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植物和昆虫。一般我们会认为,昆虫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因为很多昆虫会吃植物,而植物似乎没有还手的余地。其实是你想得简单了!植物与昆虫间"相爱相杀"的关系可谓是一场难得的大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物与昆虫间的恩怨情仇。植食性昆虫是植物的仇敌吗  相似文献   

2.
植物能"看"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智慧     
说起动物,大家已经知道它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那么植物呢?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已经接近死亡的人称为“植物人”。其实,植物远非我们想像的那样无能。科学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相似文献   

4.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周嘉槐1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产业植物生理学是研究高等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机理及环境调控的科学,目的是便于人类更好地利用植物。综观植物生理学发展史,溯本求源由生产推动。由于农业提出的问题或解释植物自然现象,刺激...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6,1(10):74-74
中国生理科学会的前身是中国生理学会。中国生理学会成立于1926年,解放以前曾召开过十一次年会。解放以后,在1951年召开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因为中国生理学会的会员原就包括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工作者,以及少数的实验生物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等,这和生理科学会现有会员的专业范围相同,所以,这次中国生理科学会的会员代表大会就列为第十三届了。中国生理科学会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会期科学  相似文献   

6.
苏联植物生理学家马克西莫夫院士1880年3月21日诞生于莫斯科,1952年逝世,今年恰逢他诞辰105周年,马克西莫夫一生致力于植物抗旱性和抗寒性的研究,始终不渝地将植物生理学和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他在植物生理学为农服务方面毕生所作的努力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新研究正在揭示一种奇妙荷尔蒙对我们行为和情绪的影响。请回想一下你身体里的荷尔蒙(激素)在青少年时期对你的种种影响。这些生物信息素将各种指令传达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操纵我们如何吃、如何睡、如何繁衍后代,等等。然而,新的研究发现,荷尔蒙对我们的影响远远超越了这些生理上的基本反应。近年来,一种奇妙的荷尔蒙引起了科学家的特别关注,它就是催产素。科学家发现,这种荷尔蒙的环形分子对人类从兴奋到恐惧等各种情绪都会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催产素,可以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垃圾食品有害健康,这是大多数人都了解的常识。其实,吃垃圾食品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一些种植的农作物也在吃“植物版的垃圾食品”。化肥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创历史纪录的高产农作物。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氮(N)、磷(P)和钾(K),它们可使植物生长得更快、更大。与此同时,大量使用杀虫剂也可击退危害植物的天敌,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从1960年到200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但全球粮食产量增长更快,翻了三倍,这是农业生产取得的空前伟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元祥 《科学之友》2007,(11A):52-52
植物没嘴却能吃动物,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有人说,有些植物不仅吃动物,还吃你,你会相信吗? 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片莽莽丛林,里面生长着许多可怕的植物,人们走入密林后就像步入了一个奇幻的植物世界: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纵横交错的树根裸露于地面,盘根错节;树丛间垂落着千奇百怪的藤蔓,扭曲缠绕,远远看去宛如蟒悬游在古树之间,  相似文献   

10.
植物没嘴却能吃动物,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有人说,有些植物不仅吃动物,还吃你,你会相信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有一片莽莽丛林,里面生长着许多可怕的植物,人们走入密林后就像步入了一个奇幻的植物世界: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纵横交错的树根裸露于地面,盘根错节;树丛间垂落着千奇百怪的藤蔓,扭曲缠绕,远远看去宛如蟒悬游在古树之间,令人毛骨悚然;还有各种形状奇特、芳香诱人的鲜花绽放在丛林中,为阴森潮湿的密林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美丽。不过,走近这些美艳的花朵时你可要当心,因为杀人花可能就隐藏其间。  相似文献   

11.
你、我、他都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对于今天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对于明天我们陌生的又不能再陌生。当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充满无边无际的幻想时,大人们会哈哈捧腹大笑。笑过之后,不知是哪一天,那幻想却神奇般地出现了。 一位加利福尼亚科学家曾递给记者一个色红得象消防车的外壳、汁多得象8月硕果一样的西红柿,记者咬了一口,一股甜津津的味道直沁沛腑,就象炎夏吃了一口冰镇西瓜……你还记得吗?几年前居民的菜篮里的西红柿却象粉红色小圆石头一般。 这是生物技术推出的首批“原子弹产品”。生物技术是一门将给农业带来根本性变革的新科学,除味道甜美的西红柿外,农民们还有望  相似文献   

12.
"年轻人,关于大潮你要说什么?"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年人打断他,那意思是:现在我们可着急得很呢。"我马上就要说到了——"那青年推了一下眼镜,"可是,我们星球却从来没有发展宇航技术,一点都没有。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准确的时间装置和地质资料,所以也不需要进行天文观测。""你到底要说什么?"下面又开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的饮食世界里,讲究个五味俱全。中国人对味道更是有执着的追求,于是才有了今天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中餐系统。如果有一天,我们喝酸辣汤不酸,吃沙琪玛不甜,吃糖醋里脊只有油腻的滋味,喝白水反而有点甜甜的感觉,你会不会进入癫狂状态呢?倘若真的如此,那八成你是中了植物的大招。其实,菜还是那些菜,只是我们的舌头被植物的小花招给蒙蔽了。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每十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三个有吃夜宵的习惯。还有不少人会在睡前吃一些点心糖饼之类的。这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夜里进食是否导致体重增加要视你食用的是何种食物而定。很多人在吃晚饭时想吃点别的什么换一下口味,他们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相似文献   

15.
婁成后 《科学通报》1960,5(5):139-139
农业生产中控制植物生长与发育的重要性一般說来,农业生产比起工业生产来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是在大面积的复杂土壤結构中,在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需要长时期的经营才能得到收获。各种条件在空間上与时間上稍有配合不当,就会影响到产量与收成,植物的一生即是制造食物的工場又是生产的对象。对大田作物来說,或  相似文献   

16.
陈恂清 《科学通报》1958,3(24):760-760
中国科学院于11月20—2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了有土壤学、土壤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工作者一百余人参加的土壤工作会議,就总結我国所特有的丰富經驗,抓住土壤学研究的大西瓜、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土壤学、使我国土壤科学位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問題进行了充分的討論。中国科学院副院長竺可禎、祕書長裴丽生都在会上講了話,裴丽生同志并做了会議总結,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首先,会議一致認为目前在土壤科学工作中还存在兩条道路的斗爭,会議期间大家运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联系到工作和思想实际,对于脫离生产、脱离实际、脫离羣众的資产阶級学术观点进行了严格的批判。这种观点从單純的土壤地理学的“自然”观点出发,使土壤学距农業生产越来越远;强調科学院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也称变温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8.
文蒂 《科学之友》2010,(8):46-49
如果你从今天起不再吃饭,那你绝不可能活过两个月,而鳄鱼不吃不喝却能活上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与鳄鱼之间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是因为我们是温血动物,我们每天所吃食物产生的大部分能量都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掉了;鳄鱼则是冷血动物(也称变温动物),它们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9.
慎医药第四个问题呢,我要讲慎用医药。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开始注意健康了。近年来的保健品是越卖越火,中国人又多,也好骗。现在的保健品都是打一枪换一地方,今天出一保健品,炒得火热火热,过三天没影儿了,这种现象大多太多了。真正治病的药,它对的面就很窄,治病的药没人生产,市场就这么大,生产保健品呢,只要把它推出去,中国老百姓一人一块钱就是13亿,所以他打一枪换一地方就够了。药物的滥用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养生障碍。我把它叫做"养生障碍",不只是中药,还有西药。现在的保健品不只是中国吃,外国也吃,只要他能吹出来,能够把钱都花到广告上,不管是真的假的,反正我兜里有钱了,不只自己吃,还给爸爸妈妈买。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意识历来是哲学研究的范畴。近年来,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深入探索到大脑的领域,并已经涉及到对精神活动,如意识、学习、记忆等问题本质的研究。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近半个世纪的事。那末意识和量子力学之间有什么可能的联系呢?美国马里兰州学院区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系理论物理中心吴锦鋐教授的《意识与量子干涉》一文,对这个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实验设想,相信会引起神经生理学和物理学、人体科学等工作者的兴趣,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科学交叉、渗透的快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