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肖楚 《华东科技》1996,(8):23-23
如何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信息化是捷径。上海市委、市政府早在1994年就提出的建设上海信息港目标如今付诸实施。自7月15日召开全市信息港动员大会以来,全市各行业及社会各方正组织力量积极参与信息港建设,标志着上海信息港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信息港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于2010年建成的上海信息港是由复盖全市并与国内外信息网络互联的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送网和社会应用、服务系统所组成,这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00,(4):34-35
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大联合的产物。上海信投是信息领域的专业投资公司,上海信息港投资建设主体之一,公司的宗旨是为全面推进上海经济与社会的信息化服务。1997年10月,为加快上海信息港建设,全面推进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早日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方针,高举大联合的旗帜,在政府主导下,由上海电信、上海广电、上海信息制造业的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天津:瞄准信息港都天津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天津信息港工程“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十五”期间将建成天津信息港主体工程体系,实现天津城市信息化并促进环渤海区域信息化。其主要目标一是要建成新一代城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天津宽带城域网;建成交互能力覆盖天津并辐射周边地区的天津信息交换平台;争取建立因特网的宽带国际出口;促进各类宽带信息网络互联互通、驱动语音、视频和数据等服务的业务融合、职能整合以及机构重组,以实现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共享,并以资费等政策推动信息消费,发展信息经济。达到电话交换…  相似文献   

4.
建设三大重点工程 一、上海信息港“1、5、20”工程 “1”——宽带信息网络工程。这是国际信息港基本框架中最重要的工程,将于今年十月前首先完成。按照上海总体方案,宽带信息网络由具有高速、宽带、大容量和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能力的主干网(简称平台)和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电信ADSL、有线HFC、无线以及局域网接入等)的宽带接入网构成,可为全市各类应用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传输服务,实现上海地区各种信息网络互连和信息资源共享。另外,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信息是先导,是基础,是前提。建设信息港是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的需要,是上海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上海服务全国的需要。在这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长江计算机(集团)公司作为上海市计算机产业界的龙头,在推动上海市信息港建设中继往开来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上海市信息港办公室、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举办的97中国国际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博览会,展示长江集团主流产品、网络系统、应用项目、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仅加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信息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应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综合力竞争的制高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以不同程度地迈上了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已不是挂在规划中的口号。今年初,被誉为上海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建成开通,为上海迈入信息化高速公路吹响了嘹亮的号角。7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为北京社会信息化建设增加了新的动力。广州已有社会信息化建设厚实的基础,广东省委要求广东建成IT产业的大省。 深圳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怎么办?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希望的亮点,是把深圳建设成高科技城市应努力的支点。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日前联合启动了代号为“S219工程”的上海信息港安全防护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旨在增强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和各大应用系统的防护能力,保障上海信息港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 今年初,上海市将“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确立为2000年的“一号工程”,并全面实施,这是上海在新世纪着力推进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提高城市综合素质的战略举措。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包括集约化信管线、上海宽带IP城域网、上海宽带信息交互中心、联通数据通信网、上海电信宽带网改造、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超级算机中心7个子…  相似文献   

8.
《上海信息化》2000,(4):20-21
1、建设城域宽带网示范工程,探索城市信息化思路为形成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1994年我们会同市计委、市邮电管理局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上海市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信息港的概念和由一个平台及五项骨干工程组成的基本框架,为上海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初始构想。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信息网络建设的经验,1995年上海启动科技网工程,关于1997年初步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上海信息港最早投入使用的实用网络之一。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天津将加速宽带城域网建设,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实施21项信息应用系统工程,初步实现城市信息化,即1网、2平台、21个系统的总目标。这是日前由天津市市长李盛霖在其主持召开的天津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 “十五”期间天津信息港建设目标确定为:以建设因特网国际出入端口和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合一为主体的宽带城域网工程;以提升、扩容信息网络交换中心接入能力为主体的完善信息交换平台工程以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TJCA中心等示范项目为主体的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工程;以开…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月,被誉为上海市城市建设一号工程的“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建成开通,市长徐匡迪在致辞中说,上海要把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一项基本的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城市现代化,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仿佛为上海踏上信息化高速路吹响了嘹亮的号角。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宣布,作为全市信息化建设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济南公众多媒体信息网正式开通,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由济南市电信局一期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济南信息港工程是在现有通信网络上提供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过电信特服号码169即叫实现网络接人,它是济南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骨干网络.济南多媒体信息网主要是以自身的丰富信息资源见长.已上网的内容有时事新闻、实时金融、生活服务、ha贸易等12大类信息,用户直接从网上便可获得泉城重要的政治、经济信息一济南信息港能方便地实现同Internet的连接,直接进入其中文…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01,(1):14-23
2000年,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讲话,认真执行和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市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信息化建设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全面建成.标志着上海已构建起了一个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新世纪城市功能性建设、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上海信息化》2000,(3):47-47
上海社区服务网——上海市民的平民网.服务网.实用网 上海社区服务网(www.SP.sh.cn)是上海市信息港建设“1520”工程的五大骨干网之一,是提供互联网B-B-C服务的网络。该网络从1997年开始启动,1998年年初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以市民政局为主转入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科技潮》1997,(12)
《天津信息港工程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天津信息港工程国际研讨会"于1997年8月在天津隆重召开,它是探讨天津市经济、科技发展战略,交流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新技术发展动态的一次重要的综合性国际会议。为了配合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我们编辑出版了印制精美的《会议论文集》,内容包括:国家及天津市领导关于信息化及天津信息港工程建设的讲话、参会国内外专家论文,天津信息港工程总体目标、"九五"期间的主要任务、重点分系统及信息资源库介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国家信息化24字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港工程建设的7项基本原则及五大目标。认为信息港工程包括信息通信物理层、逻辑及应用层3个层面。提出了信息港建设的六大基本骨干工程和系统配置,并以政府决策网为例,描述了其业务平台和系统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传出消息,今年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的《决定》,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信息化工程的各项指示精神,在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上海国际信息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将重点抓好三项重点工程和三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市科委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把重点定位在建立信息化平台上,自1999年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京郊已建成光缆6000多公里,逐步由区县延伸到乡镇及较大的行政村,基本覆盖了整个郊区.同时已经形成了集卫星网、互联网、电话网、无线寻呼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批重要的信息平台亦建成并投入使用.   ……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宏观调控,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迫切素要建立完备的信息手段和信息环境,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为此,国务院于1993年12月10日批复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并决定实施“金桥工程’。“金桥工程”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迅网络的建设,这个网是以光纤、卫星、微波、程控、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空、地一体的网络结构,与邮电系统数据网互为备用,可传输数据、话音、图像等;二是资源网的建设。迄今,金桥通讯网的一期工程已趋于完成,…  相似文献   

19.
新近出台的《江苏省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出一幅未来江苏信息化的美丽画卷:2010年初步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信息通信设施及覆盖全省、联接全国、通向世界的高速通信网,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利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全国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省份。《纲要》提出,今年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工程,2000年完成信息化结构框架建设,2010年主要城市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总体水平接近国际水平。今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一网,即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相互联通,形成全省公开互联传…  相似文献   

20.
近日记者获悉,上海已明确将通过突破虚拟化核心技术、研发云计算管理平台、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鼓励云计算行业应用、构建云计算安全环境等五个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云计算核心技术创新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典型应用示范工程、产业环境配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经过三年努力实现上海在云计算产业领域"十百千"发展目标,即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设十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努力将上海建成全国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