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时代的认识 一个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这个浪潮是由源于北美的这场信息革命所引起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场信息革命不是一个部门的革命,而是一个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它将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提并论。农业革命导致农业社会的出现,工业革命导致工业社会的产生,这场信息革命则将引导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场信息革命不仅将导致整个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一次飞跃,并且将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所以,美国总统克林顿说美国当前…  相似文献   

2.
保罗·贝罗奇通过对18世纪欧洲农业革命的考察,探讨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认为农业革命实际上是工业革命产生的主导力量,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各种必要发展要素。这种观点正确认识到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工农业的互动关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就保罗·贝罗奇的“农业先行论”展开分析,并对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民健康指标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国民亚健康问题突出.人口老龄化加快.急需人们关注亚健康防治.增强健康意识.提倡自我保健.力争健康长寿。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每次科学技术革命.无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农业革命,使人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工业革命使人们提高了劳动效率;信息革命使人们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是人类的第四次革命——健康革命。即采取第四医学——自我保健医学.达到“和谐、健康、长寿.高质量地度过幸福一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荣 《科技与经济》2001,14(2):12-14
以四十年代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为起点 ,人类实现了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消费类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电子革命。这次革命直接导致了信息产业及若干相关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一举将人类带迸信息社会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当前在半导体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内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 ,国际上称之为“第二次电子革命”。这次革命将以高压大功率电子技术为标志 ,以功率器件的节能化、电子化、长效化为目标 ,带动能源、汽车、交通、环保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创造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1 第二次电子革命的内容第一次电子革命所…  相似文献   

5.
历史演进中的人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文明史前、农业文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四个阶段的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技术背景,提出当前信息革命时期的人地关系应当是 以知识经济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人地协调发展,彻底解决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一、人类社会形态与行政管理形态,(一)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近20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引发了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革、全球市场的融合与重构,带动起一场与工业革命深度相当的信息革命,它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根基,把人类带入一个“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或“信息社会”.这个社会形态与以往的社会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网络革命可以说是历史上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一场有史以来最重大的变革。既要涉足网络这个崭新的领域,就必须了解这个领域的规划,文章对此作了阐述,提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企业或公司想要成功的三步曲,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8):314-314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世界。它引领了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变革,是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重大产业技术革命。互联网产生的数字技术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社交网络到自动驾驶汽车,数字技术正深刻地改变人们工作、交流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光辉战略思想指引下,邯郸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人和革命科技人员,遵照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革新了小麦杂交的技术,创造了装穗自行授粉法,经两年的实践证明,使小麦杂交授粉的工效提高近20倍,杂交  相似文献   

10.
克隆绵羊降世突然宣告生物学世纪来临。基因组图谱将是生物学的“元素周期表”。生物技术将用自己的成就为人类历史创造辉煌。多莉出生——生物学世纪提前到来隆重热烈的人类历史的庆典,主要由技术所使然。冶金和改进的农业使文明脱离了石器时代。19世纪,工业革命使得非凡的机器出现了,城市不断扩大延伸。在20世纪,物理学登上了王位,物理学家们打破原子,探索了奇异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世界,并驾驶了硅片之伟力。他们沿此路而走,以原子弹、晶体管、激光器和微芯片改变了世界。但是许多专家相信,人类现在正在乘新科学知识之长风昂首迈…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集中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主题,从20世纪20年代信息概念基本形成起,到20世纪4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和信息理论的创立,人类开始进入了信息时代。随后,信息技术和信息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开始全面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到90年代初,信息概念与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生产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社会信息网络正在世界许多国家加速兴建,信息革命已向人类展示了光明灿烂的前景。信息革命主要经历了两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形成了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并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第二次信息革命作为一次深远的产业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为特征。它给整个社会的生产、管理、服务和生活系统乃至现有的社会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数字地球”时代,并正在大踏步地向“智慧地球”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有的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继续),正在叩击着人类文明的大门。国内外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们,都在惊喜地谈论这件事,期望着现代经济的“飞船”,将点燃更高能级的推进火箭,飞入人类历史的新境界。看来这不是奢望,也不是科学幻想,而是一个现实的前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生产的概念将要刷新,因为物质生产活动的智力因素将越来越成为主导因素,精神生产将会广泛渗进物质生产领域。经济的内容也将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使  相似文献   

13.
工业腾飞的翅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中国CIMS 专家组成员薛劲松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历史过变,而今已进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电子时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CIMS则是信息时代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时至今日,国家“863”高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刁玉寿[摘要]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间是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中期,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为止。这一时期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到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十九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国际保持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电力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的迫切需要,以原子能,航天、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为主要标志,由此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相似文献   

15.
历史演进中的人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文明史前、农业文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四个阶段的人地关系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技术背景.提出当前信息革命时期的人地关系应当是以知识经济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人地协调发展,彻底解决自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阿雪 《特区科技》1995,(4):22-24
当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历史嬗变之后,如今已进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电子时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而“CIMS”则是信息时代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 据美国科学院对该国在CIMS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5个公司的调查,结果发现采用CIMS技术可使产品质量提高200- 500%,生产率提高40- 70%,设备利用率提高200-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突破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轮信息化浪潮。继农业和工业革命之后,一场新的信息革命正对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国际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巨大挑战面前,我国也已把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放到全局工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央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就一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创造和使用新工具、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中,加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蒸气机的发明和动力机的发现大幅度地扩展了人的体能,使人类在体力和能力上得到了解放.这一功能的扩展,使社会产生了工业革命,并进入了工业化社会.电子、原子能的发现和电脑的发明,这些称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大大延伸了人体信息器官和智能器官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延伸,挖掘和开发了人类的智能资源,使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开发和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同时,信息技术也辅助人类武装了劳动工具,能更加有效地对劳动对象进行作业,从而使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也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工程材料与化学的关系王慧萍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一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不仅历史上如此,现代社会也如此。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便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的高温、高强度结构...  相似文献   

20.
轿子,在中国彳于上千年,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特殊的但却不是偶然的现象.车轮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是发明车轮并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与车相比,轿子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因为轿子是一种没有轮子的“车”!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交通工具的状况.做为一种交通工具,轿子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作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