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喻是语言的本质特征;隐喻是语言美的形式;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隐喻理解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的源语和译入语中,译员必须考虑到这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性,正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内涵。口译中,隐喻语的表达方式分为:形象保留法、形象替代法和形象舍弃法。  相似文献   

2.
王淼 《科技信息》2009,(8):109-109
一直以来人们热衷于从概念层面对隐喻进行认知分析,低估了语言层面的隐喻分析.概念隐喻必须通过语言层面的隐喻来体现,研究语言隐喻的语篇功能建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拟探讨语言隐喻在原文和译文中的语篇形式衔接建构;对比分析隐喻表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看其如何实现原文语篇意义衔接在译文中的重构。  相似文献   

3.
隐喻理论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阅读教掌的淡化,本文首先强调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尝试从隐喻教学入手进行阅读教掌实践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隐喻是语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语篇建构的文体特征,是语篇理解的解码平台.是我们思维的篡本运作机制,这些对阅读教学,如词义理解和语篇分析都有着较大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5.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英语词汇的隐喻扩展进行讨论,分析了隐喻对人们思维、英语及其它语言的影响.对以 下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讨论:①单义词汇通过隐喻扩展为多义词汇;②词汇本义与隐喻义间的相 似;③隐喻义对词义的转换与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使用反映了这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看待和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本文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化因素对中国学习者正确理解以及产出目标语隐喻的影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以及教授第二文化在二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可以利用隐喻这个有效的工具唤起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孙金帅 《科技信息》2010,(21):I0274-I0274,I0282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加强阅读能力。传统的教学法大多以精读模式为主,在文本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方法单调,一般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语法和词汇讲解,忽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篇布局,把阅读看成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这样的教学法必然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当代隐喻理论,在单词,语法,语篇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应用能力,它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当中。笔者将在下面文章中着重探讨如何利用隐喻理论进行阅读和写作及其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谢佳辉 《科技信息》2009,(31):267-267,27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认知语言学家Lakoff的隐喻理论框架中的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在朱自清作品《匆匆》中关于时间的隐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郭巧懿 《科技信息》2011,(22):I0187-I0187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approach,metaphor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rhetoric languag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a point that is fully construed in Lakoff’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Based on the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12.
语音隐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根据对隐喻思维的有关论述,可知语音隐喻有着特定的认知机制,在英汉语言中的语音隐喻也有着多种分类.  相似文献   

13.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国外学者F幃nagy于1999年提出。根据对隐喻思维的有关论述,可知语音隐喻有着特定的认知机制,在英汉语言中的语音隐喻也有着多种分类。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理论对EFL(英语为外国语)教学的积极影响以及隐喻意识培养对EFL词汇教学的促进正日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基于陈海燕、汪立荣(2013)[1]的研究过程及结论,探讨应该如何培养隐喻意识。可从隐喻讲座、隐喻意识培养课程以及课外延伸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把隐喻和影视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文章先回顾历史,分析隐喻和影像强强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论述几乎所有的影像手段,都可以被用来进行隐喻;再论述几乎所有的属人内容,都可以被隐喻到影像中去。最后,文章指出:影像,既是一个隐喻的世界,又是对于世界的隐喻,从而为人类更好地创制影像、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水流隐喻、临界点隐喻、滴定隐喻,是李约瑟最常用的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以对李约瑟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有一个深入了解,对于把握李约瑟的思想,甚至是解读、解决李约瑟问题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语法隐喻不仅在英语语篇中大量出现,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合理运用语法隐喻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概念隐喻能使语篇更加通顺,增强语篇的客观真实性,增加语篇的正式程度,使语篇更加简洁生动;人际隐喻能加强语言的礼貌性,有效体现篇章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19.
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对于意义的理解有漏洞。文章归纳其漏洞为三个方面,并认为只有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出发才能有效地把握意义的内涵,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20.
马玉夏 《科技信息》2010,(25):I0243-I0244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但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讨论主要限于概念和人际两方面,对语篇语法隐喻持保留的态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理论为框架,分析梳理语篇隐喻理论,聚焦英语主位同等结构等五种常见的语篇隐喻体现形式。研究发现,语篇隐喻存在的事实性和理据性足以使其和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共同成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理论应该包括语篇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