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火星文"已广泛流行于青少年社群,具有综合的研究价值,应该给以充分的研究和重视。文章从文字学角度出发,分析其构成基础、构成原理、文字特点以及形成发展的文化因素、主体因素和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2.
董佳 《科技咨询导报》2013,(36):254-254
青少年的社会化是对未来的角色的预演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米德认为青少年阶段容易与家庭出现"代沟"或者"代差"现象,因此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摇篮,教育功能更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研究比较网络成瘾者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问卷、人际关系量表、自尊量表、中学生生活压力量表、贝克忧郁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结果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低自尊、生活压力大或抑郁感等,这些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较高的相关。结论要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学习趋于分化、人际关系紧张、思想道德滑坡、挫折难于适应,等等。原因有: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低效、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偏误、社会文化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强迫式"为"自主式"。  相似文献   

5.
朱喜 《科技信息》2009,(31):I0213-I0213,I0183
本文从网络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对青少年负面的危害,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与危害、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给当前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消除网络危害,发挥网络优势,使青少年儿童在丰富多彩、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网络世界中健康地遨游、成长。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网络讨论热点"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挂钩现象"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不能简单地以"对"或"不对"而作出裁决,而应考虑目前国内教育的具体现状。  相似文献   

7.
马燕  齐博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96-196
青少年在行使网络交互性"赋权"的同时,也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进一步思考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以期对教育工作者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剖析了电子产品及网络等电子化娱乐产品的出现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作为家长及科技教育工作者应当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有效监管,帮助他们把握好使用的度和方向,促使这些大众眼中的"电子毒品"早日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电子良药"。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初产生于我国的"学堂乐歌",在我国的近代音乐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对美的培养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无疑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宝。通过研究"学堂乐歌"这一音乐现象,并结合当今少儿歌曲的现状,讨论有关当下少儿歌曲的教学与创作的一些问题,进而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青少年的歌唱情趣和精神食量等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瑞仙 《科技资讯》2010,(11):234-234
科技史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帮助青少年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掌握科技的目的、增强科技兴国的意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对青少年的施教过程中加强科技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泄愤事件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集中反映的焦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在对社会泄愤事件发生过程进行全面考量和细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就社会泄愤事件的发展阶段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为寻求化解和应对社会泄愤事件的有效策略提供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综艺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普通话不标准,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随意,语言表述过度娱乐化等。因此,要规范主持人语言,实施问责制,提高语言文化品位,树立语言风格,增添语言魅力,同时,节目也要选择有深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禁忌是一种极其复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文化现象。女性禁忌因其特殊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的禁忌中的最主要的内容。日本女性禁忌的发生、发展、变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女性禁忌既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纪奕娜 《科技信息》2009,(31):297-298,321
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不仅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较为常见。其中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鉴于各种原因,小说中人物在他们的对话中经常使用语码转换。因此,本文以《围城》为语料,以Jef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寻找可以导致这些语码转换发生的因素,以及这些语码转换所具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清代朱卷集成》中大量的科举家族的婚姻研究得知,清代汉族科举家族间的联姻,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以孙家鼐家族为例,可看出科举家族联姻的一些地域特色、门当户对以及具有姻亲间存在相互奥援扩大家族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玲在1927—1956年间的文本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的嬗变特征:女性叙事的逐渐湮灭、两性角色形象及重要性的日渐倒置、家庭要素由淡化到重现。结合丁玲在这段时期和中共党组织逐渐靠近并最终溶入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上述变化与中共性别混同、鼓励阶级审视、要求两性阶级内联合的社会性别范式的逐渐渗透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因此,—了-玲文本”也就成为研究“权力话语”进行社会性别范式驯化过程的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因其传播渠道的快捷性,短时间积聚大量网民的注意.但因群体感染、情绪激化和责任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暴力围观现象.其引发的侵犯人身权利、舆论导向偏颇和道德审判失当问题值得深思.为防止暴力围观现象需建立良好的舆论氛围、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生命观是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是人对其对生命过程、生命存在、生命关系及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关注的永宁纳人经由人、家和万物的生命“体认”,形成其生命观念。对生命的认知所形成的观念又“体现”、践行于日常生活,形成纳人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而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纳人以其身体策略来对抗“凝视”的权力,是其能动的生命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存在于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给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参考咨询工作中必须重视信息不对称现象。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了抑制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汉长陵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陵墓。在长陵陵园内并置吕后的陵冢,这在西汉帝陵布局中是唯一的。从中可以窥见吕后在西汉初年为稳定和巩固西汉政权所做的重大贡献。吕后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助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稳定了汉初的政局;刘邦死后,吕后继续执行刘邦在位时期的政策,保持了汉初政策的一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