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客观归责的角度,就条件理论所确定的条件关系检验出具有可归责性的条件,从而使客观归责变成有独立内涵的构成要件判断标准,而不是确定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标准,这就是客观归责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客观归责理论对构成要件论的最大影响,在于将判断重心由主观构成要件转移到客观构成要件,赋予客观构成要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客观归责理论重新诠释构成要件合致性,从客观面定义行为不法是其重要贡献。客观归责理论在犯罪判断体系中的功能,除了提供刑法规范的价值判断之外,也是阻却不法或阻却构成要件该当的要素。客观归责的目的在于促成刑罚的合理化,这与法益对构成要件的限制和对刑罚范围的限制作用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
水污染致癌作为环境公害犯罪的典型代表,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传统的条件说无法排除水污染以外的致癌因素,疫学因果关系要求被告人举证倒置,无法适用到中国的刑法领域。为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需借助客观归责理论中的危险升高理论来进行环境公害案件的客观归责。现代刑法理论中的"故意"呈客观化趋势,可根据客观证据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具有故意及证明被告人有不法认识可能性,从而完成环境公害案件的主观归责。  相似文献   

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一个事实问题,它所要解决的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以达到归因的目的,因而因果关系是一种形式的判断。客观归责理论则是在确定法律事实的基础上对事实要素进行实质审查,目的在于研究某一不法行为本身是否具备成为犯罪行为的条件以达到归责的目的。两者虽然角度不同,方法相异,但归宿点均在于准确定罪,均致力于犯罪客观方面的研究,均需要借助一般的社会经验法则,均需要在各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期,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体系的探讨呈现持续升温趋势,"维持论"、"改良论"甚至"重构论"的对决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局面,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各种体系的宏观构造的逻辑层次以及微观判断的不同思维差异,尤其是德国刑法理论中影响颇深的客观归责理论似乎成了废弃我国刑法体系引入大陆法系犯罪体系的导火索.由此,宏观考察各种体系的逻辑结构、深挖作为体系基础的方法论缘由以及微观分析我国刑法理论与客观归责理论的差异及定位是理清纷争思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追续权是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体系中的重要权利。本文介绍了追续权的概念、作用及两大法系对该问题的不同态度,并分析造成两大法系之间分歧的原因,提出我国应该建立追续权制度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着手作为预备和未遂的分水岭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关于着手的认定标准的观点充满矛盾和误区,由此也导致了司法实践上的混乱。实质的客观说是一个走出误区的理性路径,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7.
代理制度是两大法系共有的一项法律制度,然两大法系在其理论内涵和具体制度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其差异的研究将有助于为构建我国的代理法律制度提供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因果关系理论的功能,学界看法并不统一,因果关系错误是指经过与行为人认识的因果进程不同的因果经过而发生了预期的犯罪性结果的情形。本文拟结合刑法中因果关系错误的学说纷争、类型进行探讨,以使对因果关系错误处理方式和结果与我国的刑法理论和实践相一致。即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相当因果关系的范围内处理因果关系错误的构成要件性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有罪判决证明标准是我国刑事证据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有罪判决证明标准,并且考察了西方两大法系的有罪判决证明标准.在借鉴了西方两大法系的精华和总结我国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我国有罪判决证明标准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0.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中被害人自杀的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归入"致使被害人死亡"调整。客观归责理论是对以"条件说"为轴心的归责体系的限缩,无论根据"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还是"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都倾向于不将被害人自杀的结果归责于行为人。但这一结论在我国不能不假思索地加以套用,考虑到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和司法实践的做法,客观归责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将被害人自杀结果归责于行为人有一定道理。在我国,可以适用类型化的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得以承认和采纳.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已有人开始涉足这一理论,但是,其诸多主张是颇值得商榷的.我国刑法应批判地继承期待可能性理论,但不能盲目扩大期待可能性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面对着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存在着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日益加速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已经将传统社会推向风险社会的风口浪尖,因此在风险社会理论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刑法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在刑事立法方面日趋呈现出了"刑罚积极主义"的倾向,犯罪处罚的早期化、犯罪圈扩大化、法益概念的抽象化等特征也日益凸显,这一转变追根究底是刑罚目的观的转化。风险社会更呼吁刑法构建一个以积极的一般预防为目的刑罚体系,并以此为核心衍生风险刑法的其他理论。但积极的一般预防仍要以人权的保障和罪责原则为界限,时刻保持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3.
注意义务的根据在刑法理论上分歧较大。我国法律界对注意义务有许多歧异观点,目前很难有明确的标准,对注意义务的根据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人们明瞭法律、法规、契约所确定的注意义务,这是落实社会生活秩序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会计报表的合并编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会计报表合并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包括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并指出了各种理论的可取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合并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音乐的酝酿期.清末民初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取得重要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缺失.成绩主要体现在音乐课的设立与音乐教育立法的完善、学堂乐歌开启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思想等三方面;缺失主要体现在传统音乐教学的迷失与缺憾、音乐教学曲目过于注重功能性缺乏艺术性与原创性、缺乏主体性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等三方面.客观评价清末民初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得失,对于当下的学校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无限防卫是新刑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鉴于刑法对无限防卫的有关规定存在诸多弊端,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仍未取得一致看法。从立法本意出发,从严解释和严格把握“无限防卫”的适用前提,有利于防止滥用无限防卫权,从而提升司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刑法注释学属于刑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成文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注释法学派的发展,注释法学的特征、功能及必要性等方面做以阐述,揭示注释刑法学自身的价值及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呼吁法学界能给予注释法学更大的发展空间,借此推动我国刑法学乃至中国法学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收集了十余种目前应用于国内外多行业的固态培养(发酵)装置,对其中某些装置的利用方法、原理或产品生产进行了粗略的介绍,与深层发酵作比较,对固态发酵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制约固态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的因素,指出了完善固态发酵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体系中的行政刑法规范数量众多,为了解决目前刑法典中的行政刑法、单行行政刑法以及附属行政刑法法规之间的诸多竞合和矛盾之处,单独设置行政刑法已经成为完善我国刑法的迫切需要。确立以行政刑法为核心的专门立法,应当采取行为本位主义的立法模式,坚持间接调整原则,采用直接设置独立罪名、法定刑和设置照应性刑法规范相结合的结构,设置特有的刑罚原则,实现行政刑法理念和行政犯罪司法体系的更新与创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五大酸碱理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着重阐述、分析了硬软酸碱HSAB的原理,依据,标度。最后,用图示出各种酸碱理论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