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叶金花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叶金花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 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glucopyranoside),(2) 牡荆素(vitexin),(3) 山萘酚(kaempferol),(4) 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glucopyranosid).其中化合物(1)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吉祥草新鲜根茎中的化学成分,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等方法,从吉祥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腺嘌呤核苷(1)、腺嘌呤脱氧核苷(2)、色氨酸(3)、ponasterone-3-O-β-D-glucopyranoside(4)、22(S)-cholest-5-ene-1β, 3β, 16β, 22-tetraol-1-O-β-D-xylopyranoside 16-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6),其中化合物1~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酸模属植物戟叶酸模(Rumexhastatus)的非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1-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糖苷(1)、蔗糖(2)、酸模素(3)、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4)、反式白藜芦醇(5)、反式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6)、β-谷甾醇(7).化合物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蒌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蒌叶茎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十六碳酰基甘油酯(1),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2),poke-weed cerebroside(3).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决明属植物粉花山扁豆(Cassia nodosa Buch.-Ham.ex Boxb)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粉花山扁豆茎叶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1个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山奈酚-3-O-[(4″,5″-O-异丙叉基)-α-L-吡喃鼠李糖苷(1);以及4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β-D-吡喃鼠李糖苷(2)、3,5,7,3',4'-五羟基黄酮(3)、高山黄芩素(4)、5,7,3',4'-四羟基黄酮(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 Fisch花序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反复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MCI,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窄叶蓝盆花花序的化学成分,利用多种波谱技术(UV,NMR,LC-MS)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对这些化合物的DPPH游离基清除率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进行了测定.本实验从蓝盆花花序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7个酚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化合物.其中芹菜素-4′-O-β-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α-阿拉伯糖(1-6)-β-葡萄糖苷(6)和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木犀草素(3),木犀草素-7-O-β-葡萄糖苷(4)和绿原酸(7)具有显著的清除DPPH游离基活性,EC50值分别为19、43和26μg·mL-1;另外,黄酮苷元芹菜素(1)和萜类化合物熊果酸(8)及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9)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水杨梅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水杨梅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水杨梅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从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异香草酸(1),七叶内酯(2),咖啡酸(3),5-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东莨菪素(5),7-O-β-D-glucosyl-noreugenin(6),东莨菪苷(7).化合物1、2、3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利用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及波谱分析等分离技术对楤木根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云南产楤木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葡萄糖苷(1)、芹黄素-7-O-α-L-鼠李糖苷(2)、咖啡酸乙酯(3)、反式阿魏酸(4)、咖啡酸甲酯(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6)、香兰醇(7)、β-谷甾醇(8).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掌叶木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本文对掌叶木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运用大孔树脂、反相常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技术对掌叶木叶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从掌叶木叶中分离得到2个木脂素和3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7 S,8 R)-二氢脱氢二松柏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松脂-4-O-β-D-葡萄糖苷(2)、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e(1→2)-β-D-glucopyranoside-7-O α-L-Rhamnopyranoside(3)、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e(1→2)-α-L-Rhamnopyranoside-7-O α-L-Rhamnopyranoside(4)、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e(1→2)-α-L-Rhamnpyranoside-7-O-α-L-Rhamnopyranoside(5).这些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叶中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高压制备色谱对漆树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从中分离出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1,3,6-O-三没食子酰葡萄糖(2)、 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3)、紫云英苷(4)、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5)、β-谷甾醇(6)、莽草酸(7)、黄杞苷(8).其中,化合物2、3、4、7、8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MCI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了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独一味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β-谷甾醇(3)、毛蕊花糖苷(4)、红景天苷(5)、咖啡酸(6)、3,4-二羟基苯甲酸(7)、龙胆酸(8)、3,4-二羟基苯乙醇(9)、2,4,5-三羟基肉桂酸(10)、2E-4-羟基己烯酸(11).其中化合物5,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对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 Lozinsk.)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MCI凝胶柱、凝胶柱及高效液相色谱对东方草莓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一系列化合物,通过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1)、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2)、对羟基苯乙醇(3)、3-羟基-4-甲氧基苯乙醇(4)、芹菜素(5)、槲皮素(6)、槲皮素-3-O-β-D-葡糖苷(7)、β-谷甾醇(8).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柱层析等分离方法,从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果实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层中,分离到两种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酸水解、薄层检测等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这两种化合物都是C21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3-O-β-lycotetraosyl3β-hydroxy-5α-pregn-16-en-20-one(Ⅰ)和3β-hydroxy-5α-pregn-16(17)en-20-one-3-O-β-D-xyl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Ⅱ)。其中化合物Ⅰ在蒺藜科首次发现,化合物Ⅱ在蒺藜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MCI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手段对半育耳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MS、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半育耳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是2R, 3R-3, 5, 6, 7, 8,4′-hexahydroxyflavane(1)、(-)-表儿茶素(2)、(+)-epicatechin(3)、arachniodesin A(4)、4β-carboxymethyl-(-)-epicatechin methyl ester(5)、eriodictyol(6)、daucosterol(7)、3, 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8)、圣草酚7-O-β-D-(6′-甲酯基)-吡喃葡萄糖醛酸苷(9)、圣草酚7-O-β-D-(6′-乙酯基)-吡喃葡萄糖醛酸苷(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耳蕨属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5和6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_(50)分别为(26.2±1.9)、(32.6±2.5)和(51.5±3.5)μmol·L~(-1).  相似文献   

15.
吉祥草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吉祥草根茎中化学成分,寻找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运用反相常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吉祥草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甾体化合物及2个黄酮,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nicotianoside B(1),胡萝卜苷(2),β-ecdysone(2β,3β,14α,20R,22R,25-hexahydroxy-5β-cholest-7-en-6-one)(3),槲皮素(4),芦丁(5).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海红树植物老鼠簕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和HPLC从中国南海红树植物老鼠簕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1DNMR、2DNMR(HCOSY,HMQC,HMBC)谱图分析,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为(+)-lyon 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2为(-)-lyon 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3为(+)-lyon iresinol,化合物4为1H-Indole-3-carboxylic ac id,化合物5为1H-Indole-3-carboxal-dehyde,化合物6为1H-Indole-3-acetic ac id.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等方法,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树皮的氯仿、甲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纯化得7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stigmsterol(1)、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ethyl caffeate(3)、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4)、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4、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提取物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3、4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7、4.0、3.0μg/mL.  相似文献   

18.
从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tammica(Berkly)中分离出海洋附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经实验室培养和化学分离纯化,分离得到四种新颖结构的神经酰胺同系物(1-4),它们的化学结构经波谱解析(1R、UV、2D NMR、MS等)和化学降解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吉祥草根茎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芦丁的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28:72)为流动相,恒定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25℃.结果:吉祥草根茎中芦丁的含量为0.26%.芦丁在0.13~0.65 m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n=5)为1.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吉祥草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