锥体细胞缺失,未见明显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组、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于3 d时达到高峰(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神经元密度明显降低,组织学分级显著增高,积分光密度值增加.灯盏花治疗组,与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比较,Bcl-2阳性表达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增加;而Bax阳性表达则减少,积分光密度值降低;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分级明显降低.灯盏花注射液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3.
IL-6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IL-1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brain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对CNS中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与炎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之间的关系,为 (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提供实验和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四动脉暂时性阻断的方法将26只Wistar大鼠制成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实验动物模型,并将大鼠分成两组:即单纯的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n= 9)以及实验组(n = 17),两组大鼠手术前2h分别经侧脑室注入10 L生理盐水和等量的IL-6,然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海马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受体(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4h后海马CA1、 区IL-1R免疫反应CA3性显著增加,表现为:IL-1R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着色明显加深.结论:IL-6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因子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通过抑制CNS中神经元的炎症因子IL-1R的表达来实现其对CNS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kB)在脑创伤后的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方法:对近年来有关NF—kB在脑创伤后的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的文献进行总结。结果.NF-kB在脑创伤中的作用为双重性,脑创伤后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为bcl-2基因家族和Caspase基因家族。结论:NF-kB在脑创伤中是诱导细胞死亡还是促进细胞死亡,还具有分歧,bcl-2基因族和Caspase基因家族在脑创伤中的细胞凋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MCP-1及其受体CCR2是否参与了SE初期的病理过程,应用SE的匹罗卡品模型,检测SE 30min、SE 1h、SE 2h和SE 1d时,MCP-1及其受体CCR2的mRNA在小鼠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P-1及其受体CCR2在小鼠海马组成型表达.与对照组相比,SE 1h时,MCP-1在海马CA1区显著下调(P 0.01);SE 1d时,CCR2在CA3区显著下调(P 0.05).结果说明,MCP-1及其受体CCR2在成年小鼠海马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MCP-1/CCR2的下调与SE初期病理过程相关,可能由于下调导致了它们的神经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周秀华  邹延红 《江西科学》2010,28(5):623-625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无肝素化血液滤过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多脏器衰竭患者,监测病人14 d死亡率及监测病人、24 h、48 h TNF-α、IL-1、IL-10变化。结果血液滤过治疗24 h及48 h的TNF-α、IL-1、IL-10水平明显低于血滤治疗前。治疗14 d后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降低炎症介质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采用 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即刻早期反应基因 c-fos和热休克蛋白基因 HSP70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 ,局灶性脑缺血可诱导 c-fos和 HSP70的表达 ;因不同脑区对缺血的敏感度不同 ,c-fos和 HSP70的表达程度及表达时间亦不尽相同 ,c-fos主要在海马和皮层中表达 ,而 HSP70则主要出现在皮层和文体区。结果提示 :c-fos的表达与各脑区的损伤程度有关 ,是脑损伤的早期反应指标之一 ;HSP70则是一种与缺血耐受性有关的保护性蛋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巢式PCR(nest PCR)的方法克隆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基因.该基因ORF区全长1 524bp,编码507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5.48ku,等电点5.07.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大鼠早期颅脑损伤中,EPOR基因表达呈逐步上升趋势,颅脑损伤后24h表达量达到顶峰,为对照组的6倍.  相似文献   

19.
神经元兴奋性群体峰电位信号的Renyi信息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时频分布级数分析方法,提取了单次诱发群体峰电位(PS)信号的Renyi信息,并用以表征神经元的兴奋性变化.采用液压打击大鼠脑损伤模型和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了离体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神经元PS,发现损伤侧和非损伤侧PS的Renyi信息参数值差异显著,进而分析了神经元灌流大黄酸后损伤侧PS的Renyi信息参数值的变化,研究大黄酸对神经元的超兴奋性和突触传递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可造成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迟发性过度兴奋,大黄酸对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有抑制作用,Renyi信息可作为反映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一个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