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禀赋异质农户在合作社和传统分销渠道下的收益。结果表明:农户入社后收益都有增长,但禀赋差异性使生产更高效的"大农"获得的收益提升幅度和成本节约程度均比"小农"更高;合作社应给予"小农"的惠顾返还可能被占据控制地位的"大农"截留。这两方面的不平等导致合作社内部出现"大农吃小农"的现象,加剧了成员间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市场状态及现货收益率分位下的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引入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将分位数套期保值方法扩展到多状态情形,并提出了基于损失函数最小化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效率分位数计算方法.选取中国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股指期货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呈倒U型;低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相对平稳,而高波动状态的分位数套保比率在现货收益分布中向右下方倾斜.比较不同套期保值方法的效率得出,在高、低波动状态下,分位数套期保值均优于均值回归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进化博弈方法,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演化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长时期内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投资者交易行为的演化存在多重均衡的特征,且其演化的路径选择和均衡与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和证券市场的初始环境密切相关,并受到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收益的不合理预期、噪声交易风险、基本面风险、理性交易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差异系数σ/μ的期货套期保值优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差异系数σ/μ来衡量套期保值资产组合风险和收益,在交易成本的约束下,建立基于变异系数最小化的期货套期保值优化决策模型。并从理论上推导和分析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解决了现有模型的一味追求风险最小化而忽略套期保值者期望收益率和交易成本的不足,为套期保值提供了一种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个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Copula函数的GJR-Skew-t模型,用以估计4个亚洲证券市场中股指期货与指数现货之间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实证研究表明: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风险规避效果明显优于静态模型;根据套期保值组合方差降低百分比,该模型套期保值效果比其它动态策略有显著提升;除日本市场外,基于马尔可夫状态转换Copula函数的套期保值模型可以获得比传统模型更高的收益,这意味着该策略模型有助于降低套期保值成本.  相似文献   

6.
量化投资尝试利用计算机算法来预测证券的价格和进行证券的交易,并从中获取超额收益,是系统工程在金融投资领域的重要应用.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和技术指标的量化投资算法ML-TEA(machine learning and technical analysis).该模型以技术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再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股票数日之后的涨跌方向,并根据预测的方向来构建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三种模型的年化收益率都在25%以上,远超大盘指数的10.60%、买入持有策略的3%以及现有策略.从风险调节绩效(夏普比率、特雷纳比率和詹森绩效)来看,三种策略也都远超基准策略和现有策略.以夏普比率为例,三种策略均在1.50以上,而市场指数的夏普比率为0.38.第二,Ada-TEA和SVM-TEA都可以容忍远高于市场实际成本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7.
有交易成本的期权定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股票价格的对数正态分布假设,Black-Scholes模型运用连续交易保值策略成功解决有效证券市场中的欧式期权定价问题.然而,在非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将面临数量可观、不容忽视的交易成本.本文在界定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离散交易时间条件下的非线性期权定价模型,并分别讨论了有交易成本的欧式期权多头与空头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是衡量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流动性尤为重要,保持期货市场良好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还可以降低交易者面临的信用风险。以Amivest比率为代表的量价结合模型以最大价差反映流动性紧度,在价格波动剧烈时,特别是发生涨跌停板时,会过度放大紧度对流动性变化的影响,由此引起流动性度量偏差。因此,提出了修正的E-Amivest流动性比率,以波动率代替最大价差,通过对沪铜期货合约交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E-Amivest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紧度比重过大的问题。在E-Amivest基础上,考虑持仓量变化对期货合约流动性的影响,提出了量仓比率模型,以同时反映期货合约的持仓量特征和交易量特征,实证表明,量仓比率可以为期货市场交易管理和风险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两步法"构建了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动态模型,并利用该动态模型检验了台指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可预测性.结果显示,台指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无论在统计意义上还是经济意义上都具有可预测性,当在预测过程中加入看涨(看跌)期权市场净购买压力信息后,台指看涨(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的样本外预测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合适的交易成本的情形下,依据模型预测结果构建的交易策略能获得正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0.
郑文  史可  朱静宜 《系统仿真学报》2022,34(11):2470-2484
借助APP达成的交易中,信息以组合信息形态介入交易过程。将双边市场信息进行三阶组合信息分类。引入三阶组合信息对应度量:信息接受度、信息差异度及信息损失度,设计Swarm类库与交互Agents,构建封装Consumer/Seller/PlatformAgents的O2O(online to offline)平台交易模型。以组合信息度为系统调用与判定条件,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输出仿真结果。组合信息对O2O平台交易量、平均交易满意度、总利润与总交易成本产生影响。组合信息值处于中等水平时,平台交易状态更稳定。本研究为监管介入双边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投贷联动融资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的重要命题,选择合理的供应链契约结构则是促进金融资本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及防范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刻画了股权资本重构融资企业信用与产融结合的新特征,构建了零售商投贷联动融资下批发价(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契约结构的选择机制及对供应链运营效率改善空间.核心研究发现是投贷联动融资的供应链契约结构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降低(协同效益)与供应链协同成本的比较.此外,收益共享契约下投贷联动融资能协同供应链成员与金融机构实现帕累托改进,且存在贷款利率与努力成本扰动风险倒挂现象.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易成本的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量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关系。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包括建立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换系统,启用免检机制,通过签订长期的契约从而减少签约的次数等,减少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本文比较了传统供应链和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在交易成本上的差别,证明当供应商和订货商都对双方交易的长期性有良好的预期时,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将优于传统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从“供给侧”剖析数据赋能通过技术支撑对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影响,但赋能后的企业能否获得施展机会则依赖于同被赋能的其他主体为焦点企业塑造的市场环境;同时,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多样性实践则表明,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还依赖于相关因素对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影响。面向不同情境下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差异化实践,纳入数据赋能通过市场需求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驱动途径,以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两者适应性匹配为核心动力,分别借助内在机制捕捉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不变性和外在机制捕捉相关因素塑造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差异性,构建内在、外在机制交互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框架。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选取3家制造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探讨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内在机制“数据赋能-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适应性匹配-服务化”刻画了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不变性;外在机制“企业家精神-数智型服务化战略导向-服务试错-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适应性匹配-服务化”则捕捉了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情境依赖性;借助于典范模型所涉及到的范畴,服务资源重组、数智型服务化战略导向、服务试错是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扩展了数据赋能同时通过企业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两条途径影响两者匹配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利用内在机制/外在机制协调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系不变性与实践多样性之间的张力,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了管理框架和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供应链外部制造商进入供应链以后,双方可能会出现"违约"现象。将惩罚措施、违约额外收益以及合作超额收益、收益分摊系数引入到演化博弈矩阵中,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寻找均衡点和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策略的进化稳定性。研究表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策略的选择,不仅会受到自身"违约"额外收益与合作分摊收益额相对大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另一方"违约"概率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迁  马骢  赵楠 《系统管理学报》2019,28(5):793-801
供应链中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风险,而关于此类研究成果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而缺乏对供应链中的社会关系的考量。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和关系维度的内在关系,给出了社会资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路径。建立了社会资本-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采集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不同行业的300份供应链成员有效问卷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中信息交换对认知维度中的文化理解与过程集成均有显著正向相关性,文化理解与关系维度中的信任与合作规范均有显著正向相关性,过程集成与关系维度中的信任有显著负相关性、与合作规范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认知维度中文化理解与供应链成员内部不确定性显著负相关,关系维度中信任与供应链成员行为不确定性显著负相关,而供应链中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其机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字产品动态定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福才  王伟 《系统工程》2006,24(10):92-95
电子商务的定价是基于协商机制的。动态定价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在能够尽量满足购买者和销售者需求的前提下,自动进行价格优化的定价模型。需求敏感模型的价格设定算法能够帮助销售商制定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极大化总收益的可变价格决策。通过价格的折扣,可以使买卖双方都能受益。本文首先讨论了基于随机逼近的动态定价算法,指出其不足;进而提出了基于需求敏感模型的价格设定算法。研究表明,订货量的增长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低的价格,同时使销售商获得更多的收益。降低销售成本。由于网络的浏览成本不同,同时购买同一商品的消费者支付的实际价格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show that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improves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However, 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realistic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scheme. We investigate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planning problem with capacity acquisition decision under asymmetric cost and demand information. A simple negotiation-bas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s developed to synchronize production/order strategies of a supplier and a buyer. The coordination scheme shows how the supplier and the buyer modify their production and order policy in order to find a joint economic lot sizing plan, which saves the overall supply chain cost. The alloc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nefit is determined by negotiation.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multiple periods, multiple level supply chain lot sizing with capacity decision, a heuristic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find coordination solution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tudy indicate th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scheme.  相似文献   

18.
虚拟人力资源的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企业应用虚拟人力资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虚拟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了分析 ,其次 ,研究了虚拟人力资源的规模问题 ,最后探讨了公司治理环境对配置虚拟人力资源的交易费用的影响 .企业对所需的人力资源可以内化到企业中成为正式员工 ,也可以采用虚拟人力资源的方式进行管理 .当假定这两种管理方式下 ,所需的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收益相同 ,工资也相同 ,则 :1)企业应用虚拟人力资源是由于该方式有着更小的交易费用 ;2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模与企业利用虚拟人力资源规模的边界位于配置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配置虚拟人力资源的边际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9.
探索在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零售商风险厌恶时,采用回购契约协调二级供应链的内在规律.构建新的条件下的回购契约模型并求解,分析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厌恶对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的影响.通过算例仿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不管生产成本信息是否对称,只要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都会发生分岔突变的现象;不管零售商是否风险厌恶,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都会给供应商带来额外的收益,但会损害零售商与整个供应链的收益;信息越不对称,供应链上的各种决策变量在分岔突变区域的振幅越大.结论是:分岔突变现象是价格随机条件下,参与者风险厌恶时存在的一种特有现象;供应商能够通过隐瞒私人信息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损害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益;零售商应对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使生产成本信息透明;零售商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各种外部风险,更有利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个纯交换经济 ,并假定经济中的经济人相互进行商品交易时 ,需要耗费一定量的交易成本 ,因此某些商品的交易市场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市场关闭 ,这与经典的一般均衡理论中要求市场的完备性形成明显的区别 .文章建立了这样一类纯交换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 ,并在几乎是常规的假设下证明了竞争均衡的存在性 ,这一均衡配置还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